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杯“每12年爆冷一次”:葡萄牙隊奪冠啟示錄
歐洲杯果然重復了“每12年爆冷一次”的規律,從1992年的丹麥隊到2004年的希臘隊,再到今年的葡萄牙隊。
葡萄牙隊在歐洲足壇並非二流隊伍,之所以這次被公認為“爆冷”奪冠,更多的原因在於他們呈現出一種完全顛覆自身傳統的戰術風格。從流派上看,葡萄牙隊屬於傳統的歐洲拉丁派,崇尚技巧和進攻。但本屆歐洲杯,葡萄牙隊卻踢出了一種“意大利式”足球,即使C羅這樣的巨星,也隻能在這種防守足球體系中扮演一個機械的角色。7場比賽,葡萄牙有6場比賽在90分鐘內沒有擊敗對手,他們甚至是以小組賽第三名的身份最終奪冠!
葡萄牙隊的奪冠,固然很大程度上是歐洲杯擴軍之后不合理賽制下的產物,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積極的足球規律。
首先,球星作用不是決定性的。從“黑豹”尤西比奧到菲戈領銜的“黃金一代”,再到如今的C羅,葡萄牙足球向來不缺乏天才球星,但為什麼他們之前總與世界大賽冠軍無緣?說到底還是整體戰術性不強。巴西世界杯慘敗后,葡萄牙隊進行了大面積的新老交替,這次參加歐洲杯的23人陣容星光黯淡,幾乎就靠C羅和納尼兩人撐場面。
面對這樣一支“平民版”的葡萄牙隊,主帥桑托斯採取了務實的防守反擊戰術。難得的是,C羅和納尼最大限度服從了球隊整體戰術的要求。即使決賽C羅意外受傷退場,但葡萄牙隊的陣腳沒有亂,整體性優勢甚至更為明顯。
在足球高度科學化的歐洲足壇,強弱之分無非兩點:一是戰術執行力,二是個人能力。無論2004年的希臘隊奪冠還是這次的葡萄牙隊,我們都不能簡單定義為“功利足球”,隻能說他們都踢出了“最適合自己的足球”。
C羅雖然在本屆歐洲杯的發揮不算高光,但他的精神領袖作用卻非常明顯,更難得的是,他在面對外界極大質疑的壓力時,始終對球隊奪冠充滿信心,也堅決支持主教練的戰術要求。正因為有了空前的凝聚力,葡萄牙隊才能把“二流”的牌面打出“一流”的結果。
對於即將出征12強賽的中國男足來說,如何才能在“星光黯淡”的背景下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足球”?怎樣才能在公認的“二流”定位下打出“一流”的結果?相信高洪波會從葡萄牙隊身上得到啟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