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6裡約奧運會

文化自信和體育軟實力

2016年08月10日02:23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文化自信和體育軟實力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8月9日體育專電

新華社記者江紅

這兩天,有兩件事在海內外社交網絡上刷屏,一個是“飛魚”身上拔罐留下的紅圈圈,另一個是“洪荒少女”傅園慧隨口拋出的一個個令人忍俊不禁的“金句”。這兩件表面上看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其實有著內在聯系。

先說頭一件,裡約奧運會上包括美國“飛魚”菲爾普斯在內的不少外國明星拔火罐身上留下紅圈圈,在奧運賽場和海內外媒體尤其是社交媒體吸睛無數。全世界奧運看客都在問:這是什麼新時尚?這叫拔火罐!為啥奧運選手都愛拔火罐呢?因為它幫助選手緩解了疼痛,很多國家的運動隊都愛上了這個中國的古老技藝。

外國選手是怎麼學會通過拔火罐來緩解肌肉酸痛的?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出來:跟中國運動員學的,跟中國教練學的,跟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中國人學的!

再說第二件,獲得女子100米仰泳銅牌的“95后”中國游泳少女傅園慧,在每次賽后接受記者採訪時候,表情夸張搞笑,言談幽默詼諧,受到中國網民的熱捧,一夜躥為“網紅”。

前一件事是近十年來隨著中國硬實力、軟實力日趨強盛,“中國風”逐漸吹向世界的一個生動案例,后一件則表現出越來越自信的中國人,對體育明星“口味”的改變,越來越喜歡、欣賞、追捧那些有思想、愛表現、不拘謹、個性張揚、自信洒脫的運動員。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曾經無論是經濟硬實力還是文化軟實力,在東西方的激烈競爭和比拼中日漸式微,淪為弱勢。中國的文化自信、國民自信受到極大損傷。也是為什麼近幾十年來,“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嘲諷、譏笑中國文化成為時尚,哈韓、哈日等各種崇洋媚外之風盛行的根源。

曾經,體育承載著剛剛打開國門、對外界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又極度自尊的中國人附加在它身上的種種過於的沉重負擔。如今,逐漸找回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中國人已經越來越輕鬆愉快地看待奧運賽場的升國旗、奏國歌,體育已經越來越被還原為它的本來面目。

體育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除了極具觀賞性的激烈對抗所呈現的競技之美外,體育也是一個國家、民族軟實力的一部分。代表著世界最高競技水平的中國選手,身上自帶的純“中國出品”的身材、面孔、樣貌、風度,以及周身洋溢的幾千年中華傳統文化浸淫的東方韻味、氣質,本身就具有獨特的魅力、感召力、影響力、宣傳力。正如代表美國的喬丹、科比把NBA籃球文化向世界各國散播一樣,伏明霞、姚明劉翔李娜等中國優秀選手,在世界賽場上就是一幅流動的東方畫卷、中國符號,向世界講述著最生動的中國故事。

奧運會原本是西方文化,我們學了幾十年。然而我們卻在向奧林匹克學習的過程中,也逐漸把我們的文化注入其中,為其打上了深深的東方烙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無與倫比到現在都被全世界體育愛好者津津樂道﹔中國競技體育這30多年的強勢發展,已經坐實了在奧運獎牌榜上與美國兩強相爭的強國地位﹔而在裡約奧運會上,“中國元素”比比皆是。從飛機落地裡約機場,就看見巨幅的中國企業廣告,而每天在奧林匹克區採訪、生活中,到處可見“中國制造”,從硬件到軟件、從基建到服務。一位資深的體育新聞前輩評價說,奧運會裡的“中國元素”已經快不是新聞了,因為隨處可見,俯拾皆是。的確,中國國旗的紅與黃已然成為今天的奧林匹克五環中不可或缺的顏色。

奧運會就像一個無形卻又精准的刻度表,每屆都能標示出中國的變化和中國人的成長。這真的是一件比金牌更讓人欣喜的事情!(完)

(責編:體育實習 林凡楚、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