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不應該隻有青春,沒有成熟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年年都在保級的鋼絲繩上跳舞,就得有一不小心掉下來的心理准備。
關心綠城的球迷其實都明白,上個周日終場哨聲,只是令等了幾年的第二隻靴子落地。情感上固然不甘、不舍、悲傷,甚至可能有些憤怒,但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冷靜下來想想,即便有這樣那樣的陰謀論,檢討一下綠城自身,每年打得好的球員首先想到的是賣錢,每個主場門可羅雀就那麼幾千號人來捧場,這樣的綠城,降級也冤不到哪兒去。
接下來綠城怎麼辦?
現在大家都在等老宋發話,他不說話任何猜測都沒有意義。當然,話又說回來,想要已經不是綠城集團實際控制人的老宋再砸鍋賣鐵沖超,有點不現實。過去幾年,每年投入兩個億都已經有點勉為其難,更不可能學權健大手大腳地花錢來沖超。
對於未來的綠城來說,能走的路也無非就這麼幾條:一是有財力雄厚的老板接過宋衛平的槍﹔二是綠城靜下心來一門心思做青訓﹔三是實在撐不下去不玩了,這是大家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浙江有財力的老板很多,但願意接手綠城的暫時還沒聽說。
至於第二種可能,最近俱樂部已經有傳言說,綠城可能要砍掉大部分老隊員,讓1997年出生的全運會適齡隊員來打,這個說法倒是符合老宋一貫的青訓情結。
綠城青訓這些年確實培養出不少人才,除了綠城俱樂部自身在用的球員,像活躍在中超的石柯、顧超、謝鵬飛、晉鵬翔,還有在荷蘭踢球的張玉寧等,都是綠城青訓的產品。
即便在歐洲五大聯賽中,那些以青訓出名的俱樂部,絕大多數也都是中下層球隊,也經常因為被豪門挖角而導致成績波動,甚至會成為聯賽中的升降機。
成績有起伏很正常,但對於一支健康的職業球隊來說,除了重視青訓,更應該重視球隊的平衡發展。
事實上,綠城本賽季一直重用的93一代,在球隊缺乏主心骨的情況下,並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這樣的教訓,不應該再發生在即將要挑起球隊大梁的97一代身上。
對於綠城來說,經過這一次慘痛的降級經歷,未來更應該學會如何建設一支更健康、更平衡更規范的球隊。一味地強調青訓,忽視球隊市場和社會效應,其實也是一種不健康。
正如央視主持人徐陽說的那樣,對於綠城來說,“不應該隻有青春,沒有成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