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

體壇財富風向標:李娜得益職業體育 乒羽力壓三大球

2013年01月06日09:26    來源:新民周刊    手機看新聞

年末歲首,中國體壇財富榜新鮮出爐。在2012財富榜TOP10中,職業化和半職業化選手多達7人,而非職業化的專業運動員僅有3人。在“后北京奧運會時代”,中國體育健兒的大好“錢”途全面向職業化方向變革,已經成為中國體育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職業體育收入頗豐

中國體育明星靠什麼掙錢?在2012中國體壇財富榜前十名中,女網選手李娜以1.1243億元高居財富榜首,兩位知名度並不算高的高爾夫球手梁文沖和馮珊珊分別以1550萬元和1500萬元,排在第五和第六。由此可見,職業體育明星的收入越來越高,將成為未來中國體育的發展趨勢。

或許很多人要問,狀態日漸下滑的李娜為什麼會年收入過億,成為當今中國體壇舍我其誰的“吸金王”?要知道,李娜在倫敦奧運會上的表現,令包括她本人在內的所有國人都很失望,無法與既奪金又破紀錄的孫楊葉詩文等神奇小輩媲美。就全年運動成績而論,李娜也比上一年褪色不少。但即便如此,娜姐仍傲立榜首,這與其說得益於網球這項曾經的貴族運動的恆久魅力,或這位湖北妹子的個人魅力,還不如說源於職業體育的巨大影響力——從專業到職業,單飛后的李娜完成了運動生涯驚人一跳,也造就了中國體育第一富豪的傳奇。

北京奧運會后,許多人發出關於“中國體育將在奧運后出現拐點”的預言,當時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以“對於舉國體制,我們的態度很明確,一要堅持,二要完善”予以最終清晰的回答。但無法回避的是,“舉國體制”下的訓練、運動員管理與市場化、商業化日趨加劇的世界體育環境之間,存在越來越大的不相適應。如果非此即彼的“變革”不能成為解決這個矛盾的鑰匙,那麼,中國體育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尋找符合我們國情特點的體育之路?

從北京到倫敦,4年過去了,中國體育界已出現種種形態不同的萌動。中國體育雖然沒有完全脫離國家的體制,卻與原有的模式大不相同﹔中國體育正在嘗試一種新的道路,因為隻有變,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突破。與其說這是總局決策層的智慧,毋寧說這是時代變革的一大趨勢。

“單飛”是國際網壇通行的職業化模式。3年前,中國網管中心在全國體育系統率先實行了“單飛”制度,就是讓有實力的隊員脫離舉國體制,組建自己的團隊,教練自主、獎金自主、參賽自主,收入大部分歸自己的團隊所有,隻需將商業開發收益的12%和比賽獎金的8%上繳國家。當時,2009年的澳網是中國金花“單飛”后參加的首項大滿貫賽事,也是她們單飛后的第一次重大考驗。結果鄭潔孤身殺進16強﹔彭帥在前兩輪戰勝兩位高排位選手,入圍32強,后遭小威淘汰﹔晏紫未能進入正賽﹔李娜因膝傷缺席。“單飛”初步取得了成功。兩年后,李娜更是不可思議地獲得了大滿貫女單冠軍。

網球“單飛”實驗,當初也是舉國體制下尋求“突圍”的無奈之舉。10年前,釜山亞運會上中國網球顆粒無收,刺激中國網球界異口同聲地喊出了“走職業化”的口號。隨后,幾位“80后”開始踏上WTA職業賽事征途。北京奧運會后,新的奧運周期開始時,網管中心開始了全新的嘗試——單飛,由此帶來女網成績的飛躍。

正如李娜所說,“原來在國家隊時是一個教練安排計劃,所以他不可能單獨為你一個人安排制定計劃,大家都是在一起練。但現在,我的團隊是專門為我設定計劃的。”“單飛”使得女網的運動員,逐步和世界上那些優秀的女子網球運動員們一樣,採用同樣的訓練的模式,同樣的比賽模式。這實際上是遵循了體育本身的規律,四位隊員也初步成為了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人。

再看看世界體育富豪榜,那些如雷貫耳的偉大名字,如伍茲、費德勒、貝克漢姆、科比阿隆索等均為職業體育超級明星,鮮見業余選手和無名之輩﹔他們從事的運動項目:高爾夫、網球、足球籃球F1賽車及拳擊等均已高度職業化,作為世界籃球運動聖殿的NBA更是體育富豪集中營。這一切揭示,要提高運動成績必須走職業化之精英路線,要讓體育成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必須實施職業化改革。

比較遺憾的是,中國體育職業化發展目前隻能算是初級階段。一方面,與兩年前的姚明相似,李娜1億多元的年收入是其他前十名入圍者的三四倍甚至更多,但這一水准還不到費德勒等國外同行的一半,彰顯中國體育造富機制還很孱弱,中國體育職業化之路並不完善,尚且處在初級階段。

奧運行情短線“井噴”

在財富排名榜前十位中,有三位非職業化選手格外引人注目,其中田徑名將劉翔以3800萬元排在第二位﹔在倫敦奧運會實現中國男子游泳金牌零的突破,並打破世界紀錄的浙江選手孫楊以3000萬元排在第三位﹔倫敦奧運會首金獲得者、廣東射擊運動員易思玲以1100萬元收入,與職業化足球運動員鄭智並列第九。

不難發現,這三位體育“吸金王”都是非職業化的專業選手,他們為什麼能與職業化選手並駕齊驅呢,這基本上算是奧運行情短線“井噴”效應的結果。有專家分析,由於這些運動員所從事的項目職業化程度不夠高甚至完全沒有開展職業化,所以他們隻有在奧運年才可能集體出現在這份榜單上。如果把收入按年份統計,職業體育明星的收入基本穩定,而奧運明星則是四年一個高潮,其他三年基本默默無聞。

從這個角度來看,“奧運明星”高調上榜,和中國奧運軍團在倫敦取得境外參賽的歷史最佳戰績息息相關。事實上,國外運動員也是如此,既然選擇了非職業體育,自然要在奧運年把自己的超凡表現、彪炳戰績最大限度地轉化成經濟收益。

奧運傷退的劉翔能夠續高居榜單第二,同樣是得益於奧運行情效應。眾所周知,田徑運動影響力非常之大,但普遍職業化程度不高,即使博爾特這樣的超人,也需要奧運會來作為商業開發的催化劑。劉翔2012年的比賽獎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他的數千萬收入幾乎全部都來自商業廣告代言,而這些代言基本都源自公眾乃至贊助商對於他在奧運會戰績的良好預期,屬於奧運會前就已經簽約、已經到賬的收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倫敦奧運會開幕前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裡,志在東山再起的劉翔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比賽中,跑出驚人的12秒87,勇奪男子110米欄冠軍,再一次平了世界紀錄。這令所有人感到驚喜,也令許多大贊助商趨之若?。雖然遭遇了4年前的“滑鐵盧”,但幾乎所有的商家都紛紛看好劉翔,期待集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和前世界紀錄保持者榮耀於一身的劉翔,會在倫敦奧運會上會有驚人之舉。

應該說,正是在那一刻起,讓劉翔成為倫敦奧運會前,最被商家看好的“績優股”。假設劉翔能夠克服傷病,在倫敦壓倒梅裡特,那麼他全年收益很可能因為各種追加的代言、贊助合約而一下子翻上幾番,隻可惜一切都是假設。劉翔在2012年裡獲得的3000多萬元的收入,實際上絕大多數都是在倫敦奧運會之前實現的。在奧運會之后,許多合同都終止了。

與劉翔不同,其他多數“奧運明星”的收益主要來自奧運后的論功行賞,以及短期追加的廣告代言。同樣的現象也曾經在兩年前出現:冬奧軍團在溫哥華風頭十足,王濛周洋申雪/趙宏博也順勢入圍。這一次,像倫敦奧運首金得主易思玲,最年輕的乒乓球大滿貫得主張繼科,排位也都躋身前十,也正是這種奧運行情使然。

不過,中國體育新的領軍人物孫楊有望打破這種慣例:出色的成績、良好的外形,主流基礎大項的影響力……隨著李娜、林丹等人“年事漸高”,孫楊應該成為這份榜單前列的常客,而不是僅僅在奧運年曇花一現,甚至完全可能在未來成為這份榜單的領跑者。

對此,有專家分析,孫楊如果能夠充分經營和利用偶像資源,他必然會成為另一個劉翔,但遺憾的是,無論是孫楊還是劉翔都改變不了其運動項目的非職業化的整體命運。說到底,老牌吸金王劉翔最初也是奧運富翁流水線的產品,但翔飛人於雅典奧運會一鳴驚人后果斷轉型,從一架金牌機器華麗變身為大眾情人,甚至在2008、2012連續兩屆奧運會均壯志未酬的不利情況下,依然是廣告界和贊助商的寵兒。不過劉翔仍只是個案。中國田徑並沒有被劉翔的成功激活,包括他所從事的110米欄,也依然隻有史冬鵬等兩三個孤獨而疲憊的追隨者,一如當年的朱建華。顯然,打通中國體育的前途與錢途,特護式的專業體制不是好辦法,唯有放飛職業化之魔法石,就像李娜與鄭潔、彭帥和晏紫等金花群體所踐行的。

乒羽緣何力壓三大球?

在2012中國體壇財富榜單中,還出現了一個令人思索的反常現象:羽毛球運動員林丹以2600萬元收入排在第四位、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以1300萬元排在第七位,這兩位乒羽運動員的收入已經力壓足球運動員大哥大鄭智1100萬元,以及收入最高的籃球運動員易建聯。顯然,這一異常現象的出現,恰恰源於中國三大球職業聯賽的“不職業”。

作為職業化體育的排頭兵,足球和籃球兩大項目是國內開展職業聯賽最早的,后來排球也推行了職業聯賽。然而,由於體制和管理的原因,中國三大球聯賽存在著太多非職業化元素。以職業化發展最早的足球聯賽為例,多年來,中國足球從管理層開始就缺乏職業規劃的“頂層設計”,無論是戰略構想還是其具體實施上,都充滿缺陷,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不解決,光靠資本燒錢的模式持續不了多久。上海體育學院教授、知名體育賽事運營專家劉清早認為,甚至直到今天,中超依然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商業模式,運營上存在太多問題。比如在服裝問題上,當年南勇用統一招商方式,剝奪了各俱樂部的自主經營權,同一家贊助商簽下了長達10年的合同,而這份合同俱樂部想看都看不了,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權益在哪裡。“獲得壟斷資源的這家企業服務意識也不夠,今年春訓俱樂部球員居然還是穿著去年的服裝進行的。”再比如,國安投入足球20年,基本上是把它定位為回報社會的“公益行為”,而根本就沒有自身的造血功能。

與足球相比,籃球聯賽也好不到哪裡去。盡管近幾年的中國CBA聯賽還算是紅紅火火,可是與完善的職業化俱樂部相比,中國籃球職業化道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在轉會制度、經營理念、造血機能、選星模式、運作體制等方面都存在著太多的問題。當年,姚明、易建聯相繼闖蕩NBA,一度令中國籃球前空火爆。可是近幾年裡,姚明退役,易建聯回家,大巴和大郅都老了。如今,易建聯的收入暴跌,一方面是個人技戰術能力停滯導致的職業道路不順,也直接反映了中美職業體育發展的差距。再加上,巴特爾王治郅和朱芳雨都已接近職業生涯暮年,很難指望他們未來還能為中國籃球做出太多貢獻。相比本土球員的星光黯淡,CBA引進的國外大牌倒是越來越牛、年薪越來越高,但自己的造星能力卻遠遠跟不上。中國隊甚至對於能否在亞洲稱雄都沒有絕對把握,CBA還是沒有哪個俱樂部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負盈虧,與絕大多數足球俱樂部一樣,更像是企業回報社會的“公益之舉”。

至於排球聯賽那就更加寒磣了。目前,很多參加排球聯賽的主力隊員月收入隻有4000元左右,這還不及部分中超足球隊單場贏球獎金的百分之一。為此,外界也曾指責過中國排球聯賽的“業余”。面對外界輿論壓力,國家排管中心主任徐利曾在情急之下說出實話:“我們從來也沒有說過,中國排球是職業聯賽!”那到底是什麼聯賽呢?難道是重走專業化老路的偽職業聯賽?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與三大球相比,本來是世界體育小眾項目的乒乓球、羽毛球選手的收入在中國體壇卻大放異彩。據業內人士透露,近些年國家隊羽毛球隊和乒乓球隊的數位主力隊員,年收入都在千萬元以上,這其中有職業聯賽收入,有比賽獎金,也有商業代言收入等等。這一切或許要歸功於乒羽在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和超強的金牌成績。

當然,不管怎麼說,“乒羽力壓三大球”這在職業化體育中絕對是不正常的現象,中國體育的管理者也意識到個中問題。2012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專門提到:“要下決心採取措施搞好集體球類項目特別是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加大對集體球類項目發展的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

據官方統計,在倫敦奧運會上,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舉重、射擊、蹦床等我國傳統優勢項目發揮正常,佔代表團金牌總數的71%﹔帆船擊劍跆拳道、拳擊等潛優勢項目取得一定的突破和新的進展﹔而基礎大項游泳和田徑也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影響廣泛,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三大球”,成績依然不如人意。

在新的奧運周期,國家體育總局根據中央高層的要求,明確提出要努力提升三大球項目的水平,從整個工作布局上進一步突出和重視集體球類項目則表明,中國體育職業化道路任重而道遠……

附:2012中國體壇財富榜

1、李娜,網球,11243萬元。

2、劉翔,田徑,3800萬元。

3、孫楊,游泳,3000萬元。

4、林丹,羽毛球,2600萬元。

5、梁文沖,高爾夫,1550萬元。

6、馮珊珊,高爾夫,1500萬元。

7、張繼科,乒乓球,1300萬元。

7、易建聯,籃球,1300萬元。

8、易思玲,射擊,1100萬元。

9、鄭智,足球,1100萬元。

 【體育熱搜詞】

麥蒂 林書豪 孫楊 李娜 劉翔 孔令輝 梅西 青島男籃 火箭 女排 乒乓球

CBA NBA [年終獨家策劃] 2012體壇視窗 人物榜 新聞榜  圖片榜 高清圖集

(責編:楊磊、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