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女排。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昨天結束,最后一戰,中國女排0:3不敵美國,排名第四。雖然最終僅名列第四,但這對於全替補陣容出戰的中國女排而言,已經是個非常不錯的成績。更加可喜的是,此次總決賽上,劉晏含、王雲璐、王夢潔、鄭益昕等年輕小將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在郎平2013年4月走馬上任之前,中國女排呈現青黃不接的局面,但自從郎平接手之后,中國女排每年都會有優秀新人不斷冒頭,甚至大有井噴的勢頭,其背后的緣由值得探究。
揚子晚報記者 殷小平
郎平運氣好? 女排每年都有新人冒頭
2013年4月25日,郎平出山,此時正是中國女排低迷之時。當時中國女排世界排名僅列第五位。當時的中國女排不再是“無敵之師”,女排隊員青黃不接,中生代球員傷病不斷,更為殘酷的是后備人才不足。
當時,很多人對郎平也持懷疑態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樣的爛攤子,郎平難道有回天之術?但郎平“運氣”就是這麼好,在她上任之后,中國女排每年都不斷有“天才少女”不斷涌現。
第一個被郎平發掘的便是朱婷。2013年,還只是國青女排主力的朱婷被郎平“破格”提拔進入中國女排一隊,並迅速成為首發主攻。2014年朱婷全面爆發,從國家隊的“小菜鳥”一躍成為不可或缺的骨干。2014年女排世錦賽上,朱婷以77次扣球得分、2次攔網得分和3次發球得分,共82分總得分的成績力壓世界各路高手,榮膺世錦賽得分王,而那時的她才不過20歲。
2014年,郎平“得寸進尺”,又將年僅17歲的小將袁心玥招入國家隊,這位身高近兩米的年輕副攻在2014年意大利世錦賽上一鳴驚人:半決賽打意大利之前,老將徐雲麗受傷,袁心玥被郎平委以重任,首發出場。沒想到這場比賽,袁心玥成為奇兵,她在場上的表現,絲毫沒有菜鳥的痕跡,反倒展現出老練成熟的一面。整場比賽,袁心玥17次進攻就拿到11分,16次攔網貢獻5分,發球也制造了很大威脅,全場拿下16分之多僅次於朱婷。
除了朱婷、袁心玥,張常寧、林莉、丁霞、劉晏含、鄭益昕、王夢潔等新人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
人才為何如井噴? 女排大國家隊戰略奏效
中國女排緣何一夜之間涌現出朱婷、袁心玥、張常寧等希望之星?因為,郎平是“巧婦”,她破解了中國女排“無米之炊”的困局!郎平的點穴手就是——大國家隊戰略。
大國家隊戰略是國際上很多國家隊的作法,但是一直以來離中國女排甚遠。“五連冠”時的經驗一度讓中國女排覺得,亞洲隊伍的優勢在於長期集訓形成的高度默契,認為國家隊球員不宜多而宜精,需要長期訓練配合。多少年來我們一直都是六七個主力隊員打球,替補能上場比賽的機會很少,主力替補差距非常之大。
郎平回歸后,面對“無米之炊”的窘境,首先就是大面積選將,幾乎將中國排壇所有有能力、有特點、有潛力的老將及新秀“翻騰”了個遍。2013年,本著考察更多球員的目的,郎平先后組織四期集訓,調動隊員超過30人,並由此提出了“大國家隊”的構想,並得到了排管中心的鼎力支持。
2014年,郎平給出的大名單多達27人,九十月間世錦賽和亞洲杯亞運會雙線作戰,中國女排能派出兩支水平不俗的球隊參賽,都很好的完成比賽任務,也是大國家隊理念的成功。
2015年,世界杯年,郎平仍然給出了26人的集訓名單,第一期北京集訓,參加人數多達22人,史無前例。在聯賽中表現出色的年輕球員幾乎都獲得了到國家隊一試身手的機會。
大國家隊的理念給了更多年輕球員機會,比如1996年12月出生的袁心玥,在被郎平招入國家隊之前,還是國家少年隊隊員,得益於郎平的大國家隊的理念,袁心玥有機會到國家隊走一遭,而這成了她2014年直升機般進步的重要基石。
大國家隊制,既讓更多新人積累了比賽經驗,也給了教練更多了解她們的機會。隊員平時訓練積極性提高了,而那些成熟但是有傷病的老隊員也有充分時間休整,國家隊的用人更充裕了。
郎平有啥魔力? 選材和用人不拘一格
“大國家隊戰略”不稀奇,“大國家隊”也不是大雜燴,什麼人都弄過來,那樣隻會混亂一團。怎麼將“大國家隊”戰略用足用好,還需要智慧,其關鍵在於兩個方面,一是“選什麼樣的人”,二是“怎麼用好這些人”。
“選什麼人”的問題上,郎平觀點很明確,就是要走“高大化”的路子。郎平知道,隨著2004年奧運會后“黃金一代”的逐漸淡出,中國女排技術全面、快速多變的特點丟了——技術不僅不全面,相反極為粗糙。在這種情況下,郎平堅持走“高大化”的道路有些無奈,但卻極具針對性。
目前,中國女排首發陣容的平均身高已超1.90米,如此高度在世界排壇可謂數一數二。“但需強調的是,郎平在走‘高大化’之路的同時,並沒有忽視隊員的技術,她接手兩年多來,朱婷、袁心玥等隊員在技術環節的進步有目共睹”。
在“用人”的問題上,郎平更加大膽,她常說:“誰的狀態好,誰就上。”有時,她甚至故意模糊主力和替補的概念。比如,在自由人這個位置上,去年世錦賽的兩名自由人單丹娜、陳展如今都已經算不上主力,單丹娜已經離開國家隊回到浙江,陳展如今連替補都打不上。為了找到更理想的人選,郎平年初甚至一下子招了6名自由人接受考察,最終小將福建林莉脫穎而出。
在郎平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之前,對於如何鍛煉替補,教練們的方法通常都是在比賽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換替補上去鍛煉一下,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替補永遠不堪大用,到關鍵時刻永遠派不上用場。去年大獎賽總決賽,郎平讓四大主力休戰,給了替補選手獨當一面的機會。今年大獎賽總決賽,郎平干脆自己也不去了,帶著七大主力一起休戰,讓助理教練安家杰帶著一幫替補選手去挑戰世界列強。
郎平的做法雖然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但從實際效果看,由於“主力們”不在,“替補們”隻能自己頂上去,遇到困難隻能自己想辦法。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歷,那些“生瓜蛋子”蛻變成世錦賽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超級替補”。國家隊的板凳深度一下子變得厚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