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韓國光州7月2日體育專電(記者鄭直 劉陽)中國女排在韓國光州大運會上3:1擊敗東道主韓國隊取得開門紅,楊昊也在賽后舒展了眉頭。不過這位女排“黃金一代”的主攻手已經不是場上拼殺的球員,而是這支年輕的大學生女排的教練。
參加2015年光州大運會的這支隊伍以2013-2014賽季的全國大學生聯賽冠軍北航女排為班底,並吸收了北體大與浙大的球員。北航女排主教練楊昊則順理成章地成為球隊主帥。“我是在2010年擔任的助理教練,2011年去美國學習了半年回來接手了主教練。”楊昊說,“北航的排球是傳統項目,男女校隊都名列前茅,排球氛圍特別好。”
和她們出自大連體校的主教練不同,北航女排的球員們多數是從普通高中走出來的,她們面對的也不是每天至少六個小時的訓練,而是大學課程與至多三個小時的訓練的結合。
“她們還要完成學業,研究生時還要跟其他學生一起上課。我不會安排那麼多訓練。”楊昊說,“我們的二傳林憶,學習特別好,在北航這麼高水平的學校,她本科就是優秀學生,研究生也是優秀學生,還能交換去日本學習,學習相當不錯,打球也挺聰明的。”
在楊昊看來,此次大體協派出純粹的學生軍參賽,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而對陣東道主3:1的勝利也讓人們堅定了對“體教結合”這一模式的信心。即便是在國內,這些學生軍的水平也讓許多職業俱樂部拋出了橄欖枝。
“像北京、雲南、包括福建等很多球隊都對趙娜、任凱懿她們表示了興趣,”楊昊說。而對於弟子們的選擇,楊昊表示“看她們自己”,“如果喜歡打排球,她們可以等到大學畢業了又拿到文憑又學到知識,再去專業隊打球也不晚,我是注重讓她們盡量避免運動傷病,如果身體保持得好,又願意打排球的話,畢業還可以打職業隊。”
和許多大學隊伍一樣,北航女排也在全國大學生聯賽與甲B聯賽“雙線作戰”,對此楊昊表示:“我認為一是提高隊員自身的水平,去感受國內的聯賽,再一個是增強排球在國內的群眾基礎。”
對於排球的推廣,楊昊認為近幾年要比以前好一些,所以高水平的球隊越來越多,競爭也比以前激烈,但女排的群眾基礎仍然不強。全國盡管有數十所高校已經擁有了高水平的運動隊,但跟美國比還是差了很多。
“美國沒有專業隊,沒有州隊,大學畢業后就開始打職業聯賽,水平高的呢就被選進國家隊。”楊昊的語氣帶著一些羨慕,“保守估計美國大概有三百多個大學有排球隊吧。”
球員時期是見証中國排球輝煌的一代,退役后又擔任校園排球的教練,如今的楊昊對於排球運動的推廣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希望能多宣傳大學的球隊,提高榮譽感,現在球隊就算拿了全國冠軍,報道得也很少,回到學校也沒有自豪感,也沒有體現出自我價值,沒有讓她們覺得這是比較光榮的。不像在美國一樣,人家覺得‘我是校隊的,我特別牛’。特別是她們要兼顧學習、訓練和比賽,所以說應該多宣傳一些,”楊昊說。
“女排是傳統強項,但本來群眾基礎就不多,大家喜歡看,但是打得很少,如果大學能宣傳出來,能提高我們國家排球的群眾基礎,”楊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