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7廈門馬拉鬆

廈馬所見証的那些“第一”

2016年12月28日15:54 |
小字號

走過 15 年的廈馬,也曾是一個新生事物,第一次出現在廈門,第一次出現在廈門人民的生活中﹔而隨著它的發展,廈馬迎來自己很多的“第一次”,也帶給廈門、中國乃至世界很多的“第一”。

作為一項第一屆就有上萬人參賽的運動,它考驗著這個城市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水平﹔而從傳播和影響力的角度來看,廈馬一直刷新著中國馬拉鬆直播的技術和手段﹔憑借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的地緣優勢,透過這項全民同樂的運動,兩岸交流也實現了很多突破……

現在道是尋常的事物,其實我們都因廈馬而一同見証其誕生。

不斷完善的賽事組織和服務

在 6 至 7 小時的賽事以外,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前導工作,例如小小的直飲水機——

2003年 廈門自來水公司在國際會展中心、椰風寨、胡裡山炮台、白鷺洲等地點安裝了廈門首批 20 台直飲水機,為參賽選手和觀眾提供優質飲用水。

2005年 從該屆(第三屆)開始收取報名費,規范報名程序,要求所有選手自願參賽、量力而行,必須本人簽定參賽申明,未成年人必須要有監護人簽字。在首次收取報名費的情況下,報名參賽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上屆增加近千人。

2005年 首次在全國大型體育賽事中開設網上報名,使參賽者報名更方便、更快捷。

2010年 比賽關門時間由原來的 6 個小時延長至 7 個小時,成為當時國內關門時間最長的馬拉鬆賽,使眾多的業余選手更有機會完成全程比賽,滿足選手的需求,也使賽事的完賽人數成倍增長。

2014年 為確保賽事安全、順利、圓滿,首次對主會場實行全封閉,並設置 9 個安檢通道 130 個安檢門,對所有進入主會場人員實施安檢。

2014年 往屆隻在起終點、20 公裡、折返點設置 3 個計時點。為確保競賽公平、公正,按照中國田協最新規定,從該屆比賽起實行每 5 公裡設置 1 個計時點,並招標使用一次性計時芯片。

2016年 為讓選手有更好的參賽體驗,首次採用快遞方式,投遞參賽選手物資。通過網絡報名的選手有近一半選擇此服務,大大方便了外地選手領取,提升賽事的服務水平,在全國還屬首創。

2016年 為提升廈馬的專業性,首次採取網上預報名的方式。報名工作全部網上完成,採用預報名方式,報名工作更具科學性和專業性。

2016年 起跑出發時,首次採取分區檢錄,按照完賽成績依次排列出發,有利於選手創造個人最好成績。

廈馬實現的賽事紀錄

2006年 參賽人數首次突破 2 萬人。

2007年 來自甘肅的選手李柱宏以 2 小時 13 分 17 秒的成績獲得了男子馬拉鬆第一名﹔女子第一名由遼寧選手朱曉琳獲得,成績是 2 小時 26 分 08 秒,首次實現了廈馬男女第一名均由我國選手獲得的紀錄。

2007年 剛舉辦了五屆的廈門國際馬拉鬆賽,在全球300多個公路跑賽事中脫穎而出,於2007年12月20日被國際田聯評為“2008年全程馬拉鬆金牌賽事”,成為獲得“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榮譽的“第一年輕”賽事。至今,廈門國際馬拉鬆賽已成為連續 10 年獲得“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的國際馬拉鬆賽,標志著廈門國際馬拉鬆賽的國際影響力。

2011年 包含全程馬拉鬆、半程馬拉鬆、十公裡和五公裡在內的參賽人數達 77151 人,創國內馬拉鬆參賽人數之最。

2013年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男子特邀選手格塔喬•特發•納格瑞以 2 小時 7 分 32 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冠軍,刷新了賽會紀錄,打破了塵封 27 年的中國馬拉鬆賽事男子紀錄。

2015年 肯尼亞選手 Moses Mosop(莫瑟斯•莫叟普)以 2 小時 6 分 19 秒在廈馬創造了中國境內馬拉鬆賽的最好成績,同年,埃塞俄比亞選手 Mare Dibaba (馬瑞•迪巴巴)以 2 小時 19 分 52 秒打破賽會紀錄獲得女子組冠軍。

14 年來,總共有 559790 人次參與廈門國際馬拉鬆賽,其中全程參與人次為 164670 人﹔2010 年,參加廈門國際馬拉鬆賽全程的人數首次突破 1 萬人,為 10272 人﹔2013 年,參加廈門國際馬拉鬆賽的全程人數首次突破 2 萬人,為 20549 人。

引入先進技術擴大直播覆蓋面

即使安坐家中,賽事的精彩也不會因距離而衰減,因為廈馬擁有強大的直播團隊和不斷革新的手段——

2003年 廈廣新聞台的節目主持人乘坐熱氣球,在百米高空現場直播賽事盛況,開創了廈門新聞報道的先例。

2004年 該年參與直播的有中央電視台、東南電視台、大連電視台、青島電視台、寧波電視台、深圳電視台、天津電視台、浙江電視台、新疆電視台、山東電視台、湖北電視台、福建電視台、貴州電視台、廣州電視台、武漢電視台等 15 家電視台,直播面覆蓋祖國的大江南北,這麼多家電視台同步直播一場馬拉鬆賽在國內尚屬首次。

2004年 該年的直播工作還引入了新的技術,創造多項第一,國內第一次在馬拉鬆賽事直播中增加了全程航拍,第一次使用直升飛機對移動信號進行中繼﹔國內第一次採用 OFDM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數字微波,實現直播移動信號的全程覆蓋﹔國內第一次在大型活動直播中使用無線光通信技術傳輸多路視音頻直播信號。

2004年 廈廣新聞台、廈廣音樂台也全力加入該年的賽事直播中,整合頻率資源,聯合直播,從早上 6 點開始一直到 12 點結束,連續 6 個小時不間斷全面介紹比賽情況,這一舉動也創下全省第一。

2005年 率先在國內採用了 800M 數字微波技術,使直播效果更好。

2005年 為滿足廣大閩南觀眾的需求,海峽衛視首次用閩南話直播馬拉鬆賽。

2005年 30 多家電視台同步直播比賽實況,直播面覆蓋全亞洲,數十億電視觀眾同時觀看一場馬拉鬆賽在國內尚屬首次。

2007年 首次採用先進的衛星電視轉播設備,增加了女子比賽的鏡頭和畫面,提高了電視直播的質量。

2014年 新華社為賽事首創中英文報道。

賽事織起的又一條兩岸紐帶

雖一水之隔,但為了這一賽事,我們常聚首——

2004年 台灣地區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先生率團 130 人,從台灣經金門直航廈門參賽,實現了建國以來台灣體育團隊直航廈門零的突破。

2007年 首次有來自金門技術學院的 32 名大學生,自願加入志願者服務隊伍的行列,參與賽事的服務保障,市台聯也組織了 56 名台胞青年參與志願者服務隊。

2007年 台灣品牌水果也首次亮相比賽現場,供參賽運動員享用。

2008年 廈金“兩門”隔海同跑馬拉鬆,兩岸馬拉鬆賽同時鳴槍、同時開跑,而且廈門衛視、台灣東森衛視第一次運用同步採集新聞系統對兩岸賽事同步直播,兩岸觀眾在同一時刻在電視直播中觀看廈金兩岸不同賽道上選手奔跑的畫面,同時分享兩岸馬拉鬆賽的盛況,進一步拓展了兩岸交流的新形式、新途徑。

策劃和承辦世界級活動

2005年 策劃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國際馬拉鬆高峰論壇,從理論深度挖掘馬拉鬆的重要作用,推動馬拉鬆運動健康發展。這是國內首次舉辦關於馬拉鬆運動和馬拉鬆賽的專業性論壇。

2005年 由 99 尊雕塑組成的“永不止步”馬拉鬆群雕亮相廈門環島路,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馬拉鬆為主題所做的雕塑。

2006年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親自主持儀式,將廈門市政府贈送的馬拉鬆群雕中的兩座收藏於奧林匹克博物館,這是奧林匹克博物館第一次收藏馬拉鬆雕塑。

2006年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親自為廈門國際馬拉鬆賽題詞——“永不止步”,這是羅格第一次為馬拉鬆賽事題詞。

2007年 國際奧委會贈送給廈門市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頭像雕塑,這是國際奧委會第一次向馬拉鬆舉辦城市贈送顧拜旦雕像,揭幕儀式在廈門體育中心隆重舉行。

2007年 第16屆國際馬拉鬆和路跑協會世界大會,於3月28日至30日在會展中心舉行,這是該協會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行全會。

2008年 時任希臘馬拉鬆市市長埃蒂珀•尼克•贊達費先生應邀出席該屆廈門國際馬拉鬆賽。作為馬拉鬆運動的發源地,贊達費市長把採自馬拉鬆古戰場遺址,象征者和平、友誼和公平競爭的馬拉鬆聖火火種,在比賽開跑儀式上傳遞給組委會主任劉賜貴市長﹔2009 年 1 月,馬拉鬆聖火在廈門馬拉鬆賽事現場的聖火台點燃。這是馬拉鬆聖火第一次走出希臘國門並在境外點燃。

2008年 廈門市贈送的兩尊馬拉鬆雕像空運至希臘,這是馬拉鬆運動的起源地第一次接收國外贈送的馬拉鬆雕塑。

2009年 舉辦世界上第一次國際馬拉鬆城市市長論壇。來自世界各地的 26 個舉辦馬拉鬆城市市長和賽事組委會代表出席本次盛會。論壇以“馬拉鬆與城市發展”為主題,各參會城市領導和馬拉鬆組織者多角度、全方位對舉辦城市馬拉鬆的價值進行了深入探討,全面詮釋了馬拉鬆對城市發展的多維作用,全面提升了大家對馬拉鬆的認識水平。

2014年 邀請時任國際田聯主席拉明•迪亞克來廈出席賽事,並親自頒發“國際田聯路跑金牌賽事”牌匾,這是國際田聯主席首次來華出席中國城市路跑賽事。

來源:廈門馬拉鬆組委會

(責編:王超、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