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綜合

人類再次不敵電腦 下棋之外,人工智能還會做什麼

2016年03月11日08:22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拼盡最后“一滴血”,人類卻再次不敵電腦 下棋之外,人工智能還會做什麼

新華社發

“阿爾法圍棋”與李世石之間的人機大戰讓人工智能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許多人可能會問,除了下棋之外,人工智能還會做些什麼?

事實上,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做很多事,比如說話、開車,不久之后還可能像人一樣參加高考。還有專家認為,它在未來甚至有可能從科學走入哲學!

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理想目標是,把已實現的各單項能力繼續提高並集成起來,最終完成一個既能聽說讀寫,又會思考和行動的人工智能實體。近來這一領域的快速發展已讓這個目標可以期待,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人工智能學者馬克·戴森羅克說:“如果人工智能以這種速度發展下去,我們或許在未來10到20年裡就能看到電影《鋼鐵俠》中那個人工智能助手賈維斯。”

如果說上面這些目標還屬於有實現前景的科學范疇,還有一些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則似乎已進入了引人暢想的哲學領域。

“常有這樣的議論,人工智能再聰明也沒有情感,只是機器而已﹔殊不知,人工智能之所求原本只是‘智’,而非‘情’﹔或許正因為此,人工智能可能超越為情(包括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之爭)所累的人的智能,”東南大學的科技哲學教授呂乃基說。如此說來,人工智能倒像是在邁向中國古代文化中所說的“太上忘情”的境界。

那麼,人工智能發展到最后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的“天網”那樣反過來對人類形成威脅?雖然有一派觀點認為現在憂心於防范這種情況沒有意義,但也有霍金等不少人表示,要警惕人工智能。

據新華社電

聲 音>>>

這盤和上一盤棋不一樣的是,“阿爾法”顯示出了非常強大的后半盤實力,我和古力都認為機器在后半盤確實已經超越了人類。

——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

昨天對局后,我仍認為“阿爾法圍棋”也存在弱點,但今天我的想法有所改變,我完敗而“阿爾法圍棋”完勝,它下得完美。

——韓國棋手李世石

如果我自己去下的話,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勝算大概六七成。如果想當天下第一,得先過我這一關!

——中國棋手柯潔

從下棋的角度,我還是喜歡人人對弈,因為這裡面除了背棋譜以外,還有很多的隨機性和未知性、情緒的好壞等等,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中國科技部長萬鋼

人機大戰

李世石再負一局

本報訊 10日在韓國首爾四季酒店舉行了“阿爾法圍棋”與李世石五番棋對決中的第二局,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以211手,執黑中盤勝,再次擊倒李世石。

韓國棋院官方網站評論說,序盤的黑13、15手,可能也隻有“阿爾法圍棋”走得出來,人類是難以理解的。此外,更讓人費解的是黑37手。在白62手前,白棋好一些。但是,白80手侵入黑棋上方空時,黑81手的應對也是人類難以想象的一招妙手。黑109手攻擊中腹的白棋是好手,李世石隨后以白120、122手頑強應對,但白128手屬於敗招。黑棋下出的139手至153手,在關鍵時刻處理精細零失誤,讓人徒發感嘆。到黑211手時,李世石拼盡最后“一滴血”,推枰認輸。

比賽結束后,韓國棋手劉昌赫九段評價說:“‘阿爾法圍棋’下了很多怪手,如果李世石按照自己的棋風果斷地應對,他或許會贏。但是,李世石在很多局部戰斗中,沒有按自己的棋風果斷下棋,好像他在心理上有所畏縮。看上去,‘阿爾法圍棋’行棋有些弱,但是它判斷形勢和計算的能力很強。在官子階段上,‘阿爾法圍棋’佔盡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阿爾法圍棋”和李世石的這兩盤棋,以及之前和樊麾的五局較量,都沒有出現“劫爭”,究竟是機器不會“打劫”,抑或這是機器“死穴”,還是其他原因,已經成為很多職業高手和圍棋愛好者都很好奇的事情。

人機大戰11日休息一天,12日、13日將進行第3、4局比賽,14日再休息一天,15日雙方舉行第5盤比賽。本次比賽即使一方率先取得3勝,也要下滿5盤。 

(責編:實習生蒙婷柔、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