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鬆,要知禮儀(體壇觀瀾)

晨  曦

2016年04月24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跑者在完成42.195公裡的同時,也要上好馬拉鬆禮儀這堂課。文明參賽已經成為國內馬拉鬆在新階段中要完成的目標,這需要每一個馬拉鬆從業者和參與者的共同努力

  

  一組數據可以直觀感受到馬拉鬆這項古老運動在當今中國的蓬勃發展:1981年第一屆北京馬拉鬆賽的舉辦標志著中國城市馬拉鬆賽起跑,在此后近30年的時間裡,中國的馬拉鬆賽事數量才發展到十幾場﹔而僅僅2015年一年,在中國田徑協會注冊備案的馬拉鬆及相關運動賽事就達到了134場,較2014年增加了83場,增幅超過160%。

  飆升的數據背后,是馬拉鬆“新人口”的激增。新跑者在完成人生第一個42.195公裡的同時,也要上好馬拉鬆禮儀這堂課。從去年開始,一些倡議開始在跑者中間傳遞:慢配速選手不要擠到快配速選手的陣營,領取補給時給后來者騰出通道,跑過終點后要盡快離開,對賽事志願者說一聲“謝謝”……這些馬拉鬆禮儀,開始在賽道上產生積極作用。

  日本作家兼跑者村上春樹在書中寫過:“在跑完全程時,能否感到自豪或類似自豪的東西,對長跑選手而言,可能是最重要的。”這種自豪,不僅來自成績,也應該來自賽道上的表現。2013年北京馬拉鬆賽“尿紅牆”事件曾經引起軒然大波,由此引發了跑者素質的大討論,也倒逼了國內賽事辦賽水准的提升。一些跑過國外馬拉鬆賽的跑者表示,中外跑者的素質差距並不大,只是一些負面內容被刻意放大。盡管如此,依然有可以效仿和趕超的目標,東京馬拉鬆賽的整潔就值得國內賽事借鑒。文明參賽已經成為這項運動在新階段中需要去完成的目標,而這不僅是中國田徑協會的任務,更是每一個馬拉鬆從業者和參與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中國,馬拉鬆運動依然年輕,跑步文化還需要沉澱和積累。長跑應該是每一位跑者追求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一種調節方式,相信注重健全身體的馬拉鬆跑者,一定對健全靈魂有著同樣的追求。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24日 08 版)
(責編:王藝錠、熊旭)

體壇熱點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公布修訂后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2. 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3. 千煙洲 生態修復與經濟協同發展(人民眼…
  4. 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
  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