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綜合

2016環島賽觀察之二:“隻選對的”是成功基石

鄭軼
2016年10月30日09:56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跟著參賽車隊環游海南島,總會驚嘆於這裡的旖旎風光、特色人文與豐饒物產。以往隻知三亞、海口,一圈下來發覺隨處美景,襯上怡人氣候與通透天空,航拍畫面美得直接可作“桌面”。

這樣的自然風光與旅游資源,如果不發展戶外運動,簡直是暴殄天物。在許多大城市的騎友困守於霧霾時,在海南騎一輛單車,沿著椰林碧海前行,豈能不沉醉其中?正因如此,海南被列為國內騎行愛好者最期待的三條騎行線路之一,每年吸引騎行人群超過30萬人次。

從最初創辦環島賽,到這十來年的茁壯成長,得益於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不斷為賽事反哺養分。換言之,海南以環島賽為突破口,打造體育賽事“金字招牌”,是從一開始就選對了路,並堅定不移地走到今天。辦賽者借助資源優勢有發揮空間,參賽選手和觀眾有滿意體驗,賽事定位與國際旅游島建設天然契合,多方合力才造就了環島賽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體育產業與消費市場的勃興,激發了各地政府的辦賽熱情,資本與熱錢紛紛涌入,一時間各種賽事紛紛上馬,什麼火爆立刻引發“跟風效應”。但不是每個賽事都適合移植或復制,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地選擇辦賽才是正途。否則大浪淘沙過后,多的是一片短命賽事。海南並非體育大省,但主打的這幾項賽事——自行車、帆船、高爾夫,無不最大化彰顯本地特色,並且逐漸辦成了當地“標配”。

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觀照,以海南的先天條件和經濟結構,發展體育產業是“天作之合”。國務院46號文件將體育產業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體育競賽表演業、全民健身服務業等為發力點,可謂海南揚長避短的選擇。有人說,花這麼多錢辦賽是“虧本”的,但如果算算綜合收益以及城市美譽度、土地增值等隱性價值,這筆“買賣”不知有多劃算。

每年環島賽的承辦城市都是“香餑餑”,地方政府出錢、出力,看重的正是環島賽的長遠效應。以航拍直播為例,如此全方位、立體化、長時間的城市景觀展示,是其他賽事難以比擬的,也是一般宣傳片無法達到的效果。環島賽經過時,僅僅拉動旅游、餐飲、住宿的直接收益就很可觀,更不用說騎行興起后持續帶來的人氣和關注度。在今年環島賽首次實現全球直播后,這種輻射和推廣效應無疑又會“加碼”。

環島賽人最自豪的,是自家品牌含金量的提升,但創新與突破的基因早已融入他們的血液。第一個“十年”,環島賽完成了從辦賽起步到專業化的初步積累,第二個“十年”則立足於嵌入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更大格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意在打造一個體育與旅游深度融合的經典案例,這也意味著環島賽有了更多“跨界”的可能。

一個賽事要活下來、活得好,不能隻靠“輸血”,必須自我“造血”。再上一個層次,則要打通一整條產業鏈,謀求多元化發展。在市場化運作多年后,環島賽已然具備了“提質升級”的能力。這種跨越,不止於表面的級別、規模或參賽陣容,而在於激活整個賽事,對市場與產業可持續釋放活力。某種程度上這無異於“二次創業”,環島賽選擇“體育+旅游”可謂明智之舉。面對當前中國體育旅游萬億元的“藍海”,隻有敢於出發的探路者才能抓住良機,獲得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

(責編:胡雪蓉、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