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將“以體育人”落到實處

鐘文

2015年07月02日07: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前,評價一所學校是否足夠好,校園中的體育場地乃至場館一定是諸多硬件標准中不可或缺的選項。

一所學校是否要有操場?這是毋庸置疑的﹔一所學校是否要有場館?這一問題雖需具體分析,但有總比沒有好。

在學校體育並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其作用也遠沒有充分發揮的背景下,一所學校有沒有場地和場館,有什麼樣的場地和場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體育在這所學校的教學中佔據的位置。

其實,相比於體育設施、場地、場館的有無與多寡,調動興趣、滿足需求、達成“以體育人”的目標無疑更為重要。令人惋惜的是,各級各類學校中能夠做到以學生興趣為導向、以滿足學生需求為動力開展學校體育的實在是少而又少。更多時候,學校體育等同於千篇一律的體育課,等同於圍著體育考試的指揮棒打轉轉。

至於體育與教育的生硬關系,更是多年來一直為人詬病的話題。在教育的范疇內,體育並沒有被視作教育的資源和手段,最多只是在充當為教育工作錦上添花的道具﹔而在體育的話語體系中,學校體育的價值一直沒有被正確估量,非但學校體育通往職業體育的渠道不夠通暢,就連學校體育的拔尖人才想要參與國內外高水平賽事也是困難重重。

應該說,學校體育的困境,受到硬件條件與發展理念的雙重制約,而其根源則在於體育的育人功能被漠視。遵循“以體育人”的思路發展學校體育,便不會有體育與教育的人為割裂,也不會有學校培養不出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的誤判。而將以育人為目的的學校體育納入教育與體育的整體發展規劃,何愁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勢頭得不到遏制,又何愁體育強國夢的實現沒有堅實保障?

伴隨校園足球在校園中鋪展開來,學校、家庭、社會對足球與體育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這是一種潮流,更是一個契機,相信沉寂多年的學校體育定會順應潮流走出新路,抓住機遇展示風採。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02日 16 版)

(責編:魏艷、馬麗)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