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需要咬牙,也需要智慧--走訪“飛人”蘇炳添家鄉

2015年06月05日19:56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跑,需要咬牙,也需要智慧——走訪“飛人”蘇炳添家鄉

  新華網廣州6月5日體育專電(記者魏蒙)幾天前,家鄉在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古一村的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打破了男子百米全國紀錄,成為第一個跑進10秒的中國“飛人”。回國之后,他在給一家家鄉網站作代言的視頻中用粵語說:“跑,是需要智慧的!”這大概是他的秘訣之一。

  記者近日來到他的家鄉,和他的父母、恩師交談,試圖從他們的角度拼貼出中國“飛人”成長記。

  天道酬勤

  26年前,蘇炳添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裡。他的父親蘇照華如今常穿運動服,工作是給一家企業守夜,他以天天都能喝上阿添買來的好茶為樂。他的母親衣著朴素,以幫鄰居帶孩子來補貼家用,記者見到時,她正抱著個孩子。剛從武警部隊退役的弟弟,去了村委會做臨時工……

  “我們家家境很一般。阿添上初中時個頭很小,隻有1米5左右,但愛好運動,一直很乖,在鎮裡讀書時,他放學后總是搶著做家務,會燒飯,炒雞蛋。”他母親說。

  11年前,蘇炳添從中山古鎮初級中學進入中山市體校。能被體校選中,是因為他有超強的瞬間爆發力和彈跳力。這使他在15歲時便以11秒72的成績獲中山市中學生田徑比賽100米跑的第一名。之后一絲不苟的艱苦訓練,使他狀態越來越好:2011年在安徽合肥一戰成名,以10秒16的成績打破了塵封13年之久的10秒17的全國紀錄,成為了中國“飛人”。隨后的近兩年裡,他一直稱霸中國男子百米跑道。

  曾是專業短跑運動員的蔡健發是蘇炳添的表哥,他說,“在11個表兄弟裡,有6個曾經是田徑運動員,這可能跟家族的基因有一定的關系”。

  蘇照華說,體校的訓練很枯燥,阿添曾想退學﹔幾年前,他遇到了成績上不去的瓶頸,也想過退役……“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訓練,很苦,很枯燥﹔特別是幾次遭遇肌肉拉傷,給他不少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雖然他很少對家人說訓練時的辛苦和比賽上的壓力,但他的堅持,讓我們看到他總在不斷戰勝自己。”蘇照華說。

   4個恩師

  蘇炳添的家,是一棟當地常見的三層小樓。二樓是家人看電視、喝茶聊天的場所。牆壁上挂著的照片,都是蘇炳添的。不過,隻有一張是他穿著運動服的單人照,其他的都是他和隊友或家鄉人的合影。遺憾的是,這些照片沒有一張來自賽場,盡管他在跑道上創造了很多值得紀念的瞬間。

  在蘇炳添的運動生涯中,有4個對他成長很有幫助的老師:在初一時發現他才能的體育老師楊永強,把他招進中山市體校的田徑教練寧德寶,本身就是中國短跑名宿的國家隊教練袁國強,在美國教他出發時先出左腳新技術的外籍教練。

  這些天,楊永強、寧德寶、袁國強,也成了媒體聚焦的對象。仍在古鎮的楊永強這樣評價阿添:“他跑起來充滿殺氣,抗壓能力過硬,爆發力出類拔萃。”

  古鎮宣傳辦主任區錦輝則認為,阿添算是繼承了袁國強的衣缽。“37年前,袁國強代表廣東隊以10秒61的成績創造了中國電子計時時代的第一個全國紀錄。此后他又兩次刷新自己的全國紀錄。去年年底,在美國冬訓期間,袁國強和外籍教練幫助蘇炳添進行了成效明顯的技術改造——出發先出左腳。”

  近年來,蘇炳添多次到美國冬訓,從起跑到沖刺,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術。這也許就是他所說的,“跑,是需要智慧的!”

   蓄勢待發

  直到6月4日,蘇照華還不知道兒子已經回國。“阿添兩個月前回了一次家。下一次回家會在10月份。但他每次回家基本上都待不到24小時。”他說。

  蘇照華理解兒子的忙碌,他知道阿添已進入了新的奧運備戰期,他不但要參加北京世錦賽,還將參加在裡約的奧運會。

  雖然兒子在中國短跑界已經是創造歷史的腕兒,但蘇照華希望他能以平常心對待這次成功,“高手那麼多,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為國爭光”。而他們自己的日子,也照舊那麼過著。

  蘇炳添理解父母的苦心,他在微博中寫道:“在好運的時候把握住,努力(沖)上去。運氣差的時候咬緊牙,努力(撐)過去。”

  在接受家鄉電視台採訪時,他說:“我就是要繼續挑戰紀錄,挑戰極限。希望在8月份的北京田徑世錦賽上,可以跑出更好的成績。”

(責編:溫靜、楊磊)

體壇熱點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 便民早餐暖胃又暖心(人民眼·人民城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