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裡,如何打通(體壇聚焦)

——寫在體育產業蓄勢待發之際·政策篇

本報記者 鄭 軼 李 碩

2015年04月10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對浙江跑友而言,如今想多跑幾個馬拉鬆,完全不必長途奔波轉場。僅在4、5月,浙江省內就有寧波、義烏等6項馬拉鬆賽事。地方辦賽的增量,很大程度源自准入門檻的降低——今年年初,中國田徑協會全面取消賽事審批,改為注冊制,讓不少之前觀望的民間力量邁出了辦賽的第一步。

  中國田徑協會的改變,可謂當前體育產業環境變革的一個縮影。去年10月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系列政策鬆綁與市場開放的舉措,讓整個體育產業發展的動力大增,新一輪民間體育投資正在涌動。面對如此利好的形勢,如何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裡”,成為體育產業跨越式發展的緊迫命題。

  辦賽環境優化,但配套細則還要跟上

  在自行車運動圈,千森體育辦的越野賽名氣不小。這家民營企業目前運營著七八項賽事,幾年堅持下來終於“不賠錢了”。“以前辦體育就像戴著金箍,繞不開的行政之手,壓抑著不少企業的辦賽動力。”千森體育董事長宋立山深有感觸。

  不合理的審批制,被視為辦賽鏈條上最大的人為設障,這也是現在鬆綁體育產業的突破口。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賽事審批改革從去年年底啟動,取消審批范圍已不限於《意見》中提到的群眾性和商業性兩類體育賽事,還包括部分公益性賽事。與之同步,備受詬病的協會收取審批費也被明令禁止。這些整改舉措,正從國家體育總局擴展到各單項協會。

  按照現有政策,辦賽基本向社會放開,但實際操作卻面臨新障礙。在我國,體育賽事為屬地管理,往往牽涉公安、消防、衛生等多個地方部門。以前辦賽者靠批文與當地政府對接﹔取消審批后,可能面臨溝通成本高、接口渠道不暢等難題。北京體壇華奧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驪華坦言:“沒有國家體育總局的批文,地方有關部門有顧慮,企業辦賽可能遇到更大阻力。如果沒有細則性的配套政策,一些民間組織新辦的賽事很難生存。”

  另一重困難,來自於管理。辦賽門檻降低后可能產生的市場混亂令人擔憂。盡管國家體育總局強調各單項協會要加強對賽事的事中與事后監管,但長期重審批、輕管理的行政慣性,讓不再是“主辦方”的體育部門一時難以適應。“現在各省區市自行組織的各類自行車賽多達上千個,有些地方不按規則辦賽,不同級別的比賽怎麼管,我們也在梳理和探索。”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說。

  在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司長劉國永看來,體育部門尤其是各協會要盡快進行角色轉換,在體育社會組織不成熟的情況下,為民間力量提供指導和服務。“比如制訂競賽安全手冊、對社會組織牽頭人進行培訓等,體育部門提供賽事服務時更要明碼標價”。

  投資環境看漲,但產出效益仍有風險

  以13億人的潛在需求衡量,體育產業總規模5萬億元的目標並不夸張。長期以來,我國體育產業的投資效益非常有限,《意見》提出一系列優惠政策,無疑是做大產業盤子的一針“強心劑”。

  不過,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易劍東認為,如果產業政策隻有倡導性,並非強制地方執行,可能會增加落地難度。“北京去年5月出台了特殊行業用水價格的規定,滑雪場用水也被納入,執行每噸160元的標准。《意見》鼓勵發展冰雪運動的精神,顯然與這個規定有沖突。產業政策應設立強制性條款,具體到操作細節,並盡可能兼顧地方的實際需求。”

  智美體育是廣州馬拉鬆的賽事運營公司,有關部門突然提高安保、餐飲衛生級別,讓智美體育總經理宋鴻飛頭疼不已,“要求賽道全程加配硬隔離帶,供餐標准達到A級資質。政策隨意性大,導致賽事成本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對民間企業來說,穩定的政策環境才能增強辦體育賽事的信心,“最怕沒有統一標准, 變來變去”。

  激活體育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意見》涉及稅費價格、規劃布局與土地等政策,背后必然有部門博弈、資源讓渡和權益轉移。“部門協同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不能只是開個聯席會議。體育部門要督導各級政府出台相關辦法,為社會力量提供必要的條件。”劉國永表示,未來跨界整合和融合發展是大趨勢,多部門協作、共商、融合將成為新常態。

  前籃球國手姚明日前對媒體直言,實現體育產業總規模5萬億元的目標,不應靠建設更多的“鳥巢”。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出現“倒挂”,處於下游的體育用品業佔到七成。“在體育產業中,最核心的資源一是競賽業,二是健身業。但現有政策和市場尚不完善,健身俱樂部一批批‘死掉’。如今民間資本有很大熱情,但要合理引導,避免盲目投資的風險。”易劍東表示,在日本、韓國都有體育振興法,扶持體育產業確實需要這種跨越式、非常規的政策。

  轉播市場放寬,但固化格局有待突破

  盡管贊助商隻看重CCTV5,但千森體育今年的賽事,依然選擇在樂視網免費播出。在國內,絕大多數賽事營收來自廣告贊助,票房和轉播權收入始終“瘸腿”。“電視版權的壟斷,對體育產業造成了很大傷害。如今賽事轉播市場放寬,可能增加一種新商業模式。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優質和差異化內容的付費模式一定是大勢所趨。”樂視體育首席執行官雷振劍頗有信心。

  變化已經悄然開始。日前,體奧動力體育傳播有限公司拿到了中國之隊未來4年的全媒體版權,這也是中國足協首次通過競標方式落實中國之隊賽事媒體版權歸屬。對於這一結果,有人解讀為打破壟斷之舉,央視以后也要花錢轉播比賽,意味著足球轉播權市場的變革就要來臨。但也有人並不樂觀,如何更合理競拍、更良性競爭成為改革關鍵。

  轉播權交易既是市場問題,更是政策問題。這一輪政策鬆綁,優化了市場環境,但並不意味著游戲規則的徹底顛覆。宋立山直言,國外單項協會是社團法人,由從業者、俱樂部組成,但在國內卻與國家體育總局的項目中心合二為一,把控著賽事、運動員等資源。“放權到什麼程度,關鍵看協會實體化進展,隻有剝除行政色彩,體育市場才能真正按照規律運行。同時,越有優惠政策越要警惕權力尋租。”

  營造健康市場環境,促進體育企業壯大,依托於深化體育體制改革的推進。足球項目能在轉播權開放上“試水”,與足球改革的大背景不無關聯。從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看,賽事轉播權改革可謂簡政放權在體育領域的一次集中體現。

  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幾年,政策紅利會不間斷釋放,體育產業將成為新“藍海”。而賽事版權界定、職業聯盟、電視轉播等難點,也有待體育從業者探索出新路徑。當體育產業納入經濟轉型的大框架,一個黃金發展期已經到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10日 15 版)

(責編:楊磊、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