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跑步

一路奔跑隻為夢想 陳盆濱的百天百個馬拉鬆

記者 李春
2016年07月15日08:14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從台州玉環小漁村踏上奔跑之路,一路跑著,沒有特別的理由,隻因為曾經跨過那道起跑線,而成為一名跑者的自信和堅持——陳盆濱,是一個自我成長起來的“野生”跑者。

跑步成就了陳盆濱。這改變,是陳盆濱自己選擇的生長。陳盆濱說:“我覺得,人生就是被選擇改變的。”

6月26日上午,陳盆濱“挑戰100一起跑”活動在北京進行了總決賽,上海的猛犸縱橫跑團以5小時53分44秒的成績獲得總冠軍,將和他一起開啟“裡約”之行。

陳盆濱和冠軍跑團將在7月31日前往巴西裡約奧運賽場,“我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去感受下奧運的氛圍,同時通過馬拉鬆長跑的形式,為中國奧運健兒加油。”陳盆濱此次計劃沿著裡約海灘跑50公裡。這條跑道號稱全世界最美的海灘跑道,陳盆濱說自己會帶領冠軍跑團向世界展示中國跑者的風採。

7月,回到家鄉玉環的陳盆濱停下忙碌奔跑的腳步,正調節狀態、加緊體能訓練為裡約之行准備著,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跑步,

跑出來的輝煌

登上美國《戶外》雜志封面的第一個中國人﹔史上首位贏得國際性極限馬拉鬆比賽冠軍的中國人﹔全世界第一個完成“七大洲極限馬拉鬆大滿貫”的人﹔100天完成100個馬拉鬆的人……這樣輝煌的跑步經歷擁有者,唯有陳盆濱。他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極限馬拉鬆第一人”。

陳盆濱,1978年出生在台州玉環縣一個靠捕魚為生的家庭。憑借頑強的毅力和不懈努力,他成為了著名的耐力跑運動員、極限馬拉鬆運動員,更被稱為這兩項運動在國內的“推廣大使”。

陳盆濱在2015年連續用100天跑了100個馬拉鬆,從廣州出發最終到達北京,完成約4219.54公裡的挑戰。2016年的“挑戰100”全面升級,從陳盆濱個人挑戰變為與1500個跑團同跑,每個跑團以接力方式每人奔跑10公裡,最終完成100公裡的總路程。

陳盆濱回顧今年的“挑戰100一起跑”,心情格外輕鬆休閑。今年最大的收獲是圓了很多跑友想陪他跑的願望,這也是國內首次以團體參與的路跑。“去年很煎熬,那是一段漫長的回憶。今年完全不同了,賽期短,有人陪,還有接力,不再孤獨不再無聊,去年沒這麼熱鬧。今年有很多游戲,互動性強。而且我充分感受到團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互相交流激勵。”陳盆濱暢談著他的感受。

“能和這麼多跑友一起跑,推廣跑步這項運動,‘挑戰100’給了我很好的平台。我可以借此呼吁:跑步是有科學性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陳盆濱希望能夠把跑步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畢竟一個人能力有限,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踐行讓中國成為健康大國的目標。”他特別提到重慶站和深圳站,“在深圳站,很多跑友特別好,起初他們跑在我的前面,我的節奏和跑姿被帶亂了,因為我跑步用胯而不是用大腿,以至於我都快跑崩潰了。於是我停下來和他們解釋,大家馬上都跑到我后面去了,這個時候我特別感動。這次前一兩名跑團非常專業,都比我快很多。”

去年令人驚嘆的100天100個馬拉鬆,在陳盆濱看來卻是輕描淡寫的。他的極限跑經歷實在太多。2009年第一次出國跑極限馬拉鬆,是法國環勃朗峰耐力賽。“根本什麼也不懂,連登山杖都沒帶就去跑。大概跑了3個小時,膝蓋忽然鑽心的疼——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上凍脆了。”但就是這次經歷,讓他對極限馬拉鬆著了迷。

2011年他參加了撒哈拉沙漠馬拉鬆,這項經典賽事又被叫做“地獄馬拉鬆”,在此之前出生於台州漁村的陳盆濱連沙漠長什麼樣都不太清楚。“沒經驗,帶的食物轉化熱量很慢,營養補給跟不上,我就虛脫了,走路都晃,感覺自己快死了。”

2012年,他在28天內完成了3項賽事,總距離達到600公裡。其中最后的一項比賽是南美洲亞馬遜叢林馬拉鬆。“在樹林裡面迷路,在水裡被螞蟻咬都是小事。”回國后不久,陳盆濱的腳趾甲蓋掉了5個,沒掉的全都變黑了……“每次比賽后都會變成瘸子,沒受傷也得恢復十幾天,特別能睡、能吃,剛吃完就餓了。”

2015年6月在希臘的極限馬拉鬆比賽,全長255公裡,跑了41小時12分6秒,這是陳盆濱的完賽成績,獲得比賽第三名的同時,他也成為第一位參加並完成這項賽事的中國人。

這樣跑步不是在自虐嗎?“當然不是。”陳盆濱有他自己的見解:“跑步最明顯的是讓我身體好,基本不生病,很少去醫院。而且通過跑步體驗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環境,眼界更開闊了。和外界接觸多了,我的性格也跟以前不一樣,我小時候很內向,現在開朗了很多,話也多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內心強大了,感覺碰到再大的困難,都能不驕不躁,想辦法解決。”

“以前沒有理想,但跑著跑著把理想跑出來了。人活著應該有進步吧,不同人生階段有不同的目標。”陳盆濱說:“第一次去國外跑比賽是在法國的環勃朗。因為我的參賽,街道上挂起了五星紅旗,那個瞬間,我忽然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陳盆濱說:“極限跑比賽中的亞洲面孔,大多是日韓的越野選手。所以后來我出去比賽,就會帶一面國旗,當鏡頭拍到我的時候,我就把國旗展示出來,告訴大家我是中國人。也希望因為我,更多中國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我是一個業余跑者,但在這些比賽中,我代表了中國。”

讓陳盆濱開心的是隨著知名度的提高,有了經紀公司的認可,並拿到了贊助。“以前比賽看外國選手都有團隊,很羨慕。特別是完成比賽后,能有人跟你一起擁抱、慶祝。”陳盆濱不會英文,比賽時隻能帶著一張小紙片,上面寫好“我需要水”,“請給我食物”。有一次,他自己在比賽途中煮了一鍋雜燴菜,卻沒放任何調料——因為看不懂外國的調味罐上寫的是什麼。現在有團隊的保障,這類問題是再也不用擔心了。

“當我選擇跑步時,爸爸媽媽體會到的辛酸,一定會比我更多。”陳盆濱的日記裡寫著與家人告別后會想念爸爸媽媽。每次完成挑戰后,他會特別希望能吃到爸爸打的魚丸、媽媽熬的湯,“我最早跑步時其他人對我的異樣眼光以及我跑步受傷,都讓父母心疼,其實我沒有把自己真正的跑步經歷告訴他們,以免老人家更加憂心。”

去年“挑戰100”跑到老家台州時,同樣很多人在終點為陳盆濱鼓掌。爸爸媽媽也許不知道“挑戰100”是什麼概念,但那一剎那,陳盆濱相信他們肯定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非常自豪。

有夢想,

就有改變

這幾年陳盆濱不斷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堅持比賽,並取得優異的成績﹔有越來越多的跑友把他當作“男神”一樣崇拜﹔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他,但對於他來說,金錢和名望並不是他的夢想。

“我不需要太多的錢,能養活自己就夠了。我更在乎自己能否參加喜歡的比賽。”第一次發現自己與眾不同是在一次村裡組織的趣味運動會上,當時,21歲的陳盆濱在俯臥撐比賽中一口氣做了438個,要不是裁判拍了拍他,告訴他冠軍早已失去懸念,他還沒打算從地上爬起來。

從那時起,他成了村裡的名人。對體能和耐力充滿自信的陳盆濱開始迷上了運動,尤其是一般人無法完成的高強度挑戰——扛75公斤沙包爬220個台階﹔用3個多小時穿著皮鞋跑完馬拉鬆﹔扛5加侖礦泉水桶走上14個小時,繞操場300多圈,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那場比賽下來,我脖子都不能動了,300多圈,我連肩膀都沒換,”陳盆濱回憶說。通常,這樣一場比賽下來,陳盆濱能拿到幾百元錢的獎金,這對一個來自小山村的漁民來說,不算小數目。有一段時間,他平均一周多就會參加一場比賽。不過漸漸的,他發現這也並非長久之計——參加比賽需要交報名費,加上沿途吃飯、住宿、購置運動裝備等費用,他所剩無幾。

直到2004年,浙江省的一位熱心企業家得知了陳盆濱的事,決定解囊相助。這位企業家不但給陳盆濱安排了工作,同時還為他支付了參加各地比賽的報名費、機票、食宿等費用。陳盆濱至今都把這位熱心人叫做“老板”。“老板很低調,願意無條件一直支持我,他從沒想過如果有一天我成為體育界的名人之后,他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回報,他甚至不希望我在媒體面前提到他的名字,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如此敬重他。”

對於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陳盆濱相信去幫助更多的人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而他的方式就是把自己通過多年的積累、摸索出的一套科學耐力跑方法,分享給所有希望參與到跑步運動中的人,讓他們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在2014年度戶外人物頒獎會上,陳盆濱面對上千名觀眾講述了自己的跑步心得。“我來自一個小漁村,我熱愛跑步,是跑步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要跑到60歲甚至更長時間,我要向全世界証明,中國人經過鍛煉,身體素質不比任何人差。最令我開心的時刻,就是在世界七大洲都有五星紅旗在舞動!有夢想,去做了,就會改變自己。”他說。

曾有人建議陳盆濱開一家跑步俱樂部,以他如今的成績和名氣,定能招徠不少客源,他卻擺了擺手,拒絕將自己的愛好與金錢挂鉤。“我喜歡教大家跑步,也希望能夠帶動更多人參與到跑步中來。我參加的每一場極限馬拉鬆比賽都是沒有任何獎金的,跑步是我的人生夢想。我喜歡跑步帶來的改變。”

(責編:體育實習 趙子森、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