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本網原創>>人民日報

體壇觀瀾

用什麼托舉起三大球

——關於體育改革向縱深推進的思考之三

晨  曦

2014年01月08日08:03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三大球成績滑坡、人才凋零、市場無序,與大眾的關注和期待形成強烈反差。倒逼效應推動三大球職業體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人們可以等待,但不該在等待中空耗

2013年,對於男足、男籃女排國家隊來說,留下了不少黑色記憶。而以足球籃球為標志的職業化改革也走過了20年,其間亂象頻出,質疑不斷。三大球成績的滑坡、人才的凋零、市場的無序,與大眾的關注和期待形成強烈反差,也招致諸多責難,以致圈中人語:“時至今日,三大球的現狀,仍然給中國體育人帶來揮之不去的尷尬和壓力。”

近幾年的全國體育局長會上,“振興三大球”都是熱點之一。但三大球積弱不振,始終難覓良方。在世界范圍內,三大球基本都是社會化、市場化程度拔尖的項目,此類項目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國內聯賽的職業化改革為何20年間屢次跌跤,聯賽和國家隊、聯賽和青少年之間的關系該如何梳理?痛定思痛之余,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向縱深推進職業化改革了。

足球籃球並非錯走了職業化之路,種種問題反復出現的更主要原因是政企不分、管辦不分、職業化改革不徹底所致。職業聯賽的本質是給社會提供一個高水平、富有觀賞性的賽事產品,其發展應當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由市場規律主導和調節。

在這個過程中,聯賽向上成為國家隊的根基,向下成為青少年的榜樣。但在20年來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代表行政力量的管理中心和社團性質的項目協會依然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市場與行政的博弈內耗嚴重,從管理者一些違背職業聯賽規律的做法不難看出,奧運戰略與職業體育往往成為矛盾焦點,似乎難以兩全。以“職業”之名推行的聯賽,在如何看待和處理市場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中,還存在結構性的弊病,讓改革無法深化、到位,也讓聯賽被貼上了“偽職業”的標簽。

在目前的運行體系下,聯賽各方難以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由此帶來的各種短視行為、互損牆角的手段或隱或現。成功如廣州恆大者,雖然在自身俱樂部建設方面有了一些積極探索,但也難言聯賽就此能改頭換面,更不要談促成聯賽轉入良性循環。20年來,足球籃球聯賽引入的社會資本早已以億計,但健康、透明、公正的市場環境顯然不是僅靠巨額資金的涌入就能搭建而成。

值得肯定的是,在職業化的探索中,盡管還有諸多限制與阻礙,但足球聯賽在俱樂部准入機制、自由轉會制度等方面已初具國際通行的規則體系。不久前,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也表態,聯賽管辦分離正在研討中,將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不論20年累積起的是經驗還是教訓,其倒逼效應已經推動職業體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人們可以等待,但不該在等待中空耗。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08日 14 版)

聯系本文記者

陳晨曦
[留言][博客][微博]
(責編:張帆、胡雪蓉)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