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游泳隊教練中山和志(右二)與他的三個少年弟子。 梁璇/攝
“在我心裡,金牌一定是孫楊的。”在看完今天凌晨結束的男子200米自由游決賽后,緬甸選手Htut Ahnt Khaung顯得很激動,“他很強壯,算得上世界排名前五的選手。”12歲的Htut說起從9歲就開始崇拜的偶像時有些語無倫次——Htut會說英語,這讓他的教練中山和志感到驕傲。
其實,更讓中山和志滿意的是,幾天前,Htut得到的掌聲並不亞於孫楊。
本屆游泳世錦賽100米蛙泳首組預賽,因兩個對手退賽,瘦小的Htut不得不在諾大的游泳館中獨自奮戰,“小組賽裡隻有我一個人參賽,我不得不和自己比賽,結果創造了我自己的歷史最好成績。”
1分16秒13,這個在76名參賽選手中排在倒數第三位的成績,更加固了Htut在中山和志心中“緬甸最有潛力選手”的印象。
其實還不止是Htut,12歲的女孩Sumoe Theintsan與13歲的小伙子Thint Myat,同樣是中山和志的得意門生,“他們是從80個學生中挑出來的,因為國際泳聯邀請我們來參加世錦賽,能觀看世界級選手的機會很珍貴。”這個有著日本名字的緬甸游泳教練,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作為緬甸國家游泳隊的主教練,他有80個學生,其中成年運動員不到10個,“大部分都在13歲以下。”
坐在世錦賽看台上,中山和志想起自己年輕時代表緬甸隊征戰世界賽場的過去,“我參加過中日緬友好交流賽哦。”那次比賽沒過多久,中山和志就退役了,他去了日本東京學藝大學學習游泳教練的課程,在日本一待就是25年。他給當地游泳俱樂部的孩子當教練時,偶爾會想:“我為什麼不回緬甸去做同樣的事呢?”
2012年,中山和志從一個中國教練手上接過“僅有6個人”的國家隊,游泳池條件簡陋、孩子們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本來雄心勃勃的中國教練拒絕了中山和志的挽留,但這個情景卻讓中山和志下決心舉家遷回緬甸。即便沒有薪水,他也要擔任緬甸國家隊主教練,也成了別人眼中“生活靠父母,自己卻在義務勞動”的“傻瓜”。
中山和志並不為此感到難堪,但訓練條件之差卻讓他一籌莫展。與日本“幾乎每個小區都有游泳池”不同,仰光隻有一個能達到50米標准的游泳池,這個“國家游泳池”白天對外開放,僅有早晨6∼9時,下午4∼7時能為國家隊所用,“80個人常年在這個池子裡訓練,也不怎麼換水,水面上常常飄著綠色的污漬,水下更是不能看。”中山和志緊皺眉頭,作出一副厭惡的表情,而旁邊的3個隊員則咯咯地笑,不願評價,Htut做著鬼臉比畫了一個作嘔的動作。
“你看到那個線了嗎?在緬甸就沒有,他們訓練時都是憑感覺游。”中山和志指著主場館中熱身池裡的標准水線說,“緬甸的泳池在室外,溫差一大,冷熱很明顯。”
這還不是最令人頭疼的事。雖然,在中山和志的努力下,國家隊隊員的規模“從6個發展到22個、40個、80個”,可家長和孩子的隨意性讓他感到“又好氣又好笑”,據他介紹,目前能來游泳的孩子家庭條件普遍較好,盡管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但來回的交通成本還是會讓一些拮據的家庭選擇放棄,而報了名的孩子又常常以補習功課等為借口遲到或干脆不來,這讓中山和志有火發不出:“罵也沒用,如果罵跑了,以后都不來了就更糟了。”所以,即便已經有了80人的規模,能達到一定水平的卻不到30個,真正能到世界比賽上亮相的“也就是五六個,而且都在13歲以下。”
不過,總有幾個執著的年輕選手讓中山和志選擇堅持,希望能與偶像葉詩文同場競技的Sumoe就是其中之一,“在緬甸,她是50米、100米蝶泳和自由泳游得最快的。”他指著有點害羞的Sumoe說,“原來緬甸在東南亞運動會上拿不到獎牌,現在她已經拿到銀牌了,我的目標是包攬前三名。”但這還不是中山和志最大的志向,“2020年東京奧運會,他們也都十七八歲了,我很想幫助他們,讓他們把最美的青春貢獻到最好的賽場。”
本報喀山8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