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射手遇“冷”不算冷 水平提升致偶然性增多
當地時間8月14日下午,隨著男子50米三姿步槍決賽結束,裡約奧運會射擊比賽全部落下帷幕。截止到本場比賽開始前,我國選手在本屆奧運會射擊項目比賽中已取得1枚金牌、2枚銀牌、4枚銅牌,相比於4年前在倫敦收獲的2金、2銀、3銅的戰績明顯遜色,特別是在杜麗、易思玲、龐偉、郭文珺等冠軍大熱相繼出局后,這支曾被譽為金牌之師的中國射擊隊直到裡約奧運會第2比賽日才由首登奧運舞台的女子選手張夢雪爭取到全隊在本屆賽事的首枚金牌,而接下來我國各名將又在其他分項賽事中相繼“失手”,對此很多射擊運動愛好者不約而同地將這些結果形容為“冷門”,可是如果深諳國際射擊聯合會改革與發展項目的良苦用心以及為此而作出的銳意改革,如果你親臨現場感受規則顛覆性改變后,裡約射擊比賽為觀眾大幅加劇的感官刺激,你就會理解,裡約奧運射擊場“刮冷風”早有先兆。
射擊運動被“逼”到了非改不可
早在1896年首屆奧林匹克舉辦的時候,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項目,射擊便成為奧運會的傳統項目。在競技體育與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對於奧林匹克的鐘愛既包含對公平、積極信念的分享,當然也不乏對競技體育本身扣人心弦、懸念迭生細節的追逐。和乒乓球一樣,射擊運動也不可能在時代助推下迎合民眾的視覺享受需求,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奧委會為保証奧運會比賽的品質,一方面拒絕增加參賽項目的容量,另一方面也引入“優勝劣汰”,把那些長期處於陳腐不能順應時勢變化的項目清出奧運會,同時將那些為受眾喜聞樂見且國際影響力、職業發展態勢良好或能夠吊人胃口的項目替補進奧運舞台上來。射擊項目在之前兩屆奧運會上的金牌項目較雅典、悉尼兩屆奧運會有所降低為15個。當奧運會的熱度被三大球、游泳、田徑等高強度、高刺激項目奪去大部分關注熱度的時候,如果國際射聯再不為所動,不再想想辦法把觀眾留在射擊場,那麼就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國際奧委會動刀“切掉”的對象。到底怎麼改?需要從實踐中摸索。在倫敦奧運會上,男子25米手槍速射決賽採用了淘汰制,觀眾在比賽期間自始至終都處於神經的高度亢奮中,於是國際射聯從中找到了規則修改的靈感——將比賽融入更多的刺激元素。
觀眾可以吹號、鼓掌
裡約奧運會成為國際射聯改革項目規則后首屆奧運賽事,人們之所以將此次改動形容為“顛覆性的”,是因為無論從比賽環境、成績計算方式和淘汰制度都充滿新意。比如曾經安靜的射擊比賽現場一下子變得喧鬧起來。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裡約奧運會首個比賽日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現場清晰聽到了不時播放的流行音樂,而在看台上,幾名身著俄羅斯代表團服裝的觀眾一面吹哨一面鼓掌。他們的舉動引起了現場其他“傳統”射擊愛好者們的強烈不滿,這些觀眾先是送出鄙夷的眼光,向發聲者揮出停下來的手勢,接著用“噓”的方式試圖幫助台下選手們排除干擾,可他們也許還不了解,那些音樂聲、口哨聲甚至鑼鼓聲都在“規則允許范圍之內”,隻要觀眾不進入比賽區域進行身體干擾,那麼比賽就必須照常進行。既然大部分觀眾都沒有適應現場環境由靜到鬧的轉變,選手們恐怕也需要相當的調整才能適應。
成績算法對選手要求更苛刻
在以往的射擊比賽中,預賽階段所有成績都按照整數環數來具體計算,但新規顯示,預賽成績也必須精確到小數點后1位,說白了就是過去9.9環和9.1環的預賽成績都被統一認定為9環,但在裡約奧運會射擊預選賽,9.9就是9.9,比9.1多0.8,這樣一種算法需要選手們從預賽開始就要投入巨大的體力與心力,女子10米氣步槍衛冕冠軍易思玲之所以僅以預賽第8名成績驚險晉級也與這樣一個規則變化有關。另一個影響選手得分的計分方式變化是,曾經被帶入決賽成績的預賽成績在本屆奧運會上將不被計入決賽,這意味著有些對手利用預賽優異成績打基礎的策略必須被放棄掉,這一變化對於預賽成績相對差些的決賽選手而言無疑起到激勵作用。但對於預賽狀態出奇的選手來說,卻構成了某種警示,能不能保持狀態的問題實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隊員們的思想壓力。就像同樣在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杜麗預賽成績第一,卻不能把優勢帶入到決賽中,否則,她也依然有望笑到最后。在女子50米步槍三姿決賽中,杜麗僅僅收獲了一枚銅牌,而在專家看來,隨著比賽順序由以往的“臥射、立射、跪射”調整為“跪射、臥射、立射”,給選手們在精力分配及注意力調節方面都帶來了相當的影響。
淘汰制助興觀眾虐心選手
國際射聯圍繞項目比賽規則改變的最精華部分還是與決賽有關。過去,參加決賽的選手須按照每人10發的平緩節奏決出冠軍,而新規則要求,每名決賽選手在分別完成6射之后,就將首先按照即時成績,將暫列排名榜最后2位的選手淘汰掉,隨后每2發完成后,再淘汰2名末位選手,直到最終的冠亞軍PK。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每次被淘汰的選手都被現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是對失敗者表達敬意,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留在場上選手們的緊張和壓力。杜麗和同一天獲得男子氣手槍銅牌的丈夫龐偉都表示,雖然在諸如測試賽、世界杯這樣的各類賽事中全身心體驗規則變化,但因為奧運會氣場不同,他們仍或多或少受到全新淘汰賽制的影響。用本屆奧運會射擊比賽埃及籍裁判員杜勒的話就是,“每當身邊有一名競爭對手轉身離場,你以為留在場內的人會得意?他們隻有更加小心翼翼”,可這樣刺激的頻繁淘汰場面卻為觀眾所喜愛。獲得裡約奧運會男子10米氣手槍銀牌的東道主選手費利佩·吳就坦言,“我感覺現在奧運會射擊比賽的觀眾人數明顯增多了,互動氣氛也明顯熱烈了,可能新規則對我們選手而言不大好受,但觀眾喜歡、收視率提升了,這恐怕才是射擊運動的重大利好”。
射擊沒有絕對冷門 水平提升致偶然性增多
在杜麗、易思玲、龐偉、郭文珺相繼錯過為我國代表團摘取裡約奧運會首金后,很多人把這樣一個局面形容為“冷門頻頻”,但事實上,射擊項目本來就是一個充滿懸念、偶然性的多變項目,一名選手即便在比賽大部分施射過程中都保持了較高水准,隻要有哪怕一次失誤,就可能帶來“滿盤皆負”的結果。就像那個連續在多屆奧運會決賽場渾渾噩噩“脫靶”的美國選手埃蒙斯。越南42歲選手黃春榮能夠意外獲得男子10米氣手槍冠軍,也與諸如龐偉這樣的優秀選手在個別發揮上出現不同程度失誤有關。所以,想在射擊項目上實現奧運衛冕,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就像杜麗、易思玲分別在北京、裡約衛冕失敗一樣。當然任何一種規則改變也都有可能給選手們帶來好運氣,比如我國選手李越宏就在男子25米手槍速射中“意外”收獲一枚帶有突破性質的銅牌。
當然,相對冷門的出現還與各代表團整體競技水平、綜合實力提升有關。比如在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沖破中國兩將合圍的美國19歲小將塔拉謝爾不僅天資過人,還因為良好的為人修養鑄就了強大的心理防線,能夠保証決賽每一射至少10.3環的超高水准,塔拉謝爾一鳴驚人首先還是靠扎實過硬的實力。所以說不是杜麗、易思玲、龐偉不夠優秀,而是當今射壇,高手如林且新人輩出,沒有誰能“志在必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