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6裡約奧運會

裡約奧運:“這屆觀眾”不愛“套路”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分析師 劉志華
2016年08月22日17:27 |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小字號

為期16天的裡約奧運,與各類賽事、運動員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一個群體-- “這屆觀眾”。孫楊拿了銀牌微博致歉,網友評論紛紛溫暖祝賀“喜獲銀牌”﹔超級丹輸給老對手外加丟了銅牌,觀眾依然致敬傳奇。“這屆觀眾”更平和,能包容運動員的失敗,“這屆觀眾”更自信,能感受獎牌之外的競技之美。從傳播角度,更值得關注的也許是 “這屆觀眾”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即對“說人話”的熱烈追捧。裡約奧運的諸多“不走尋常路”的熱點,其實都明示或暗示了這個問題。宣傳、傳播工作的從業者,可以經由裡約奧運輿論場思考一個重要問題:面對今天的公眾,我們如何說話。

裡約奧運第一個備受關注的熱點,來自白岩鬆的開幕式解讀。他由此兼職“國家級段子手”,作為一個資深名人再次圈粉無數。公眾追捧的,未見得一定是段子,也許僅僅是一種風格審美疲勞之時,另一種非常規風格的公然出現。相比正常版解讀的庄重嚴肅一本正經,這種自帶彈幕的感覺,任性吐槽的感覺,屏幕兩端的人無限貼近的感覺,毫無疑問更讓人有喝著啤酒看奧運的即視感。

接下來爆紅的是“洪荒少女”傅園慧。一夜增粉300萬,連續數天刷爆朋友圈,她獲得的欣賞貨真價實,超越階層,跨越年齡。這是個不按套路說話的女孩,靈動到搞怪的表情,直白地表達已經“用盡了洪荒之力”、“沒有期待”,也毫不謙虛地說“我有這麼快”、“已經很滿意”。既不端著也不裝,快人快語,不懂規矩,沒有套路。這種 “新生代表達”,贏得了觀眾毫無保留的贊美。也有分析認為,圍繞傅園慧的這一場全民狂歡,其本質是對反感已久的假話套話的集體宣泄。

值得一提的還有來自跳水隊員秦凱的浪漫求婚,被認為是本屆奧運中國面向世界最出彩的傳播瞬間之一。求婚鏡頭佔據了不少西方主流媒體首頁,相關視頻在YouTube贏得眾多點擊。這一次不經意的中國故事的輸出,沒有什麼宏大主題,沒有彩排,隻有最真摯的情感。

制造了“最大驚喜”的女排,也引發了關於傳播的思考。戰勝巴西后“女排精神”一詞在媒體中高頻出現,記者的賽后採訪也多次主動提及。有網友發出噓聲,認為“贏球了,就是女排精神,輸球了,就是丟了女排精神”。主教練郎平表示,“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如果注意觀察會發現,郎平的主動表達很少宏大敘事,她更喜歡說“為姑娘們感到驕傲”、“打一分賺一分,一分一分咬牙頂”。對於很多普通網友來說,女排的奪冠,可以是一個由谷底到峰頂的蕩氣回腸的逆襲故事,可以是競技體育實力運氣瞬息萬變的魅力激情,也可以是一個人“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的數年浮沉與堅持。這樣的素材足夠精彩到承載多元解讀,不妨也去看看那些善於揣摩網民心理的自媒體大號的表現。

作家王蒙近期撰文,提示“奧運報道能少些'傻話嗎‘”?比如,“問各種得獎牌的人想什麼呢。與問那些救人英雄當時想什麼同理,無非是想人家說出幾句英雄主義的話來,可是一來根本就脫離實際,二來這樣的問題很貧乏,這種引導實在並不高明。”

“這屆觀眾”已經變了。本屆奧運,他們再次做出了最直接的表態:喜歡什麼,對什麼無感甚至反感。遺憾的是,無論是媒體,還是運動員、教練、官員,不少奧運話語還在一味遵從習慣性表達,條件反射般“滿滿都是套路”。真實的面孔,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最動人。今天面向公眾,如何顛覆套路“說人話”,打造傳播的清新感與感染力,值得認真思考。

(責編:溫靜、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