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牌?爭金?中國女排沖刺奧運
6月24日,中國隊隊員在出場儀式上。
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攝
新華社記者張 晨攝
6月29日,結束了世界女排大獎賽預賽的中國女排進行了公開訓練。主教練郎平表示,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的目標是爭取拿到獎牌。
奧運奪牌,看上去對中國女排並不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2015年女排世界杯奪冠,讓中國女排重回世界強隊行列。在今年女排大獎賽3個分站賽中,中國女排前八場比賽全部取勝。不過,最后一場比賽“脆敗”美國隊,顯示出中國女排還遠未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裡約奧運,女排仍需努力。
大賽練兵亦喜亦憂
談到大獎賽與奧運時,郎平說:“(大獎賽)打了一圈,感覺對手還是非常強的。特別是咱們這個(奧運會)小組,大家稱為死亡之組。每一場都是硬仗,要一場場去拼,沒有絕對實力說一定要贏誰。”
八連勝、打破8年18場逢巴西不勝魔咒,如此光鮮的數據或許會讓外界對中國女排的裡約之行抱有一些期待。畢竟中國女排已走下巔峰許久,即便去年重奪世界杯冠軍,其含金量也難與奧運會相提並論。
在此大背景下,作為奧運前哨的女排大獎賽,自然會讓人將其與裡約奧運會產生聯想。
中國女排的八連勝中,拿下巴西一役最為提振士氣。過去8年,巴西女排連續兩屆贏得奧運會冠軍,作為本屆奧運會的東道主,同樣被視為奪標熱門。面對對手,女排姑娘熬過了心理的考驗,直落3局取勝。
這場完勝的意義不僅在於讓年輕的中國女排具備了與強隊抗衡的實力,更在於自信心的建立。對於一個月后開打的奧運會,無論遭遇何種困境,中國女排都可以放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
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被分在B組,同組包括美國、塞爾維亞、意大利、荷蘭和波多黎各隊。其中,美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目前的最大對手之一。女排大獎賽與美國隊的兩場較量,中國女排一勝一負,不落下風。不過,在最后一戰中,中國女排卻遭遇一場脆敗,技術統計全方位落后對手。奧運來臨前,試探對手打法、演練自身陣容,一場及時的失利並非壞事。找到技戰術不足並作出有針對性的調整才是關鍵,也是大獎賽練兵的目的。
出征名單仍待斟酌
郎平說,希望大家正確看待女排的情況。“我們真正參加奧運會的球員不多,打過奧運會決賽的球員幾乎沒有,所以在各方面都要做好最困難的准備,大家一起往上沖。球隊的組合還是比較年輕的。在特別困難的時候穩住自己的陣腳,發揮自己的水平,在臨場應變方面,我們還是欠缺的。”
贏球似乎可以掩蓋矛盾和問題,但失利卻給全力備戰的中國女排指引了方向。從大獎賽上可以看出,世界強隊的發球攻擊力正在加強,這讓中國女排一傳偏弱的問題開始顯現。多場比賽中,對手強發球輪的連續得分一度讓中國隊難以應對。
負於美國女排一戰,中國女排一傳接連失誤,導致場面被動,以往發揮穩定的發球也沒了威脅。從北侖站取勝到香港站完敗對手,發球和接發環節成為影響比賽走勢的關鍵環節之一。由於中國女排的幾名老將如魏秋月、惠若琪等都有傷病在身,因此中國女排以怎樣的陣容出戰裡約奧運會一直是輿論猜測的焦點。對此郎平表示,教練組也比較“糾結”,加上奧運會排球項目對上報名單的時限要求比較遲,因此短期內不會公布正式名單。
從大獎賽來看,中國女排幾名副攻的身高較前幾屆女排隊員有所提高,相應帶來了攔網效果的提升。但副攻的攻擊力有限,在主攻受阻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多點進攻,給對手的進攻壓力就會減少。
如何解決大獎賽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把最適合的人選放到最合適的位置上,是郎平面對的一個難題。郎平表示,中國女排不會以一套陣容打奧運會,會根據不同的對手來安排不同的球員上場,需要綜合考慮。
不出意外,裡約奧運的最終陣容中,朱婷、袁心玥、張常寧組合會繼續扛起進攻大旗。其他位置上,小將龔翔宇的快速成長已具備了與楊方旭和曾春雷爭奪接應位置的實力。自由人林莉單兵作戰的壓力較大,不排除郎平帶上兩名自由人的可能性,而這可能引發其他位置人選的變動。大獎賽總決賽即將打響,而這也將是女排隊員們搭上裡約班車的最后機會。
奧運賽場期待驚喜
“每一場都是硬仗,要一場場去拼,沒有絕對實力說一定要贏誰。”談及奧運目標時,郎平非常低調,“對手在大獎賽當中還沒有完全亮底牌。我們隻能有一個目標就是往上沖。”
作為老女排的典型代表,近年來郎平輾轉多國執教,積累了大量的備戰和臨場指揮經驗。尤其是善於在大賽前對隊員進行心理調整,這也是郎平帶隊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大獎賽前,郎平明確表態比賽隻為練兵、提高隊員之間的配合,隻字不提成績,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女排沒有一顆“奪金的心”。
目前這支中國女排的平均年齡隻有23歲,雖然大賽經驗缺乏,但這支年輕的隊伍已經帶來足夠多的驚喜。奧運賽場,中國女排有能力創造更多奇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7月01日 第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