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深V》系列評論
鄭軼:3歲體操網紅教給我們什麼
最近,一則“3歲萌娃酷愛體操成網紅”的新聞走紅網絡。來自美國德州的Emma因為走路不穩,被父母送去體操俱樂部鍛煉平衡性,沒想到小姑娘對體操“一見傾心”,每天沉迷於各種劈叉倒立。短短一段時間,無論是平衡木上的后空翻,還是高低杠上的旋轉,都做得有模有樣。當她被問到“練體操不害怕摔倒嗎?”Emma的回答是:我喜歡,所以不害怕。
在許多國人眼中,體操往往與“冠軍夢”捆綁在一起,選擇體操意味著艱苦的訓練、傷病的代價,而體操的開展范圍也基本局限於專業隊。而在美國,遍布著幾千家業余體操俱樂部,體操就如同鋼琴、繪畫一樣,成為培養孩子業余愛好的一個重要選項。大多數送孩子學體操的家長,初衷都與Emma的父母一樣,隻不過想讓孩子鍛煉身體、結識朋友。因興趣而選擇,繼而享受運動,是美國體操少年的常態。
如果以競技水平衡量,中美兩國都屬於體操強國,奧運會、世錦賽的較量堪稱伯仲之間。但“為什麼而出發”與培養模式的差別,卻使得體操被賦予不同的價值。有一位體操奧運冠軍曾對比,美國練體操的孩子在訓練中哭了,家長說再哭就不讓練了,孩子立刻停止哭泣。而對於中國孩子來說,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壓力下,“不練”或許是難得的喘息。正因如此,體操在國內變成“少數人的游戲”——目前全國注冊的體操選手不足3000人,基層體校普遍招生艱難。
在很長一段時期,依靠“高精尖”的培養模式,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競技體育人才。體操、跳水、射擊等難以市場化的運動項目,也依托於國家資源獲得了發展空間。但隨著中國體育的轉型,困守於專業隊的模式,不僅導致“金字塔基”日趨薄弱,更因缺少校園和社會的支持而失去活力。相形之下,美國目前體操人口已達500多萬,民眾參與“反哺”競技體育,盤活的是整個體操生態。
稍感寬慰的是,我國體育部門已然意識到這種差距,近幾年從開展“體操進校園”,到推廣社會化俱樂部,無不在探索體操發展的新路徑。盡管有業內人士稱“搭建起一個新體制或將需要20年”,但作為擴大體操人口的基礎工程,這條路無法速成。相比於仿照美國的俱樂部模式,中國體操更應移植“快樂體操”的理念。這種“快樂”,意味著在教學方法、課程設計等方面有所創新,以激發興趣、強健體魄為核心,跳出以往競技選拔、苦練成材的窠臼。比如,有的地區推廣“大體操”概念,融入健美操、啦啦操等非奧項目,就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嘗試。
一項體育運動的魅力,不止局限於競技場,普通人能夠參與並且喜愛的,才有不竭的生命力。美國小姑娘Emma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體操的“接地氣”,而不再是“苦大仇深”的刻板印象。當更多國內小朋友有機會感受體操最純粹的快樂,不在乎站不站上領獎台,中國體操也就有了澎湃的元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