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服裝學問大

5月31日,女足隊員龐豐月、婁佳惠、王珊珊和擊劍選手陳海威、雷聲(從左到右)在儀式上身著奧運禮服合影。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1992年7月27日,獲得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跳水金牌的伏明霞在頒獎儀式上向觀眾致意。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新華社發
“紅黃配”重出江湖。5月31日,中國代表團裡約奧運會禮服正式亮相。此次發布的禮儀正裝,男款為紅色外套、白色襯衫配花領帶、白色西褲、白色鞋子,女款是黃色外套、白色襯衫配花絲巾、白色裙子、白色鞋子。
由於以國旗的紅色和黃色為主要設計元素,這套禮服被網友戲稱為“番茄炒蛋”。這也將是“紅黃配”第三次現身夏季奧運會。
從亮相開幕式的禮服到站上領獎台的領獎服,每一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的著裝,都向世界傳遞出中國體育的氣象與風貌。而奧運服裝變遷的背后,也有不少值得書寫的故事。
禮服
色彩與細節體現變化
談到裡約奧運會的禮服設計,設計師葉超瑩表示,此次禮服之所以繼續採用紅色,是因為中國有喜事納紅的傳統,並且運動員在贏得金牌后喜歡身披國旗慶祝,因此希望這款禮服“讓中國代表團選手在開幕式時感覺就是在身披國旗入場”。
“跟以往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不同,今年這一款男裝是紅色向黃色過渡中的一種紅色,隱隱約約能在紅色裡看到黃色。”葉超瑩說。
事實上,在“番茄雞蛋”之前,藍色和白色也曾成為中國代表團奧運禮服的主色。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中國第一次真正走進奧運大家庭。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身著深藍色西裝上衣、白色褲子或裙子踏上跑道,正式走上奧運會的舞台。
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始,“中國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奧運禮服的設計中。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身著白色禮服出場,搭配了紅色的領帶和蝴蝶結﹔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女運動員首次穿上了鮮艷的紅色上衣,並首次“擺脫”了過膝裙﹔到了1996年的亞特蘭大,男女禮服呈現出“反差萌”:男運動員回歸湖藍色上衣,女運動員則身著白色上衣和紅色短裙。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禮服以藍色為主色調,紅色元素則隻出現在男運動員的領帶上。不過,這一屆奧運會的禮服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從2004年開始,“中國紅”成為奧運禮服的主基調。雅典奧運會上,姚明身著紅色西裝高舉五星紅旗,引領中國運動員入場的鏡頭,成為中國奧運史上的經典一幕。而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紅黃配”的經典搭配便延續下來。
雖然有人吐槽“紅黃配”是“番茄炒蛋”,顏色搭配不太時尚。但禮服的設計絕非隻講時尚。“為了跟開幕式環境搭配,我們在2007年底咨詢了開幕式團隊,最終在很多套方案裡,確定紅黃色這套。”談到2008年的奧運禮服,葉超瑩說,如何讓運動員在開幕式上有“披著國旗入場”的感覺、如何讓人高馬大的女排跟嬌小玲瓏的體操女將的裙子視覺上在一條線……一系列問題都要考慮。
事實上,除了色彩的變化外,奧運禮服的很多細節之處,也體現出中國服裝發展變化的趨勢。
比如,由於經驗不足,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禮服是臨時租來的,隻能保証一人一套西服,根本談不上合身不合身。而到了漢城奧運會,女運動員過膝的筒裙以及襯衫上的蝴蝶結已經是當時國內很流行的女裝款式。
從1996年開始,中國體育代表團才有了自己的特制奧運禮服。西式剪裁的應用,裙擺、腰身等小細節的改進都使運動員更顯精神、干練。而此次裡約奧運的禮服,外套面料採用了特殊針織結構,更為透氣、有彈性。
不過,由於奧運禮服所包含的重大意義,它隻能部分代表服裝的流行趨勢,這恐怕也是禮服設計方案“眾口難調”的原因之一。
領獎服
最能體現中國特色
除了在開閉幕式上“驚鴻一瞥”的禮服外,奧運會上亮相最多的其實是領獎服。伴隨著國旗升起,運動員身著頒獎服、噙滿熱淚的場景往往長久地留在人們心裡。
事實上,奧運領獎服更能夠體現奧運服裝的精神內涵和科技水平。由於主題更加豐富、工藝和面料更有科技含量,因此每屆奧運會的領獎服都會成為老百姓樂於購買和穿著的“爆款”。
1984年,中國運動員身著國產品牌“梅花”登上領獎台。胸前黃色的“中國”二字,至今仍是很多體育品牌熱衷於拷貝的“復古”元素。中國首枚奧運金牌得主許海峰曾回憶,由於當時自己沒帶領獎服的褲子和鞋子,隻能臨時跟別人借。因此,領獎台上自己的褲子短了一截。
也是從1996年開始,中國代表團的領獎服進入了精心打造的階段。當時,李寧公司聘請了外國配色專家進行色彩搭配,並吸收了國際元素。設計上採用光影和五星的組合,克服了以往領獎服單一、呆板的缺點。
此后,奧運領獎服的大膽設計層出不窮。與禮服一樣,紅黃兩色亦成為奧運領獎服的主要顏色。與此同時,富有中國特色的經典元素也頻繁出現在頒獎服的設計中。悉尼奧運會與倫敦奧運會的“龍”元素、雅典奧運會的“錦繡中華”、北京奧運會的“祥雲”,都讓中國運動員成為奧運領獎台上的焦點。
2008年,北京奧組委首次採取公眾征集的方式組織奧運領獎服的設計方案,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設計方案最終入選。在談到領獎服時,設計者王麗表示,由於運動員的體型與正常人體的體型有一些不同,為了讓每一位運動員都穿上合適的領獎服,因此當時提交了18個男裝尺碼和16個女裝尺碼,還為體操運動員設置了4個尺碼。
有趣的是,領獎服的制作有時也是“國際合作”的產品。2008年領獎服在泰國印花,在廣東縫制,制作耗時半年,凝聚了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裡約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將穿著怎樣的領獎服見証五星紅旗升起?這一懸念將很快揭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