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巨星“獻身” “平民版”決賽吹響大變革前奏
對葡萄牙球員C羅來說,這是幸福感爆棚的一天——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結束的歐洲杯半決賽,C羅一傳一射幫助球隊以2︰0擊敗對手威爾士隊,掃平決賽前最后一道障礙,一旦最后一場決賽后能夠如願加冕,這位年收入8000萬歐元的足壇第一人,將拿到自己職業生涯中分量最重的一個冠軍獎杯,一堆堆的紀錄排著隊等著他改寫。
盡管葡萄牙隊的晉級之路充滿戲劇性,使得段子手都在翹首以盼“六連平進決賽、七連平奪冠”的戲謔成真,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失去華麗色彩、徹底“平民化”的葡萄牙隊,其堅韌程度前所未見,決賽也是對這支球隊的最好獎賞。
“平民”葡萄牙,“最強”葡萄牙
直到第6場,葡萄牙隊才迎來自己在本屆歐洲杯賽上第一個90分鐘內的勝利,這份成績單確實難以服眾,但這支球隊卻在另外一個層面上再次向球迷解釋了現代足球的定義:有機會最終捧起金杯的球隊,不一定是最好的球隊,但一定是最難被擊敗的球隊。
所以,葡萄牙隊一路逆水行舟,小組賽三場先是被冰島隊逼平,隨后再和奧地利隊0︰0互交白卷——隻有最最樂觀的葡萄牙球迷,才會在看完這兩場小組賽后,仍然相信這樣的葡萄牙隊能夠挺進決賽——出線生死戰對陣匈牙利隊,葡萄牙隊三度落后三度扳平,最終拿著來之不易的3分顫顫巍巍地搭上了歐洲杯16強的末班車。
這當然不是最好的葡萄牙隊。20年來最好的葡萄牙隊是2004年本土歐洲杯賽上獲得亞軍的那支球隊,兩年后,他們在2006年德國世界杯賽上殺進四強,那是葡萄牙隊足球黃金一代的巔峰時刻。這支征服了不少中國球迷的葡萄牙隊,以1969年∼1974年出生的球員為主,1989年和1991年連續奪得兩屆世青賽冠軍,是他們邁向輝煌的起點,菲戈、魯伊·科斯塔、德科、保羅·索薩、康西卡奧、薩·平托、若奧·平托、努諾·戈麥斯和保萊塔這些球員的名字至今還被葡萄牙球迷不斷傳誦。
而現在的這支葡萄牙隊,豪門主力隻有C羅和佩佩兩人,球隊已然完成平民化的整體轉變,還能進球的納尼和夸雷斯馬在10年前作為“潛在巨星”,還曾被曼聯和巴塞羅那分別引進,隻可惜均未達到俱樂部預期的高度。事實上,有苛刻的球迷認為,就連C羅都即將邁入職業生涯的最后階段,他的經驗與日俱增,可他的速度、力量和突擊能力,卻不再有強化的可能——C羅和皇馬的合同本應在2018年到期,據西班牙《馬卡報》透露,皇馬俱樂部會在歐洲杯結束后給C羅送上延至2020年的續約合同,但年薪要維持在2100萬歐元,與現在持平。
不過,這支整體平民化的葡萄牙隊,卻恰恰成就了一支最難被擊敗的葡萄牙隊——最明顯的例子出現在16強賽(第一場淘汰賽)中,對手克羅地亞隊幾乎控制了比賽節奏,葡萄牙隊在逆境中咬緊牙關沒有絲毫放鬆,加時賽第117分鐘,克羅地亞進攻機會,夸雷斯馬和C羅在本方禁區前夾搶成功,隨后兩人一路沖到克羅地亞禁區,當C羅的接應射門被守門員化解,移動到空當區域的夸雷斯馬完成絕殺。算上此前桑謝斯的中路突擊和納尼“無心插柳”的銜接,這一套出現在117分鐘時不遺余力的反擊配合著實令人贊嘆。而面對這樣一支“史上最頑強的葡萄牙隊”,克羅地亞隊輸得不冤,包括對波蘭隊的八強戰,葡萄牙隊沒有在進攻端掀起賞心悅目的驚濤駭浪,但防守方面的一絲不苟和兢兢業業讓他們熬到了點球決勝。
所以,平民化的葡萄牙隊,至少在成績上贏了所謂球星扎堆兒的英格蘭隊和西班牙隊。
威爾士“大聖”,翻不出“五指山”
無論世界杯賽還是歐洲杯賽,“黑馬”球隊總能刺激看客的神經,平民化的葡萄牙隊當然不算本屆歐洲杯賽上的“黑馬”,真正的“黑馬”是被他們淘汰的威爾士隊,“黑馬”一旦氣力用盡,便躲不開被洗白的命運。
“毫無疑問,從2014年巴西世界杯賽和這屆歐洲杯賽來看,整體足球的烙印越來越明顯了,就像葡萄牙隊,C羅絕對是頂級球員,是天王巨星,但一支球隊的前進,一定是建立在整體實力的基礎上,隻有整體實力相當的球隊,才能進入比拼球星能力的環節。”前國腳孫賢祿告訴記者,“從這個角度看,因為拉姆塞累積黃牌停賽,隻能靠貝爾一個人的威爾士隊,確實缺乏戰勝葡萄牙隊的手段。”
打進歐洲杯四強的威爾士隊,和在八強階段被東道主淘汰的冰島隊,是本屆歐洲杯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勵志故事所傳達的內容在於足球小國並非足球弱國,但正如業內專家所言,“實力”才是足球場上亙古不變的致勝因素,沒有拉姆塞的幫助,單憑“大聖”貝爾一人,無法再帶威爾士隊更進一步。
“我們能打進四強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戰斗到了最后一刻,發揮了全部能量,沒有留下任何遺憾,這是值得為自己驕傲的事情。”貝爾說,“C羅是天生的射手,他進球很正常,重要的是,他們的整體發揮越來越出色。”
論個人突擊能力,如今26歲的貝爾甚至略強於31歲的C羅。淘汰賽第一場貝爾的傳中讓麥考利不慎烏龍,威爾士過了北愛爾蘭這一關,八強戰面對球星雲集的比利時隊,進球的是威廉姆斯、卡努和沃克斯,但串聯全隊的軸心、對方嚴防死守的對象,仍然是貝爾和拉姆塞兩人——依靠個人能力,貝爾和拉姆塞把威爾士拉進歐洲杯四強,這是他們的極限高度,貝爾的上限和C羅相仿,但威爾士全隊實力與葡萄牙隊相比還有差距,這種差距體現在個人能力、戰術意識等諸多方面,而在歐洲足球完成第四次“技術革命”的背景下,再沒有“黑馬”球隊能像1992年的丹麥隊、2004年的希臘隊那樣,可以把奇跡進行到底。
“傳控流”遭殃,大變革前奏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算起,有據可查的歐洲足球最早進化,是1953年匈牙利人首創的4前鋒陣型,60多年前這套陣容的確能夠發揮出球隊最大的攻擊能力﹔所謂第二次技術革命其實很短命,更多的是各國對4前鋒陣型的修補和演變,真正讓歐洲足球發生脫胎換骨變化的,是上世紀70年代荷蘭隊引領的“全攻全守”打法,1974年世界杯賽,荷蘭隊的這套打法震驚了世界——場上所有球員需要在一個不停流轉的陣型中同時兼顧進攻與防守(並非進攻時全體投入進攻,防守時全體投入防守的簡單形態)。
這次足球史上的偉大變革對球員的身體素質和技戰術能力提出極高要求,今年3月去世的巴塞羅那足球教父克魯伊夫曾評價開創“全攻全守”概念的老帥米歇爾斯,“是第一位且是唯一的足球大師”。注重利用球場空間的“全攻全守”以4-3-3陣型為基礎,直到20年后的1994年美國世界杯,艾德沃卡特率領荷蘭隊仍然秉承全攻全守套路精髓,留下2︰3惜敗巴西的一場名局后止步八強,而1998年世界杯希丁克帶荷蘭隊繼續主攻4-3-3,8強賽2︰1力克如日中天的阿根廷,雖然半決賽點球輸給巴西,但“橙色郁金香”在綠茵場上的藝術魅力,還是俘獲了大批球迷單純的心。
在荷蘭之后,西班牙足球從2008年歐錦賽奪冠、歷經2010年南非世界杯奪冠、到2012年歐洲杯衛冕,4年獲得三大頂級賽事桂冠,証明他們開創了歐洲足球的第四次戰術革命——傳控打法在后期遭到了“為了傳球而傳球、使人昏昏欲睡”的質疑,但在面世之初卻十分驚艷,尤其隱藏在“傳控”背后的高強度的中前場反搶,締造了西班牙足球在3屆大賽上的統治地位。
“傳控”戰術革命的根基源於球員的技術能力以及對場上局面的閱讀能力和對比賽節奏的把控能力,時至今日,尚無一支歐洲球隊能夠達到西班牙隊達到的高度,甚至就連西班牙隊自己,也因為上一代球員逐漸老化而無法在本屆歐洲杯賽場上掌控比賽節奏。
所以,本屆歐洲杯更像是歐洲足球第五次技術革命的前奏,上一代的“傳控流”正被“整體推進”取代,但真正的變革,還需要“從天而降”的超級巨星,讓“功利足球”變得愈發緊湊和狹小的同時,仍然擁有浪漫主義的迷幻色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