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

廣州日報:全民健身更需“舉國體制”

2014年10月21日08:5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全民健身更需“舉國體制”

打造體育產業,可以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引進各種資本,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力量。通過品牌培育,形成特色。

中國政府網昨天公布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並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破除行業壁壘、掃清政策障礙。

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賦予體育產業朝陽產業地位,足見其戰略地位。體育產業一方面拉動內需、促進就業和幫助經濟轉型。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體育產業實現增加值3135.95億元,佔當年GDP的比重為0.6%,與美國體育產業年產值佔GDP的3%左右有相當大距離。將體育產業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點之一,實是應勢而為,明智之舉。另一方面,發展體育產業,促進大眾健身,滿足體育娛樂。除了富國與強民,體育還賦予一個民族健全的精神。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句標語,這句話定義了體育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扮演的角色:全民性、健身性。直至近30多年來,競技體育異軍突起,風頭蓋過全民健身,甚至為獲金牌不惜“舉國體制”。其實,就目前困境,全民健身更需要“舉國體制”。

簡政放權,理順體制。過去,舉辦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需要層層審批,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如今,審批是取消了,賽事轉播限制也放寬了,可是圍繞比賽的許多公共資源像安保、交通等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沒有放徹底。許多限制全民健身、體育產業發展的制度也還在,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讓各類體育資源“活”起來,適應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健身需求。

硬件建設,舍得投入。我國足球水平差,有人說是我們踢不起球,因為它太奢侈。話糙理不糙,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缺少運動場地,如何提高運動水平?建設一個標准足球場,除了一次性巨大成本投入,還要日常維護費用,用作全民健身的話,賬面上則是負收益。假如將地塊賣給房地產開發商,不但不用投入,還有不菲的出讓金入賬。地方舍得嗎?全民健身具有一定公益性,難以完全市場化,公共財政要有更多擔當。全民健身也不是今天才提,但我們到哪裡去健身呢?漫步城市,幾乎每個小區都見縫插針散布著一些小型健身器材,對全民健身作用有限。一些城市要求學校等運動場地對外開放,可是誰來承擔水費、電費和器材損耗費用?全民健身具有一定公益性,難以完全市場化,需要“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給公眾。

品牌培育,形成特色。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特色的體育產業。美國全面開花自不待言,日本是體育用品,韓國是健身娛樂,意大利是足球產業,瑞士是登山、滑雪……相比之下,我國體育產業仍處於發育階段,沒有真正形成特色,難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激發全民健身運動。與此同時,管理、規劃、研發、營銷等體育人才短缺問題也不可小覷。體育人才培養,政府與市場都有責任。

打造體育產業,可以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引進各種資本,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力量。開展全民健身,市場能解決的由市場提供,市場難以解決的則需要政府伸手,運用政策、土地、稅收、財政等杠杆,為其兜底。

(責編:楊磊、胡雪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