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體育專電(馬鑫)北美冰球職業聯賽(NHL)一年一度的選秀大會即將於本月27日開始,和往年不同的是在千人參加的巨大秀場中,第一次將出現中國面孔——來自北京的18歲小伙宋安東。
從冰球運動不發達的中國到冰球傳統強國加拿大,再到NHL的選秀大會,求學之路的時空交錯帶來的震動不光影響著宋安東和他的家人,也在影響著每一個參與冰球運動的孩子的家庭,影響著中國冰球基礎培訓體系。
每個家庭讓孩子練上冰球的原因都各有不同,宋安東也不例外。
2002年底,不到6歲的宋安東咽喉經常發炎,醫生建議他多呼吸涼空氣,就這樣宋安東的爸爸媽媽決定把他帶到冰場上,一方面醫治喉炎,一方面讓他參加一項體育運動。至於為什麼沒有選擇同樣是冰上的花樣滑冰,爸爸的解釋是:宋安東喜歡那身酷酷的裝備。一個簡單的想法,一次機緣巧合,讓宋安東和他的家庭延續了至今已經13年的情感經歷,而且,這種經歷還在繼續。
啟蒙
21世紀初,當時北京從事冰球訓練的青少年注冊人員隻有不到200人,宋安東就是其中之一,而他這個年齡段的隻有不到30人。宋安東的爸爸說,孩子接觸冰球之初,並沒有想到之后冰球會陪伴他這麼長的時間,作為一種課外活動和興趣愛好來“玩兒”的冰球是點滴滲透進這個家庭的。2003年的冬天,練了滑行剛剛半年的宋安東跟隨球隊到哈爾濱參加了少兒冰球邀請賽,在和東北幾個少年隊的幾場比賽中,北京來的球隊居然“贏”了一場,這讓抱著全輸心態參賽的家長們一下子來了勁兒,回到北京,宋安東爸爸媽媽便給孩子找了北京幾乎所有的專業教練,姚乃峰、黃濤、傅雷,這些來自冰球傳統地域的教練員成為宋安東的領路人。
從哈爾濱回北京之后的一段時間裡,宋安東每周3、4次的上冰訓練時間保証了他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在隊內比賽中逐漸顯現出來。半年之后在北京國貿進行的少兒國際邀請賽裡,宋安東作為中鋒獲得了最佳射手的稱號。場上飛馳、進球、榮譽、獎杯這一切的到來,讓7歲的宋安東徹底愛上了冰球——對於孩子們來說,這種能夠感知的成就感是那麼的強烈!
2005年底,已經練了兩年的宋安東做為副隊長跟隨北京龍隊參加了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的貝爾杯首都杯邀請賽,這次國際參賽讓隨隊前往的家長們大開眼界。這項有全球500多支球隊參賽的少年兒童冰球比賽有著極其細致的分級,他們還因為參賽球隊數量多創下吉尼斯紀錄!加拿大良好的冰球氛圍、系統的培訓體制、完善的聯賽機制給家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加拿大回國之后為參加當年5月在香港舉辦的少年冰球邀請賽,爸爸和幾個在國貿冰場打球的隊員家長商量,成立球隊,命名“虎仔”以后多打比賽,帶孩子們長見識。2006年初,在國貿舉行的“家長會”催生了之后名揚海外的“虎仔”隊,也誕生了中國第一批少年留洋冰球運動員。
現在在北京五彩城威龍隊執教的傅雷,當時作為“虎仔”隊的主教練帶著宋安東、英如鏑(英達之子)、鐘暐、李歐、柳子聰等20來個球員開始一邊訓練一邊參加各種比賽,在和香港、東南亞的球隊交手的過程中,虎仔隊幾乎無往不勝,傅雷笑稱當時虎仔隊的外號叫做“東方不敗”。為了讓孩子們不被勝利“沖昏頭腦”,讓他們“嘗嘗失敗的滋味”,2006年8月,虎仔隊決定參加渥太華的貝爾首都杯的比賽。這項歷史悠久的少年冰球邀請賽按照年齡段再分為競技組的“AAA”、“AA”、“A”三個級別,都是俱樂部建制的選拔隊,還有社區建制的“HOUSE A”、“HOUSE B”兩個級別,這樣的分級更好的區分了孩子訓練的階段、水平,即參加比賽又不會帶來功利的壓力。經過考慮,虎仔隊參加了HOUSE A級別的比賽,在他們看來北美、歐洲的這個級別的比賽已經比虎仔隊水平高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代表虎仔隊參賽的11個小球員愣是打了個冠軍!這一下子,讓以冰球為傲的加拿大人深感意外,渥太華當地的報紙當年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個消息,讓他們感覺不可思議的是,虎仔隊來自並沒有冰球傳統的中國北京,而且在北京這個年齡段打冰球的孩子隻有30人。這個好成績讓所有帶孩子參賽的家長們為之欣喜,渥太華濃烈的冰球氛圍更讓他們為之瘋狂,爸爸說當時的感覺就像是“重活了一遍”。欣喜之余家長們也看到了國內與北美冰球水平的差距,回國之后,很多家長懷著對冰球國度的向往,開始繼續“重活”。2007年,宋安東、英如鏑、鐘暐、李歐、柳子聰等這些虎仔隊的中堅力量相繼離開前往加拿大、美國留學,繼續自己的冰球夢想。
逐夢
宋安東有個小他4歲的弟弟叫宋正中,小家伙從兩歲開始陪著哥哥在北京的冰場上訓練,宋正中的俄文名字叫阿廖沙,這個可愛的孩子在北京冰球圈裡特別招人喜歡,兩歲開始在冰上蹣跚學步的他,在北京的時候並沒有在冰球上“拜師學藝”,反而他倒成為哥哥球隊的“幸運星”,每次宋安東他們上場比賽前,都會讓阿廖沙大喊一聲,以示鼓勵,像極了NHL球隊更衣室裡的出征儀式。2007年,6歲阿廖沙和哥哥、媽媽一起奔赴加拿大多倫多,開始了不一樣的冰球生活。
10歲宋安東在多倫多加入的俱樂部叫奧克維爾游騎兵隊,和紐約游騎兵同名但是不同歸屬。宋安東在這支隊伍的“AAA”級別訓練。北美的青少年冰球分級制度嚴格,從6歲開始,每年球隊都會有TRY OUT,類似於我們所說的選拔淘汰制度,在加拿大5年的時間裡,宋安東所在的組別裡每年都有大批人員的調整,到宋安東15歲的時候,他10歲入隊時的隊友算上他一共隻剩下3人。
和很多出國留學的孩子一樣,到多倫多的第一年,宋安東在語言上、生活習慣上都遇到了不適應的地方,而更讓他不適應的是北美高對抗和高速度的冰球,他隻有通過訓練和比賽修正滑行、學習戰術、提高體能,這個適應的時間貫穿了整整5年的加拿大生活。爸爸回憶,到加拿大的第一年,全家都在適應那裡的生活和訓練節奏,適應加拿大的冰球文化。從加拿大的冰球教練那裡他們了解到,加拿大孩子們14歲之前,冰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項被孩子們喜歡玩兒的普及運動,和專業、職業沒有一點兒關系,而14歲到16歲是由少年冰球向青年冰球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關鍵。宋安東剛到多倫多的時候身高排在全隊第四,而在13歲的時候,發育更快的北美少年已經遠遠的拉開差距,宋安東隻能排在全隊倒數第二了,這個過程堅持兩個字變得至關重要。這個過程裡家人也在適應著對於冰球態度的轉變——在北京冰場上對於勝負的看重變得不那麼重要,比賽在結束之后就已經成為過去式,賽場上孩子水平的起起落落要能接受,更注重每個階段孩子自己的進步,這一切的一切還是那兩個字——堅持。
在來到加拿大的第二年,宋安東跟隨奧克維爾游騎兵隊殺進安大略省的聯盟總決賽並獲得冠軍,宋安東也在比賽中獲得了單場MVP的稱號。2011年,14歲宋安東接受了學習冰球以來最大的考驗——改位置。游騎兵隊的后衛教練發現習慣了中鋒和邊鋒位置的宋安東在視野上比其他球員開闊,尤其在傳球的時候,宋安東總是能夠找到別人沒有發現的通道。接著教練把這個想法和宋安東說了,宋安東也接受了安排。改為后衛的第一場比賽是每年一次在魁北克舉辦的15歲年齡組全球冰球少年邀請賽上,這個被譽為“比賽期間,每個街上走的參賽隊員都有可能成為明日之星”的比賽裡,第一節比賽第一分鐘,還沒有來得及適應,宋安東鎮守的后防線就丟了球。讓人想不到的是,宋安東並沒有埋怨也沒有因為放棄邊鋒的位置感到后悔,而是相信教練,逐步適應新位置。傅雷說,在他帶宋安東的4年時間裡,這孩子就表現出了頭腦靈活、臨場適應能力強的特點,所以改位置對於14歲的宋安東來說只是時間的問題。
付出
宋安東的弟弟阿廖沙在到多倫多之后開始接受正規的冰球訓練,從6歲開始加盟AAA球隊至今,水平穩步提升。兩個孩子同時參加AAA冰球隊,再加上日常的文化學習,孩子們在用堅強的毅力去付出,而真正考驗的更是家長的耐心和堅持。
在多倫多的五年時間裡,宋安東的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學習、訓練,父親在每年賽季忙碌的時候就成為了“空中飛人”,北京-多倫多的兩地跑。用爸爸的話說,如果你的孩子選擇了北美的冰球道路,一位家長的全部投入是必須的。兄弟兩人都在加拿大打球的五年時間裡,單是帶著孩子們訓練和比賽,安東媽媽就開車跑了超過30萬公裡。每年8月底到來年4月初的賽季裡,兩個孩子分別有每周兩場比賽,三、四次冰上訓練、三次陸地訓練,還不包括為了提高水平的加練。一個賽季裡,兄弟兩各自要打58場聯盟的比賽,如果再加上每月要參加的各種邀請賽,一個賽季最多的時候要有86場,要知道這些比賽並不是在一地進行的,有的時候主客場比賽往返就需要4個多小時的車程,媽媽的車上水、食品、冰球裝備、毛毯已經是常備的東西。整個賽季,作為家長最為興奮的是8月份賽季剛開始的時候,這是一個沉浸在長大了一歲的球隊伙伴歸隊帶來的快樂和伴隨著比賽輸贏的痛苦的階段,而在度過四個月后的第二年一月,所有的家長——是所有的家長都在開始倒數比賽場次和賽季時間,二月份則進入最疲憊階段,三月份迎接勝利的曙光,過完四月家長們才長舒一口氣,迎接難得的四個月有陽光的假期。在北美,一名冰球運動員的培養,考驗的不光是孩子的成長,而是整個家庭的承受能力,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
時間和精力成本的消耗遠遠超過物質消耗帶來的壓力。幸好,宋安東和他的家人挺過來了。
再有就是孩子們執著的付出帶來的傷病時刻揪著父母的心。今年已經14歲的弟弟宋正中參加比賽時,因為速度快、作風勇猛,媽媽已經不敢看了﹔而宋安東更是在12歲時鎖骨骨裂、14歲時小腿骨裂,回國參加18歲以下國家隊前,比賽中被惡意犯規撞得膝蓋骨外翻,這些訓練比賽過程中的意外,都在摧殘著母親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神經,因為每一位母親對於孩子的第一選擇就是健康。爸爸說,北美的冰球比賽,救護車是常備的,場上沖撞之后暈厥的情況經常見到,逐漸的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了。在加拿大的5年時間裡,宋安東和弟弟對冰球的執著在他們居住的小鎮上是非常出名的,而爸爸說那是因為加拿大人尊重和敬佩對孩子付出全部愛的家長!
2012年,宋安東希望未來到美國讀大學,所以全家的中心開始向美國轉移。憑借出色的冰球水平,宋安東被新澤西著名的私校勞倫斯維爾相中,以保証充足的上場比賽時間為邀請加入校隊,之后被任命為副隊長。
在2014-2015賽季,宋安東以出色的表現榮膺新澤西最佳后衛得到了大學球隊和職業球隊球探的注意,2015-2016賽季他將加入美國著名的私校菲利普斯安多夫高中校隊,正式加盟了新英格蘭地區的私校冰球聯盟。
雖然身在海外,宋安東從15歲開始也經常回國征戰。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隨北京隊參加全國少年冰球錦標賽,並在2015年的全國A組錦標賽中幫助球隊獲得冠軍,因為出色的表現他連續兩年得到中國冰球協會的征召,代表中國國家少年隊參加了世界冰球錦標賽18歲以下(U18)組的比賽。在2015年塞爾維亞世錦賽中,宋安東出任隊長,並在和羅馬尼亞的比賽中獲得最佳球員的稱號。
冰球教練傅雷說,對於宋安東來說,走到今天無疑是成功的。這個原本較為窄眾的集體項目,依靠專業體制還不足以擴大普及的程度,家庭體育模式的嘗試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冰球的基礎培訓的補充。
這個開始邁出的一步,不僅僅是投入的營收,更是付出的回報。
在冰球基礎尚處在薄弱期的中國,宋安東和家人的堅持給很多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的家庭趟出了一條路,這條路上雖然有歡聲笑語卻也坎坷不斷﹔面對愛好和未來職業選擇之間可能存在的種種不確定性,拿什麼去保留堅強的心?北冰南移在推進,冰球人口有怎樣從種種現象真正成為中國冰球的決定力量?從宋安東經歷的故事中,我們能找到一些答案,但,不是全部。
截至目前,北京市冰協注冊運動員共計2123人。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