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屆的高台跳水到本屆的男女混搭

游泳世錦賽 創新求變賺眼球(體壇聚焦)

本報記者 鄭軼

2015年07月29日07: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地時間7月26日,美國選手比爾(右)和搭檔在花游世錦賽混合雙人比賽中。當日,他們以88.5108分、領先俄羅斯組合0.2122分的優勢,奪得游泳世錦賽史上該項目的第一個冠軍。比爾也成為歷史上首位奪得花樣游泳項目冠軍的男選手。
  人民視覺

  足球場上建游泳池?看似異想天開的點子,被俄羅斯人變成現實。喀山游泳世錦賽的主場館,正是搭建於喀山中央體育場內。坐在這個將承辦2018年足球世界杯比賽的場地內看“水戰”,給人十足的“穿越感”。

  玩“混搭”的不只是場館。高舉改革大旗的國際泳聯,這一次將“變臉”推到新高度。除了首次引入男女混合跳水、男女接力游泳,還歷史性地讓“花樣泳男”出現在正式比賽中。這些創新之舉,成為本屆游泳世錦賽開幕以來最賺人眼球的話題。

  “花樣泳男”成賣點

  在女性主宰的花樣游泳世界,突然闖入一群漢子,這讓很多人感慨“畫面太美不敢看”。不過,現場效果卻好得出乎意料。在喀山游泳世錦賽的花樣游泳混雙技術自選決賽中,當身著軍裝式泳衣的俄羅斯男選手飛躍入水,當意大利組合秀出“機器人動作”,當土耳其男選手連續空翻亮相,觀眾的尖叫聲幾乎穿透屋頂。

  在國際泳聯看來,在飄紅的收視率面前,“男女混搭”的改革就算成功。至少本屆世錦賽,“花樣泳男”已成一大賣點,花游混合比賽門票是開賽以來最搶手的。當初,國際泳聯力推幾個混雙項目進入世錦賽,就是希望增加觀賞性和吸引力。花樣游泳由於男選手的加入,確實出現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編排。最終奪冠的美國組合在表演中加入“力量元素”,不僅展示了高難度,也使花游的風格更加多元。

  相比之下,混雙跳水的視覺沖擊力稍顯欠缺。由於規則和技巧一致,男、女運動員隻要保持同步,效果與其他雙人項目差別不大。在混雙十米台比賽,中國組合司雅杰/台曉虎隻合練了一個多月,就拿到史上第一個世錦賽混雙冠軍。但即便如此,“男女混搭”的新鮮感,還是贏得觀眾的捧場。

  事實上,國際泳聯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折騰”,不斷在娛樂性上做文章。2013年巴塞羅那游泳世錦賽,首次推出近乎極限挑戰的高台跳水,刺激的場面立刻成為電視轉播的熱點。而后,改革的觸角又伸向傳統大項,先是在短池游泳世界杯增設男女混合接力,本賽季在跳水系列賽還上演了滑稽跳水。

  “刻意混搭”引爭議

  盡管“男女混搭”的世錦賽首秀反響不錯,但也有不同的聲音傳來。有業內人士認為,國際泳聯的改革初衷值得肯定,但一些混合項目的技術含量和競技水准並不高,沒必要隻為迎合觀眾而“刻意男女搭配”。

  最明顯的是混雙跳水。男選手隻能遷就女選手的發力和高度,而控制力量又很難把動作做得自如,還可能影響原有的技術。尤其是混雙三米板,一般選擇跳台男選手搭配跳板女選手,來中和掉性別差異帶來的起跳差距。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坦言,男女搭配時動作難度很難練上去。

  由於混合項目不在奧運之列,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並未投入太多精力。跳水名將們雖然表示新項目很有意思,但基本不會參賽。花樣游泳的男選手本就稀缺,此次世錦賽的參賽隊伍多是臨時選拔、倉促上陣。混合接力游泳的接受度相對較高,在短池世界杯早已預演,寧澤濤、劉子歌等名將都曾參與角逐。

  在競技之外,某些“性別錯位”也引發爭議。花樣游泳素有“水中芭蕾”之稱,在為女性設定的規則體系中,如果男選手失去陽剛之氣,反而會破壞項目的美感。不過,首位男性花游世界冠軍、美國名將比爾認為:“人們不應該把花游隻看作化妝和漂亮的服飾,男選手的加入,展示的是一種運動精神。”

  項目“變臉”屬無奈

  不斷嘗試“變臉”,是國際泳聯的無奈之舉。在職業體育發達的當下,水上運動尤其是技巧類項目的關注度日趨下降,隻能依靠新創意謀求發展。在高台跳水被質疑為“雜耍游戲”時,就有國際泳聯官員反駁:“水上項目不能一成不變,隻要有好的觀賞效果,就說明改革是必需的。”

  盡管還有別樣的聲音,但火爆的觀賽氛圍,大大鼓舞了改革者。國際泳聯主席胡裡奧表示,不會放棄推動混合項目進入奧運會,但這取決於國際奧委會的意願。不過,面對奧運會“瘦身”的大勢,這些混合項目進入奧運會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新項目贏得關注的同時,世錦賽的一些傳統項目卻面臨危機。比如跳水一米板,由於跳板高度比較低,限制了選手的技術難度,導致觀賞性下降。奧運會和世界杯都不設一米板,世錦賽也屢次傳出取消的聲音。對於這種冷門項目如何生存和創新的問題,國際泳聯或許更該花點心思。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29日 15 版)
(責編:趙英梓、林露)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