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深V》系列評論
李碩:還網壇一片淨土
網球長期被認為是貴族運動,項目自身的優雅特性固然是一個方面,其比賽規則和觀賽禮儀的復雜與專業也讓其進入職業化后依然披著“紳士”的外衣。但圍繞網球運動的假球傳聞也隨著其商業價值的擴大甚囂塵上,從今年澳網發酵的假球風波更是將網球運動的聲譽推上了風口浪尖。
2月13日,國際四大網球管理機構ATP、WTA、ITF和大滿貫董事會宣布了關於網壇反腐獨立審查的職權范圍和條例。獨立審查小組(IRP)將在此職權范圍和條例的基礎上,對國際職業網壇腐敗的指控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並且對反腐敗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和實施進行審查,由此正式開啟了世界網球的反腐浪潮。
國際網球聯合會9日宣布,他們已經對兩名涉嫌“黑哨”的裁判處以禁賽的處罰,同時對另外四名涉黑裁判進行調查。但是,作為一項高度個人化和對抗性的運動,裁判對網球比賽的干擾畢竟有限,職業選手踏入“雷池”才是讓網球運動陷入泥沼的關鍵。
澳網開賽時,BBC和BuzzFeed網站的一篇報道揭露了網球世界積弊已久的假球現象。據報道,過去10年中有16位世界排名前50位的職業選手涉嫌打假球,其中還有包括大滿貫冠軍,而其中8位參加了今年的澳網,可是官方對這些選手卻一直沒有採取任何處罰措施。
雖然設立於2008年的網球廉政部對於假球傳聞予以否認,但很多球員都表示收到過打假球的“邀請”,其中甚至包括現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一般來說,名利雙收的頂尖球員很難被錢打動去故意輸球,但在媒體的梳理下,幾位世界排名前十球員曾經的莫名退賽和崩盤性輸球已飽受質疑。
隨著賽事獎金的不斷攀升,頂級球員受到誘惑的幾率越來越小,但是對於掙扎在溫飽線上下的職業球員來說,當贏一場球的獎金遠遠低於打假球的受益時,他們堅守職業道德的本心或許就會有鬆動的瞬間。
當然,獎金低並不是球員選擇打假球的理由,但提升賽事獎金確實可以讓球員有更多底氣拒絕誘惑。近幾年來,大滿貫前一兩輪獎金迎來大幅上漲,更好地保証了低收入球員的利益。
隨著網壇反腐的不斷深化,打假球球員的名字也許會陸續曝光,管理機構也會出台更詳細的規章制度來杜絕假球現象的出現。隻有徹底的調查和處罰才能還網壇一片淨土,也才能讓這項紳士運動貴族如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