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蔡振華。
昨天下午,傳出一個足以令中國足球振奮的消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在國家體育總局舉行。根據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的《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適時撤銷足球中心並按規定核銷相關事業編制。也就是說,挂在嘴上十多年的中國足球“管辦分離”,終於要變成現實。
五大內容 就是要割“足管中心”這塊肉
昨天下午的改革會議有五大主要內容,第一點也是核心點就是撤銷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實現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由事業單位向社團常設辦事機構的轉變,改變中國足協與足球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架構。轉變完成后,適時撤銷足球中心並按規定核銷相關事業編制﹔
第二點,理順中國足協與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的關系。未來的中國足協是具有公益性和廣泛代表性、專業性、權威性的全國足球運動領域的社團法人,是管理足球項目普及與提高工作的全國性自律機構,是代表中國參加國際足球組織的唯一合法機構,是承擔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的社團組織,主要負責團結聯系全國足球力量,推廣足球運動,培養足球人才,制定行業標准,發展完善足球競賽體系,建設管理國家足球隊,代表國家參加各類國際足球賽事﹔
第三點,改革完善中國足協人事管理制度。與體育總局脫鉤改革完成后,中國足協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與工作人員簽訂勞動合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同工同酬,公平競爭,統一考核。另外,未來的中國足協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適應工作發展的要求,廣納賢才,積極吸收足球、體育管理、經濟、法律、媒體、國際專業交流等領域優秀人才充實工作隊伍,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高人員整體素質﹔
第四點,與體育總局脫鉤改革完成后,中國足協不再作為中央預算單位,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單獨建賬、獨立核算。實行財務公開,上一年度財務報告與下一年度財務計劃和預算須向協會會員大會報告、接受審議。由獨立的審計機構負責對協會定期進行財務審計,審計結果接受會員大會及社會監督。以往,大家一直希望足協能公開財務,而在管辦分離之后,這也不是非分之想﹔
第五點,明確中國足協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有關權限。中國足協可向與本協會有合作關系的外國人發出被授權單位邀請函。中國足協邀請外國政府官員來訪,舉辦國際會議及論壇,舉辦國際賽事及活動等重大涉外事項,由體育總局按照現行規定和程序進行審批或審核后報國務院審批。公安機關為中國足協有關人員辦理普通護照提供便利。
歷經11年 源起G7革命,管辦分離漫漫曲折路
“管辦分離”的說法,被人熟知於衛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近年頻繁出現在體育改革的議題中。事實上,體育界管辦分離的問題並非足球項目專屬。近兩年,包括籃協在內的市場化較高的項目協會,都在醞釀並嘗試啟動管辦分離。
中國足壇最早提到“管辦分離”這個詞匯可以追溯到2004年。當時中超7家俱樂部投資人組成“G7聯盟”,提出“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的訴求,主要指向足協對聯賽“既是縣官、又是現管”的“管辦”問題。雖然這場“革命”在足協的強力打壓下歸於平靜,但仍舊起到了些許作用,中超公司在次年正式宣布成立。不過,當時中超公司的管理層,也同時兼任著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官員的職務。中超公司經過1年磨合期,才開始漸漸接手部分聯賽工作。2012年2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方案》正式推出,才確立了將聯賽的辦賽職能從足協剝離,成立職業聯賽理事會的概念。
管辦分離的另一層含義,是中國足協與總局足管中心之間的關系,這兩個機構一直被指“一個班子,兩塊牌子”。今年,足管中心副主任於洪臣已不再擔任中超公司董事長,現任中超公司的董事長、正副總經理等中超公司高管,亦已放棄了足管中心的事業編制。
2011年,時任足管中心主任的韋迪大刀闊斧地提出“小中心、大協會”、“政社分開”的構想,建議改革后的足管中心隻設置外事部門、人事部門和秘書處,不過這個提議最終的結局是不了了之。2014年初足代會上,足協常務副主席張劍宣讀了一份工作報告,其中提到“中國足球將深化管辦分離改革”。同樣在這次足代會上,新任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也提出,管辦分離是足球改革的大趨勢。今年初春,中國足球迎來了企盼已久的福音,《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獲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通過,並登上《新聞聯播》頭條。短短376字中,“必須克服阻礙足球發展振興的體制機制弊端,為足球發展振興提供更好體制保障”的表述,讓“管辦分離”這個被討論多年的老話題,進一步升溫。
誰主足協?蔡振華有可能放棄公職參選
本次脫鉤,關於足協所有工作人員的去向成為矚目的焦點。其中,包括現任足協主席蔡振華、副主席張劍等多名高層的選擇還沒有明確答案。目前,蔡振華、張劍、魏吉祥、於洪臣等足協高層和部分中層干部都任職於足管中心。
未來的足協將成為真正的社團,那麼主席肯定也需要選舉產生。現任足協主席蔡振華曾公開對媒體表示,自己有意願放棄公職參選。“我們足球的改革一定會革到自己的身上,如果從我個人願望也好,在有生之年想做一點事兒也好,我個人會去競選,是不是能夠競選得上,是不是能夠得到大家信任,是否能夠勝任足協主席來帶領大家,實現這個方案,我不知道。”蔡振華當時說。
昨天,蔡振華對媒體表示,“要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銜接配套工作,中國足協改革是足球改革的龍頭,又是體育改革特別是體育社團改革的試驗田,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將進一步加強有關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溝通,縝密設計各項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以立促破,積極推進。避免改革后的足協與外部環境脫節,與體育改革的整體部署游離,制約了發展活力和潛力,弱化了公共管理能力。”
未來,中國足協將不設行政級別,關於新足協的主席人選,目前仍眾說紛紜,包括蔡振華、容志行、張吉龍、王健林等人選被媒體提及。
據了解,如今在中國足協工作的員工薪水普遍較低,以基層工作人員為例,每月的工資不超過4000元。有關人員預測,“脫鉤”之后,“新足協”員工的薪水將有提升,“協會化”有望為足協工作人員帶來顯而易見的改變。而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足球改革沒有回頭路,必須提升能力、善做善成。正確處理改革進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自己的本領。開弓沒有回頭箭,要謀在深處,干在實處,在實踐中提升改革能力,才能善作善成。”
揚子晚報記者 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