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明晨迎戰北愛爾蘭 進攻效率太差變陣或是辦法

兩場比賽下來,德國進攻沒亮點,后防讓人心驚肉跳。雖然佔據小組第一,但勒夫的球隊槽點滿滿,日子比英格蘭好不到哪兒去。明晨迎來小組賽最后一個對手北愛爾蘭,留給德國調整的時間不多了。
圍而不打
小組賽前兩場比賽,德國隊在擁有平均佔據63%控球率的情況下,一共射門33次,12次射正,打入兩球,進攻效率之差可見一斑。
再從場面上看,德國隊的進攻大多是圍而不打,創造不出真正機會。第一場的頭球有運氣成分,施魏因斯泰格的進球是在對手全場壓上出來搏命階段的反擊。第二場,德國隊雖然機會多多,但沒有幾次像樣的射門。
邊路黑洞
在全盤技術流和傳控流的大背景下,德國的兩個邊后衛卻反其道行之,赫韋德斯和赫克托把守的兩邊首戰便被科諾普良卡與亞爾莫連科的烏克蘭雙翼沖得七零八落。雖然整體上防守還算過得去,但進攻上無法恭維,幾乎沒有任何支援,於是乎穆勒隱身了,德拉沒了靈氣。
右后衛一直是勒夫的痛點,詹和赫韋德斯都有能力出任先發。然而,沙爾克隊長前兩場的表現並不及格,甚至還不如兩年前世界杯的時候。
沒頭蒼蠅
巴西世界杯已經証明,無鋒陣的試水並不成功,更何況現在頂在最前面的是這兩年飽受傷病困擾的“格球王”。當然,格策不是一無是處,這兩場每每換到邊路,就要活躍很多。這再次証明“格球王”是那種需要空間的球員,需要主動拿球,而不是被動跑位與吸引火力。
再看整個攻擊線,格策與他身后的羅伊斯、穆勒、厄齊爾組合,站位非常靈活,並不確定誰是真正的攻擊點,相互之間的角色不斷切換。然而,問題來了,當兩位邊后衛無法為攻擊群制造空間,無鋒陣也就成了沒頭蒼蠅陣。
勒夫變陣?
兩年前,勒夫經過了小組賽的測試后進行了強力調整,最終一舉奪冠。現在又到了抉擇的時候:進攻不力,防守隱患,勒夫本場可能對陣容進行改造。而這樣的變化也許是決定性的。許爾勒、戈麥斯和詹可能代替德拉克斯勒、格策和赫韋德斯首發。
首當其沖是右后衛赫韋德斯。主帥勒夫曾經解釋:“我們的進攻重點是左路,因為赫韋德斯是一名偏重於防守的球員。”這個位置上基米希或者埃姆雷·詹有可能替代赫韋德斯。
更有甚者,格策也可能無緣首發。在面對強悍的北愛爾蘭球員時,強壯的戈麥斯顯然更佔優勢。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派上穆勒擔任前鋒。
第三個位置是德拉克斯勒,小德的表現有些拖沓。狼堡中場許爾勒有可能替代小德出場,許爾勒在前兩場均替補出場,表現不俗。
強悍自律
獨有的氣質讓北愛爾蘭成為一支很難被擊敗的球隊。前鋒馬根尼斯說:“我們的風格並不是每場比賽控球70%。我們是一支高效的球隊,我們很難被擊敗。”
數據顯示,北愛爾蘭小組賽前兩場控球僅為37%,全隊跑動距離為217公裡,一共斷球78次,防守堪稱強悍。同時,球隊紀律性超強,兩場比賽僅拿到4張黃牌。進攻方面,北愛爾蘭15次射門7次射中目標,效率也還不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