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L聯賽四年賣了1.8億 運營權多次易手

昨天,廣州日報記者從可靠消息源處得知,在最近結束的NBL聯賽2016~2019賽季經營權的競標過程中,智美體育以1.8億元的報價中標,拿下了4個賽季的NBL經營權。雖然NBL在中國號稱是除CBA之外最高水平的籃球聯賽,但由於其短暫的賽程、看點的缺乏而導致聯賽一直缺乏關注度。如今隨著聯賽經營權被重金拿下,是否預示著NBL的春天要來了?
NBL運營權多次易手
NBL雖然是中國男子籃球的次級聯賽,但一直缺乏關注度。當籃協在2014年表示短期內不會再次開放從NBL晉級CBA的渠道之后,NBL近兩年顯得有些尷尬,遭遇了不少球隊暫時離開的窘境。
NBL的運營權很長時間內是由籃協的全資子公司中籃公司負責,但也曾外包給一些體育推廣公司。1996年,NBL曾經被外包給香港精英集團,2010年則外包給了黃建華的QSL公司,最后都以鬧劇收場。
去年NBL試水管辦分離,9支NBL球隊各投資300萬元作為股本組建了聯賽公司,但后來招商遇到困難,籃協並沒有下放競賽權利給NBL的聯賽公司,結果導致去年的聯賽也草草結束。
對於拿下NBL聯賽4年經營權一事,智美體育賽事運營公司總經理並不否認,但他並沒有最終確認1.8億元這個金額。
關鍵問題:競賽權下放
智美控股是一家主要業務為體育廣告營銷的港股上市公司,由於中國體育產業持續洗牌、發展,該公司調整了戰略方向,去年7月更名為智美體育。
此前該公司一直把重心放在跑步賽事上,運營了一系列馬拉鬆和四季跑項目。隨著CBA的發展和中國男籃的復蘇,該公司也把籃球作為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此前他們還運作了巴特爾的退役儀式。
實際上,在去年9月,這家公司就開始對NBL聯賽進行評估,這次拿到NBL的運營權也是“志在必得”。
現在NBL運營的問題在於聯賽各隊沒有辦法決定賽程的設置、裁判的選派、外援的數量等問題,如果籃協能夠真正下放這些權力,讓運營公司來負責增強聯賽的娛樂性,讓聯賽更接地氣、更好看,這個聯賽會進入更加良性的循環。
當運營公司和參賽球隊都能賺到錢,聯賽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