裡約奧運 少點非議多點期許
等待了四年,奧運會聖火就要在充滿神話色彩的南美大陸點燃。這是一個屬於裡約、屬於巴西、屬於整個南美大陸,也屬於全世界的榮耀時刻。
就在這一刻來臨之際,裡約奧運會卻長時間陷入了非議:環境、治安、病毒,籌備過程的拖沓、滯后……在奧運會倒計時50天之后,各種負面新聞更是爆發式增長。
中國有句俗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西諺雲“A wordof scandal spreads like a spotofoil.”(丑事擴散得像油漬一樣快)。兩億巴西人以什麼樣的努力、進步和對未來的承諾贏得了這個為整個大陸添彩的機會,似乎少有人關心,奧運村的馬桶蓋、天花板、浴帘﹔路邊大媽被搶的金項鏈這些花邊素材,卻被各種傳統媒體和自媒體“才華橫溢”地改寫出無數版本。於是,“注意安全”成了記者臨行前所有親人、同事、同學、朋友共同送上的祝願。
記者一度很是不解:解構奧運會這樣一個大眾心目中崇高的話題難道會帶來特別的快感?把巴西的經濟形勢、巴西人的組織能力說得一塌糊涂,就能夠讓自我感覺好起來?
答案並不復雜,從受眾心理而言,對他人的錯誤大加宣揚,通過指出他人的錯誤來襯托自己的正確性,往往能體會置身事外的“幸運感”﹔從社會角度,轉型期社會問題和矛盾催生的負面情緒,加劇了“壞消息”的傳播和評論﹔而從媒體的角度自省,為迎合受眾心理,許多媒體特別是新媒體、自媒體為追求“眼球效應”,自覺不自覺地將大量負面消息扔向受眾……遠的不說,8月3日,接送記者所在奧運採訪團的兩輛大巴從機場高速開往裡約市區時,我們聽到槍聲是不假,但網上《中國男籃抵達巴西后路遇槍戰》這樣的標題就未免夸張,至於無數新聞中“有記者透露槍戰中死了6人”,我真想追問一下,這個記者姓甚名誰?真去現場或者找警方核實傷亡情況了?上網搜索一下,是“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有152000個網頁”,這幾乎等於對裡約的152000次差評。
於是,就有了被妖魔化到了極致的裡約奧運會。
從民族性格、文化基因到經濟結構,巴西迥異於中國而存在。它從來就不曾完美過,茨威格筆下理想的“未來之國”,很大程度是一個對於老歐洲失望透頂的文人對於異域之邦的過度理想化,但是這個國度也絕不像傳聞中的那麼不堪。記者來到裡約兩三天的時間,對准備工作中的種種不完美感同身受,就在寫稿的當天,記者入境時已經激活的奧運會注冊卡卻無法進入主媒體中心……但走在街頭和場館,可以感受到整個裡約在努力,志願者的耐心與笑臉驅離很多人對裡約的賽前恐懼﹔針對被曝光的不足的改進,讓親身經歷者感受到了誠意。
同一條道路,有人走得順暢,別人未必走得了、走得起。連續舉辦世界杯和奧運會一度被巴西人視作擺脫二流國家的標志,被經濟學家視作可能是巴西擺脫“中等收入陷阱”、邁向一流國家的最后助推力。但事實証明,這條道路充滿險阻。放下不切實際的期望,如果裡約奧運會最終傳播了巴西文化的魅力,給全球觀眾提供參與的機會,給博爾特、菲爾普斯們提供表演的舞台,誰能說它不成功?
出征巴西前,記者找出了四位同事數年前的作品作為參考,這四篇以當代巴西為題材的連續報道採訪之扎實,選題的富於代表性和前瞻性,令人很為擁有這樣的同事自豪。因為了解巴西,他們斷然不會興致勃勃轉發《裡約奧運會出大事了!》、《不想著拿多少金牌了,活著回家要緊》之類的口水帖。無知才是留言最大的淵藪。其實,巴西曾一度被西方學界稱為“工業巨人”+“農業超人”,人均國民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面對正在困擾他們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我們也許更應該多一點理性的評價。
事實會証明,巴西配得上世界的這一次選擇。百年奧運終於來到了南美大陸,奧運盛會與多元文化碰撞的收獲,肯定要高過種種眼下不如意帶來的陣痛。慕尼黑奧運會遭遇恐怖襲擊,多倫多奧運會幾乎讓城市破產,莫斯科和洛杉磯兩屆奧運會上鬧劇式的抵制……比起奧運會曾經遭遇的重大挫折和非議,裡約奧運會籌備過程的波折簡直就是小兒科。而比起巴西這個民族百年間曾經遭遇的坎坷,這幾年的波折又算得了什麼。
“一個新世界”,這是裡約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口號。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不是一起變得更糟,這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意義所在。放下偏見,讓我們祝福裡約奧運會成功,讓裡約的奧運聖火照亮每個角落,更祝福裡約人、祝福巴西人更快實現自己的百年夢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