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
人民網>>體育>>正文

冰雪產業,蛋糕大的很

李 碩 鄭 軼 張伯先

2015年02月02日07: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冰雪產業,蛋糕大的很(積極申辦2022年冬奧會·3億人上冰雪有多遠③)

這個冬天,“90后”小伙兒楊赫“泡”在了滑雪場。在北京某房地產公司工作的他,隻因去了一趟河北崇禮,就徹底迷上了滑雪,“申辦冬奧會的消息傳來,公司在張家口的項目都火了。我第一次上雪就攀上高級道,還嘗試了高難度的單板,盡管摔得七葷八素,但那感覺太酷太刺激了”。

如今,像楊赫這樣的雪友、冰迷越來越多。今年元旦,不少雪場和冰場迎來客流高峰,甚至出現“下餃子”的場景。不過,冰雪市場升溫的同時,也遭遇到“成長的煩惱”。現有設施不足、產業鏈條缺失、整體規模有限,與日趨增長的冰雪需求難以匹配。“冬季項目的產業化程度比夏季項目高,一套冰球裝備、一個雪場就蘊藏著一個產業鏈,這裡面的發展空間太大了。”冬奧冠軍楊揚如是說。

裝備生意經

冰雪運動走俏帶來商機,“進口依賴症”倒逼產業發展

從去年11月開始,楊赫已經滑了七八次雪。盡管屬於“初級粉絲”,但大到雪板、雪鞋、滑雪服,小到頭盔、雪鏡、護膝護肘,楊赫可謂武裝到了牙齒。“這些裝備大多是進口貨,花了1萬多元。”不過,楊赫坦言,自己的投入在雪友中隻能算中等,很多發燒友一塊雪板就要兩三萬元,還有人儲備多塊不同類型的雪板,隻為體驗不同的滑雪感受。

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日漸風靡的冰球運動同樣“燒錢”。目前,北京擁有近百家少兒冰球俱樂部。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冰球裝備包括冰球鞋、冰球刀、護具、冰球杆等,“孩子的一套裝備最便宜也要幾千元,正式一點的差不多要近萬元”,如果要追求更專業的效果,花費還要翻番。據說,很多冰球少年的裝備甚至能和國家隊隊員媲美。

冬季項目具有一定門檻,從服裝器材到場地設施,均依托於資金投入和消費能力。很長一段時間,高昂的運動成本限制了項目普及,我國冰雪產業的規模和質量也停滯不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冬季項目,冰雪市場的商機隨之顯現。據意大利頂級雙板品牌Nordica中國區總經理鮑國林介紹,去年該品牌在國內銷售了超過一萬套滑雪板,比2013年的銷售量增長了約20%。

然而,面對這塊市場蛋糕,“進口依賴症”卻困擾著國內冰雪產業。“目前國內制作專業滑雪板、滑雪服的工廠非常少,這是產業鏈上的一個缺失。”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任洪國說。像越野滑雪、冬季兩項這樣的項目,一位常年帶隊的滑雪教練坦言,“除了隊員是國產的,剩下的裝備和設施全靠進口。”產業的發展,需要參與人數達到一定規模,如今民間“冰雪熱”的興起,給了本土冰雪企業借勢崛起的契機。

冬奧“三冠王”王濛在轉型從商后,第一個項目就瞄准冰雪裝備。“一期主要以服裝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主,二期自主研發並生產冰刀、冰鞋等體育器材。”在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步行街,王濛指著自己品牌旗艦店的連身滑雪服說:“這些已經銷往國外了。”

“中國品牌開拓冰雪服裝市場的難度並不大,但冰雪器材又另當別論,目前基本被歐洲和美國的幾大品牌壟斷。”鮑國林認為,受限於專業性和科技含量,中國品牌想要在器材市場上分一杯羹難度不小,“畢竟,我們缺乏的冰雪基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植出來的。”

場館轉型記

偏重競技的老思路落伍,大眾健身呼喚多元服務

在滑雪圈有句戲言,不到亞布力(滑雪場)非好漢。這座位於黑龍江省的滑雪場,被視為中國冰雪運動的“金字招牌”,大部分場地經過國際雪聯專業認証。不過,經過30多年的發展,亞布力滑雪場意識到:冰雪市場的競爭時代已經到來,不能再吃老本了。

“以前的亞布力滑雪場側重於競技,索道、賓館等建設完全為比賽和專業隊訓練服務,對大眾健身需求比較忽視,后續經營和市場開發有些脫節。”亞布力滑雪場場長周軼雲說,現在全國有五六百家雪場,投資規模和客戶資源日趨上漲。亞布力滑雪場雖然自然條件出眾,但在布局、設施和配套服務上,顯然沒跟上步伐。

從1997年算起,亞布力滑雪場累計接待游客200萬人次,但“創收情況並不樂觀”。隨著“3億人上冰雪”目標的拉動,從純競技向群眾健身轉型,已成為冰雪產業大勢所趨。“世界各國的滑雪協會都致力於提升冰雪人口,滑雪場不能停留在打價格戰的低層次,必須盡快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如何設計雪道、如何規劃設施,都要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先。”周軼雲表示。

去年年底,亞布力實現了“三山聯網”。區域內3家滑雪場整合后,游客買一張門票,就能在不同風格、難度的雪道間自由穿越。“以前大家各自為政,甚至惡性競爭,改革后把設備、人才整合起來,既可以減少資金投入和資源浪費,又能滿足游客的不同口味。”周軼雲估算,“三山聯網”使亞布力滑雪場的客流量增長了30%。

相比於雪場,城市中的冰場離百姓更近。目前,很多商業項目為吸引人流,配套了室內冰場,一年四季對社會開放。“冰場的運營開銷不小,如果沒有良好的商業支撐,基本做不下來。南方冰場沒有東北這種專業訓練,平時白天的空置率較高。”在楊揚看來,商業冰場目前缺乏專業和多元化的服務,“場館可以做俱樂部培訓、承辦賽事、租賃場地、廣告拍攝,市場潛力非常大,現在還沒能充分利用”。

產業發展觀

冰雪運動為媒介搭建復合型產業,復制達沃斯式“白色經濟”

從北京通往崇禮的高速公路上,“東方達沃斯”的廣告牌隨處可見。在“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的藍圖中,崇禮這個依賴滑雪產業興起的小縣城成為一個顯眼的坐標。

瑞士小鎮達沃斯,無疑是崇禮的標杆。作為歐洲知名的旅游勝地,達沃斯在19世紀末建起歐洲最大的天然冰場,阿爾卑斯山優良的降雪條件,又讓這裡擁有了歐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場。隨著眾多國際級冰雪賽事在此落戶,冰雪運動的火爆帶動了餐飲、旅游、度假、會議等多項產業。如今,每年在達沃斯舉辦的各種規模的國際會議多達幾百個,創造了該地40%的GDP。而這一切都源自冰雪。

對崇禮而言,達沃斯的產業發展模式完全可以借鑒。目前,崇禮縣總人口隻有12.6萬,而受益於滑雪產業的就業人數就有1.3萬。據統計,雪場建設服務人員、周邊旅館農家樂、交通支持和其他旅游項目為主的第三產業,已經支撐起崇禮GDP的20%。

不過,要催生達沃斯式的“白色經濟”,僅靠冬季滑雪還不夠。專家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是交通、環境和產業,一旦進入冬奧會的軌道,崇禮乃至張家口地區將實現產業結構、城市品牌的全面升級。如何以冰雪運動為媒介搭建復合型產業,是挖掘崇禮冰雪富礦的關鍵。“崇禮的目標是要成為中國滑雪產業基地、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基地、中國文學藝術創作和作品交易基地以及產業融合基地。”崇禮縣縣長白銀海如此描繪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02日 15 版)

(責編:賀迎春、熊旭)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