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明曉:“十三五”中國競技體育要破除“唯金牌論”
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胡雪蓉) 今天下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鮑明曉做客人民網體育頻道《體育+》訪談節目,就剛剛公布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全面解讀。
裡約奧運會將於今年8月打響,而在未來五年內還將舉行2018年平昌冬奧會和2020年東京冬奧會。對此,《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落實奧運爭光計劃,但同時也對重大賽事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轉變競技體育發展方式和優化競技體育項目結構。
談到奧運爭光計劃與競技體育的轉變與優化的聯系,張林表示《規劃》是一個頂層設計,是對未來五年的謀劃。“在未來的體育發展中,競技體育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包括建設體育強國,在競技體育有上乘的表現,仍然是重要的。但是競技體育如何更加科學、可持續地發展,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包括怎麼樣更加全面地看待競技體育的功能,就是要破除唯金牌的政績觀問題,讓競技體育的功能、價值更加多元化。第二個方面,在競技體育發展過程中,我們這麼多年來還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這樣走下去可能路越走越窄,怎樣把社會力量調動起來,讓社會、市場都來參與到競技體育的發展之中。”
“第三,現在談的比較多的就是關於全運會的作用,全運會如何辦、如何改革和完善,這些問題都涉及到項目調整。當然這些問題都是在競技體育發展中的一些關鍵問題。關於競技體育的優化結構的問題,就是奧運和非奧運的協調,過去一直講抓重點、抓奧運,可能非奧運項目的發展是滯后的。包括冬奧項目和夏奧項目上,我國的夏奧項目是比較強的,但是冬奧項目是比較弱的,隨著優化要把這些方面能夠進一步地提升。”
鮑明曉則說:“轉變競技體育的發展方式是‘十三五’規劃的亮點之一。過去我們講競技體育發展主要是以為國爭光單線條的一個發展,是以多拿金牌、為國爭光這條主線來發展競技體育。‘十三五’時期一個重要轉變,就是競技體育的發展方式轉變著眼於競技體育的多元化功能,競技體育全面服務於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競技體育從政治上講有為國爭光的目的,從經濟上講職業體育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推動經濟轉型。從社會發展來說,競技體育在塑造國民精神,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有它的獨特作用。競技體育對群眾體育有巨大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我們希望競技體育的發展模式,從過去單純追求為國爭光,到“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引領競技體育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來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個競技體育發展模式是我們“十三五”規劃在競技體育發展思路上的一個亮點。
對於轉變競技體育發展模式和優化競技體育項目結構之間的關系,鮑明曉表示二者是密切關聯的。“如果你的發展方式不轉變,項目、結構的優化是做不出來的。比如說我們為了多拿金牌,隻能是搞重點鎖定的所謂的優勢項目,就是乒乓、羽毛球、游泳,這樣的話職業化項目、三大球項目、冬季奧運會的項目都發展不起來。所以,有發展模式的轉變,項目的優化才能真正落到實處,這是一個互補性關系,我覺得轉變是前提、基礎,然后自然的結果就是優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