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足球必修課讓孩子發胖少 體育老師自創教法

鄭楠

2015年05月25日08:10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小學足球必修課讓孩子發胖少 體育老師自創教法

  三年前,王洪燕赴昌平區大東流中心小學就任校長。三年來,王洪燕把足球文化播撒到了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她帶著體育老師出足球教材,用有限的經費給孩子們修建球場、買足球和隊服,挨個說服家長支持孩子踢球。王洪燕告訴記者,她只是希望孩子們能有健康的人格和體格,讓農村的孩子也能自信快樂地成長。

  足球書法都是必修課

  昌平區小湯山鎮的大赴任庄,明清時期各地中舉的人,便在這個地方等待任命,然后再到各地赴任。大東流中心小學就坐落在這裡。在學校大門口的圍牆上,“大赴任,扶大任”六個大字尤為醒目。三年前,王洪燕來到學校就職時,對這裡的歷史做了一番調查,並決定傳承這個地方的歷史寓意,“我對每一個老師和孩子說,能來到這裡的人都是肩負著祖國重任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們的自信心也會越來越高”。

  走進學校,牆壁上貼的都是老師和孩子們自己寫的書法和畫的畫兒,而比這些作品更常見的是穿著球服跑來跑去的學生。這裡的孩子基本上來自附近的幾個村子,知識面和城裡的孩子相比有些差距,為了讓他們都能有一技之長,長大后有更強的自信心,王校長特意設立了三門必修課程——足球、口琴和書法。其中,足球和書法是所有孩子都要參加的,口琴則是三至六年級的孩子學習,“這三項課程,一動一靜,另一個是藝術,我覺這是給孩子的一種財富,也是一種本事”。

  搞足球因老師們喜歡

  在王校長來之前,這所學校就有足球隊,不過只是為了參加區裡舉辦的比賽而倉促組建的。比賽結束之后,隊伍自然也就解散了。

  “來到這裡,我就想把體育在學校裡認真地搞一搞。”對於為什麼選擇足球項目,王洪燕的回答讓記者有些驚訝——是因為學校的老師都非常喜歡足球。“我們跟其他學校不太一樣,男老師特別多,要說參加足球比賽,我們老師能派出兩支隊來。所以我就在想,既然老師喜歡足球,那就讓他們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盡情發揮,能不能讓大家全都喜歡上足球呢?能不能讓孩子們也愛上足球呢?”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原因,足球就變成了這個學校的必修課。國家課程相關規定要求,一、二年級每周有四課時體育,三至六年級每周三課時。在大東流中心小學,每周的體育課中,有一課時必須要上足球。

  在聽著一個女校長頭頭是道地說著自己怎麼一股腦地投入到校園足球中時,記者突然好奇了起來,“您是原來就很喜歡足球麼?”王校長沒有什麼遮掩,很直爽地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不是很懂,“我說實話真是不懂足球,但是我一直堅信,外行人不一定能把這事做得不好,越外行人新奇感越強烈,而且也有創新”。

  教材系體育老師自創

  在大東流中心小學,每個孩子手上有三本教材,教材中從最基本的傳球運球、射門的動作指導,到每一個觸球部位的介紹,再到一些足球的小常識應有盡有。而這三本教材都是出自於學校體育老師之手。

  王校長告訴記者,現在提起編寫教材的那段過程,體育老師們還是會“頭大”。“一開始沒有理論支撐,不知道怎麼弄,所以我們請那個教研員跟我們做了好幾次,我們還上外邊去,專門搞封閉式研究。要學足球,就得了解足球到底有哪些知識,得用專業術語來上專業的課,也等於是強迫大家學習一些術語。”

  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教材的文字部分才完全弄好,不過還缺每個動作的示范圖。剛好學校招聘到了當時剛畢業的賈老師,讓賈老師當了模特把所有圖片部分完成,教材才終於可以出版。

  京華時報記者在操場碰到一名參與編寫教材的體育老師時,隨口提起了編寫教材的事情,果然像王校長所言,那名老師一臉不願回憶的表情,“咱都是搞體育的,寫點東西真挺費勁的,我們會做、會表達,但落到筆頭兒上,牽扯精力太多了。”

  孩子練球學校送加餐

  孩子們愛踢球,於是就有了“精英班”。在孩子和老師的雙向選擇之后,有80個孩子會在每天上課前下課后“一天兩練”。大東流中心小學的到校時間是早上7點半,所以上午的訓練就安排在6點50分到7點半,下午是從3點開始一直到4點半。

  開展校園足球,困難之一便是家長。在這裡也不例外,起初,家長們是反對的。“搞足球要搭建平台,需要什麼?需要隊服、足球?咱買。孩子早來家長不支持?咱給孩子提供吃的。家長不願意孩子比賽,說是會耽誤時間?咱把家長請過來,我親自跟他們說,我就不信說服不了他們。學校能夠給學生提供這樣好的學習足球的環境,也不會影響學習,那為什麼不讓孩子們學呢。”

  為了保証提早來學校練球孩子的體能,學校每天會在練球結束后給他們提供雞蛋、牛奶和面包,還有一些水果。每隔一段時間,學校還會把練球的孩子的家長給請到學校來,讓他們自己感覺孩子學完了足球以后提高的團隊精神、拼搏精神。這樣的工作開展了小兩年的時間,現在家長都特別支持。

  ■聲音

  讓孩子學會欣賞足球

  王洪燕告訴記者,盡管學校已經在開展校園足球方面有所成績,但其實她並不太在意比賽的成績,“我們的理念就是孩子可以不會踢足球,或者可以不愛足球,但是你得會欣賞足球。等到孩子們到了五六十歲的時候,因為他們從小受到熏陶,所以他們也會讓自己的兒子、孫子去欣賞足球、不排斥他們學習足球。這樣,我們的國民對足球文化的認識就大了,練足球的人漸漸地也就會多了。有些學校不敢開足球課,因為太容易出現安全問題,怕給孩子摔著了。可是你不讓孩子練足球,他摔跤是少了,但自我保護意識也差了。摔個跟頭怕什麼呢,再爬起來唄”。

  出教材、返修球場、給踢球的孩子買球買裝備,王洪燕說,雖然經費有限,但這些都是該花的錢。現在,她最希望能夠再招一個足球專業的體育老師,但是一直沒能招到,“我們現在的體育老師就是踢足球的高手。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我隻能從其他學科老師中找更喜歡足球的人,來當體育老師。”

  ■手記

  “女足姑娘”文靜優雅

  來到操場,一幫穿著球服、球襪和球鞋的小女孩在踢球,動作一板一眼很有“專業范”。賈老師告訴記者,這是班裡的體育課,並不是“精英班”的訓練課。“小姑娘都踢得這麼好嗎?”記者好奇地問。賈老師答道:“每個班都有好幾個踢得好的小姑娘,而且真是好苗子,絲毫不比男生差。”

  這時一個梳著長馬尾的大眼睛女生跑出來撿球,被記者攔了下來,“你喜歡踢球麼?”小女孩點了點頭,有點害羞。“你這麼漂亮,每天踢球晒得皮膚黑黑的,不會羨慕其他皮膚白白的女生麼?”“我覺得黑色的皮膚好看。”小女孩說。

  記者發現,在操場上踢球的女生大多數都是長發,當天剛好趕上學校的班級風採展示,剛剛還在操場上瘋跑的“女足姑娘”,轉眼就換上了公主裙,站到台上開始表演舞蹈。盡管她們還穿著足球襪和球鞋,卻一點沒有突兀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文靜、優雅。

  在採訪期間,記者隨意走進了幾個班,發現每個班裡肥胖和戴眼鏡的孩子幾乎隻有一兩個,“你看到了,我們的孩子很少有胖的和近視的,這就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每天中午,王洪燕會坐在學校門口的一塊大石頭前,等著孩子們過來和自己聊天。記者走的時候,正好有同學跑過去和王校長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讓記者突然想起了王洪燕說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每天晚上都盼著第二天早上去學校,那我就成功了。”一所學校的好與不好,是不是應該看看這所學校孩子們是不是有發自內心的笑容、有一雙不戴眼鏡清澈的雙眸,和一個可以讓他們抵擋風雨困苦的健康體魄呢?

(責編:溫靜、楊磊)

相關專題

體壇熱點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3.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