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2016里约奥运会

里约奥运:“这届观众”不爱“套路”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刘志华
2016年08月22日17:27 |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小字号

为期16天的里约奥运,与各类赛事、运动员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一个群体-- “这届观众”。孙杨拿了银牌微博致歉,网友评论纷纷温暖祝贺“喜获银牌”;超级丹输给老对手外加丢了铜牌,观众依然致敬传奇。“这届观众”更平和,能包容运动员的失败,“这届观众”更自信,能感受奖牌之外的竞技之美。从传播角度,更值得关注的也许是 “这届观众”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即对“说人话”的热烈追捧。里约奥运的诸多“不走寻常路”的热点,其实都明示或暗示了这个问题。宣传、传播工作的从业者,可以经由里约奥运舆论场思考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今天的公众,我们如何说话。

里约奥运第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来自白岩松的开幕式解读。他由此兼职“国家级段子手”,作为一个资深名人再次圈粉无数。公众追捧的,未见得一定是段子,也许仅仅是一种风格审美疲劳之时,另一种非常规风格的公然出现。相比正常版解读的庄重严肃一本正经,这种自带弹幕的感觉,任性吐槽的感觉,屏幕两端的人无限贴近的感觉,毫无疑问更让人有喝着啤酒看奥运的即视感。

接下来爆红的是“洪荒少女”傅园慧。一夜增粉300万,连续数天刷爆朋友圈,她获得的欣赏货真价实,超越阶层,跨越年龄。这是个不按套路说话的女孩,灵动到搞怪的表情,直白地表达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没有期待”,也毫不谦虚地说“我有这么快”、“已经很满意”。既不端着也不装,快人快语,不懂规矩,没有套路。这种 “新生代表达”,赢得了观众毫无保留的赞美。也有分析认为,围绕傅园慧的这一场全民狂欢,其本质是对反感已久的假话套话的集体宣泄。

值得一提的还有来自跳水队员秦凯的浪漫求婚,被认为是本届奥运中国面向世界最出彩的传播瞬间之一。求婚镜头占据了不少西方主流媒体首页,相关视频在YouTube赢得众多点击。这一次不经意的中国故事的输出,没有什么宏大主题,没有彩排,只有最真挚的情感。

制造了“最大惊喜”的女排,也引发了关于传播的思考。战胜巴西后“女排精神”一词在媒体中高频出现,记者的赛后采访也多次主动提及。有网友发出嘘声,认为“赢球了,就是女排精神,输球了,就是丢了女排精神”。主教练郎平表示,“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郎平的主动表达很少宏大叙事,她更喜欢说“为姑娘们感到骄傲”、“打一分赚一分,一分一分咬牙顶”。对于很多普通网友来说,女排的夺冠,可以是一个由谷底到峰顶的荡气回肠的逆袭故事,可以是竞技体育实力运气瞬息万变的魅力激情,也可以是一个人“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的数年浮沉与坚持。这样的素材足够精彩到承载多元解读,不妨也去看看那些善于揣摩网民心理的自媒体大号的表现。

作家王蒙近期撰文,提示“奥运报道能少些'傻话吗‘”?比如,“问各种得奖牌的人想什么呢。与问那些救人英雄当时想什么同理,无非是想人家说出几句英雄主义的话来,可是一来根本就脱离实际,二来这样的问题很贫乏,这种引导实在并不高明。”

“这届观众”已经变了。本届奥运,他们再次做出了最直接的表态:喜欢什么,对什么无感甚至反感。遗憾的是,无论是媒体,还是运动员、教练、官员,不少奥运话语还在一味遵从习惯性表达,条件反射般“满满都是套路”。真实的面孔,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表达,最动人。今天面向公众,如何颠覆套路“说人话”,打造传播的清新感与感染力,值得认真思考。

(责编:温静、杨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