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6裡約奧運會

奧運精神:比金牌更感人 讓競爭有溫度

記者 黃維
2016年08月18日07:3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比金牌更感人 讓競爭有溫度

在奧運會賽場上,激烈的競爭和金牌的歸屬都扣人心弦,而比賽過程的殘酷也讓人驚嘆——奧運會不是一個簡單的游戲,參與的“玩家”都要有讓人敬佩的大心臟,除了自己有堅韌意志,對對手也要“冷酷到底”。但奧運會的真諦和最初的本源卻在於奧林匹克精神,而奧林匹克精神在裡約奧運會中也一直閃耀。

傷病擊不倒 他們奇跡般重返賽場

8月16日,阿根廷帆船名將聖地亞哥·蘭赫戰勝病魔后重返賽場,他搭檔女同胞塞西莉亞·卡蘭薩為阿根廷代表團在諾卡拉17級雙體帆船獎牌輪爭奪中贏得金牌。

來到裡約,54歲的蘭赫已經是六戰奧運。在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蘭赫拿到兩枚銅牌,但在2015年,蘭赫的肺部被查出癌細胞,他在巴塞羅那做了左肺切除手術,重返賽場后還拼得金牌!

像蘭赫這樣帶重病參加奧運的“強人”還有很多,比利時25歲的十項全能選手托馬斯·范德普萊特森兩年前罹患睪丸癌。他進行了手術,化療讓他失去了頭發,英俊的面龐也變得蒼老——但他憑借驚人的毅力重新回到了賽場,在一年半之后,他作為歐洲全能冠軍來到了裡約奧運會。

本屆奧運會,七人制橄欖球首次進入奧運會。美國女子橄欖球隊的姬琳·波特經歷了頸部受傷、罹患第三階段滑膜肉瘤等考驗,但她還是在接受化療與放療后頑強地出現在裡約賽場。“我每天11時都要放療,我自己開車去醫院,然后直接開車去訓練場。我從來沒有想太多,隻想好好地活在當下。我熱愛球隊,熱愛隊友們,熱愛這項運動,我也愛參加比賽。患癌症並不會影響到這一切。”波特說。

在裡約,將有幾位選手同時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比賽,其中就包括波蘭的納塔利婭·帕蒂卡與澳大利亞的梅麗莎·塔波爾這兩位乒乓球選手。帕蒂卡已連續參加了雅典、北京、倫敦三屆殘奧會,奪得了3枚單打金牌,被譽為最美的乒乓球“維納斯”獨臂女神。塔波爾則成為首位既參加奧運會又參加殘奧會的澳大利亞選手。肢體的殘缺不能阻擋她們的體育夢想。

重病的生死考驗抑或身體的殘缺,都無法阻擋這些運動員參加奧運會,這無疑都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

意外暖人心 他們不僅為成績而戰

扶不扶?在裡約奧運會田徑女子5000米預賽中,美國選手達戈斯蒂諾和新西蘭選手漢布林互相幫助的一幕讓人感動。

在女子5000米第二組比賽中,漢布林途中突然摔倒,隨后帶倒了達戈斯蒂諾。摔倒后,達戈斯蒂諾沒有起身追趕其他人,而是幫助漢布林重新返回比賽。不過,達戈斯蒂諾的右腳踝在摔倒時扭傷,加上原本就有膝蓋傷勢,她不能馬上繼續參加比賽。達戈斯蒂諾告訴漢布林繼續比賽,自己則趴在田徑場上。但是,漢布林並沒有留下她,而是幫她恢復傷勢,然后兩人一起重新投入比賽。這一幕讓裡約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觀眾們十分感動,人們歡呼、吶喊,並隨著兩人前進的腳步鼓掌、加油。盡管漢布林和達戈斯蒂諾最終僅獲得第29名和第30名,但她們互相鼓勵的場景已經感動了所有觀眾。

在女子3000米障礙賽中,處於第一集團的埃塞俄比亞選手迪洛不慎在擁擠的跑道上摔倒,在這一摔之后,她右腳的跑鞋幾乎所有的鞋釘都損壞了。迪洛嘗試著把鞋穿上,但鞋子已經嚴重損壞,無法穿上。於是迪洛毅然把鞋子丟到場外,光著右腳繼續比賽。跨越跨欄、跳過水池……迪洛就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一直堅持比賽,最終她在比賽結束后腳部抽筋,僅獲得第7名。迪洛無助地在場邊哭泣,這一幕讓人動容,而她堅持比賽的奧林匹克精神,更讓人感慨。

田徑項目的裁判委員會很有人情味,最終達戈斯蒂諾、漢布林和迪洛都因為她們的奧林匹克精神,被特批獲得了她們所參加項目的決賽資格。

在田徑場上,也有引發質疑的事件:在女子馬拉鬆比賽中,德國的雙胞胎漢娜姐妹手拉手抵達終點,分別排名第81位和第82位。她們燦爛的微笑被鏡頭捕捉下來,但卻遭到了非議。德國田徑隊的官員表示:“勝利和獎牌不是唯一的目標,但在奧運會比賽中,每一位運動員都應該竭力奉獻自己最好的表現,努力取得盡可能好的成績。”他認為這對姐妹牽手沖線是為了吸引媒體的關注。朝鮮隊的一對雙胞胎姐妹也是同時完賽。批評者認為,她們沒有全力以赴,因為她們最終完賽的成績比自己的最好成績慢近20秒。沒有全力以赴,這是不是有悖“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友誼無國界 希望與和平的傳播者

奧林匹克的精神無疑是超越國界、種族、意識形態和政治背景的,難民代表團就証明了這種精神的意義。

5名南蘇丹難民、2名敘利亞難民、2名剛果(金)難民和1名埃塞俄比亞難民組成了參加裡約奧運會的難民代表團,他們代表著全球的難民群體,第一次來到奧林匹克的最高殿堂。

有數據顯示,全球背井離鄉者5年來增長了約50%,數量超過6000萬人。這意味著全世界每113人中就有一人是難民、尋求庇護者或是流離失所者。國際奧委會從成千上萬的難民中選出43人,再從43人中挑出10人,組成奧運史上的首支難民代表團。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組成這支難民代表隊,旨在向全球所有難民傳遞希望的信息,並讓全世界更好地了解難民危機的嚴重性,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信息:難民群體也是人類社會組成部分。難民代表團在裡約奧運會開幕式上得到了觀眾們熱烈的歡呼和掌聲。

沖破政治背景還有一個例子:在本屆奧運會剛剛開始的時候,訓練場館內兩名參賽運動員的合影自拍“火”了:韓國的17歲體操運動員李恩珠和朝鮮的27歲體操運動員洪恩貞在手機自拍鏡頭前露出微笑,頭部相互依偎,李恩珠右手還比出了“剪刀手”,這也是一種象征和平的手勢。

這一畫面剛巧被攝影記者拍到,國際政治風險專家、朝韓問題評論員伊恩·布雷默隨即將這張照片發送到社交媒體上,他表示“這就是我們舉辦奧運會的原因。”

目前,朝鮮與韓國仍然處於敵對狀態,近幾個月兩國關系更是進一步緊張。但在奧運舞台上,朝韓選手親密接觸的照片向世界展示了一個代表兩國民間友誼的瞬間,讓人感覺十分溫暖。 

(責編:體育實習 張華琴、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