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傅園慧 將觀眾從賽場帶到喜劇場

當地時間8月8日深夜,裡約奧運會游泳館媒體混合採訪區的絕大部分都被蜂擁而至的中國記者“搶佔”,這不僅因為孫楊在200米自由泳決賽中奪冠,找回“最好的自己”,還因為那個一夜爆紅的“癲狂小魔仙”,裡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項目銅牌得主傅園慧。盡管許多人對傅園慧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段子功底及各類夸張表情包充滿疑問,但這個20歲的杭州姑娘的確是在以某種“自黑”式幽默彰顯她與眾不同的少女情懷。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異類”,她之所以迅速躥升成“網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竟然在奧運會這樣的頂級大賽進行過程中如此生動地傳遞樂觀、自信,她告訴曾經哭鼻子和后來哭鼻子的兩位隊友孫楊、徐嘉余,原來在奧運會上每名選手笑著也可以實現夢想,“傅園慧式的大大咧咧”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甚至共鳴,或許也已觸動那些長期負累重重的廣大奧運健兒,啟發他們找尋更為科學的奧運大賽價值觀。
傅園慧一夜“網紅”有先兆
在當地時間8月7日裡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上,傅園慧以58秒95這個排名第三位的成績晉級決賽。賽后面對攝像機鏡頭,傅園慧難掩內心興奮之情,表情夸張,妙語連珠,令人忍俊不禁,更憑借“洪荒之力”一詞的使用令自己在一夜間“躥升”成為網紅。截止到當地時間9日晚,傅園慧微博粉絲人數由一天多前的80萬人左右飆升到220萬人以上,這也足見她超凡的表現力和段子功底。正在裡約熱內盧報道奧運會的國內記者們當地時間9日一早醒來都不約而同地翻看發到手機裡的傅園慧“神語錄”、“神表情”,這也給老記們一天緊張的工作開了個愉快的頭兒。
許多人以為傅園慧一夜躥紅有神功,可熟悉她的朋友都清楚,傅園慧從入隊第一天起就是公認的“逗比”,師兄師姐們眼中的“開心果”,也難怪國家隊一位管理人員曾經在公開場合開玩笑說,“傅園慧挺‘二’。”熟悉中國游泳隊的粉絲們恐怕不會忘記發生在4年前倫敦奧運會游泳比賽期間,年僅16歲的傅園慧舉著“虎頭”進入賽場的嘻哈情景。在隊裡,傅園慧年齡不大可外號挺多,“虎頭妹”、“傅爺”、“小公舉”一個個帶有青春符號的時髦昵稱把一個女孩的天真、爛漫、風趣體現得淋漓盡致。那麼既然這樣一個樂天派具有如此浪漫幽默的天資,為什麼直到裡約奧運會才一夜間火起來?其實答案並不難發現,“中國代表團在裡約奧運會前3個比賽日裡多次錯失金牌,孫楊首日丟金、寧澤濤領銜的4×100因犯規被取消資格,所以當一個另類的癲狂形象幽默現身的時候,受眾的興奮點很容易被觸動。傅園慧是在特定背景下,遇到了特定時機,於是火了起來。以其個性與實力,她早晚都得火。”一位熟悉傅園慧的業內人士分析說。
傅園慧式幽默太“奇缺”
8月8日深夜,孫楊在200米自由泳中一掃400米自決賽衛冕失敗的陰霾,勇奪冠軍,緊接著他的同鄉師妹傅園慧、師弟徐嘉余分別在女子100米仰泳、男子100米仰泳決賽中獲得銅牌、銀牌。賽后混合採訪區裡於是擠滿了中國記者,他們為孫楊重振雄風而欣喜,卻也為3名奧運獎牌得主迥然不同的情感抒發方式而深思——同一天站在同一條混合採訪通道裡的台子上接受媒體群訪,傅園慧依然語不驚人死不休地“逗樂”,但徐嘉余卻在媒體追問下哭鼻子,這讓人想到了兩天前倒在女記者肩上哭得撕心裂肺的孫楊。很顯然,徐嘉余和孫楊在重壓之下,雙雙落淚釋懷,情難自已的一刻,他們的內心格外脆弱。然而,如果他們在備戰過程中可以像傅園慧那樣大大咧咧,口無遮攔,淡然面對獎牌得失,重壓又怎麼油然而生以至於壓得他們情難自已?
在這個中國泳軍連奏凱歌的勝利之夜,為隊伍摘下裡約奧運第一金的孫楊本應該成為絕對主角,可昨夜老記們對傅園慧的熱捧絲毫不亞於對孫楊,問他們這是為什麼,答案異口同聲傳出,“像傅園慧這麼直白、這麼不計后果、這麼敢於在公開場合無休止逗比的樂天派,很難在大賽進行過程中的我國運動隊中找到。”
傅園慧式樂觀不該被誤讀
通過互聯網搜索引擎,人們可以了解“洪荒之力”一詞的由來及其嚴謹含義,能夠自如運用這一詞語的人想必也有著相當的文字功底。於是當這一詞通過20歲的傅園慧口中傳出來時,外界不由發出驚呼,“傅園慧怎麼會把這樣一個詞以幽默方式說出來,卻用得恰如其分”,熟悉她的朋友很快做出了解讀,原來和許多“95”后一樣,傅園慧在刻苦訓練之余,也是一個熱愛生活、趕時髦的時尚女生,所以她有關“我是清新脫俗美少女,跟妖艷賤貨不一樣”的評價並不夸張。生活與訓練中的傅園慧樂於助人,總喜歡以自己的風趣來感染身邊的親朋,她也和同齡人一樣,樂於追星看偶像劇,這“洪荒之力”一詞便是她觀畢偶像仙俠劇《花千骨》后“拿來”並活學活用的。在昨天新聞發布會現場,傅園慧坦承,看到鏡頭裡自己夸張的表情也很吃驚,她一再強調自己不是有意做出那樣一副瘋癲模樣,更不是有意把自己打造成網紅。的確,當傅園慧夸張的面部表情以及各種神段子被廣為流傳之后,關於她此類舉動初衷何在的疑問也隨之而來。傅園慧的隊友和朋友都清楚,她表面上雖然大大咧咧,但內心深處卻格外細膩,她善於觀察、勤於學習,所以能夠學以致用,把收獲到的新知識、新思想轉化成用以自我修行的養分。至於她為何如此癲狀公開亮相,朋友說,“傅園慧至少沒有什麼惡意,也不希望借此炒作自己,她隻想做真實的自己。我們不該去懷疑或誤讀她特有的行為方式。”其實放眼體壇,類似傅園慧這樣思想活躍、趕新潮的網絡達人不在少數,比如乒乓球選手丁寧、女足隊員趙麗娜也都夠得上網紅的格兒,隻不過她們沒有傅園慧這般生猛、這般癲狂。
中國選手該不該學傅園慧“化解痛苦”
記者們品味傅園慧經典語錄的幽默同時,實際也注意到她回答中重復出現的“累、拼命、痛苦”這樣的關鍵詞。“用洪荒之力”、“不想賣眼淚”、“最后翻著白眼游到岸邊”在傅園慧口中道得輕鬆,卻無不反映出一個世界級優秀選手收獲成績背后超出常人幾倍的辛酸付出。隻不過當付出與收獲沒有取得期待中的正比時,有的人難堪重壓或是一蹶不振,或是痛哭流涕,而有的人則看淡勝負,對暫時的失敗一笑而過。傅園慧應該屬於后面一類。當金牌概念在我國體壇被漸趨淡化的時候,不以成敗論英雄,“我運動、我快樂”成為體壇內外共同的呼聲。因此杜麗在獲得裡約奧運會一枚銀牌之后,依然可以笑對丟金,而一塊銅牌則足以讓傅園慧品味意外之喜。在這個依然處處可以感受到緊張氛圍的裡約奧運周期裡,中國體育健兒都在全力以赴“做好自己”,但一個“好的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快樂的自己”。既然傅園慧可以找到快樂的自己,其他選手為什麼不可以?笑比哭好,如果能學會笑著化解壓力與痛苦,那麼你距離成功也就為時不遠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