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評論

新聞晨報:U23這記重拳 足協,你想明白了嗎

黃宇龍
2017年01月17日08:14 | 來源:新聞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U23這記重拳足協,你想明白了嗎

2016年1月14日,中國國奧隊備戰U23亞洲杯小組賽。 /新華社

上周末,中國足壇最熱鬧的事莫過於足協“半夜雞叫”,在凌晨發布2017賽季外援和年輕隊員(確切說是U23隊員)使用規則。一石激起千層浪,過去兩天,比較集中的爭論還是“過度消費的外援該怎麼消化”、“后續是否引發賠償”等問題。其實,從長遠看,“上場運動員名單中應列入至少二名U23國內運動員(1994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一名U23國內運動員應為首發運動員”這條規則顯然更具“長遠殺傷力”和“爭議性”,足協如果沒有后續的應對之策,會有層出不窮的爭議出現。

不難想象,如今職業聯賽的賽場環境,不僅球迷看得懂,足協或許更加心如明鏡,外援天價完全沒有封頂,不管怎麼辦?年輕球員永遠缺乏上場機會,不管怎麼辦?但就像過去20多年,足協出台任何規則,似乎都是在“錯中求對”,永遠在“矯正”,有時候甚至“矯枉過正”。如今這條“U23必須有首發”,粗想想就有一堆后續問題需要足協給出更細致、更明確的解釋。

首先,每支球隊要應對這個規則,隊內究竟需要儲備幾名U23隊員才算夠?一個兩個肯定不夠,四個五個恐怕都嫌少。其次,聯賽報名結束后,萬一打著打著,U23隊員傷了、停賽了、被國奧隊征召了,打聯賽時,確實一個都沒有了,怎麼辦?允許臨時再報嗎?還有,萬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俱樂部把好經念歪,來一個“規則性應對”怎麼辦?比如,踢了10分鐘,用一個U23換下首發那個U23,能不能罰?又比如,1994年1月1日后出生的“U23聖誕樹”都被砍光了,又出現一些改年齡的怎麼辦?要知道新規出來后,1994年出生的球員市面上已經被送綽號“賈寶玉”(含著金鑰匙出生),那請問1993年那些隊員呢?他們真的冒險改年齡了,有沒有勇氣將犯事的俱樂部罰降級?再比如,某些場次,有些球隊確實沒有執行規定,就是沒有上或者首發上U23的隊員,怎麼辦?你判0比3負?還比如,“供求關系”決定價格,U23隊員、好苗子短時間內價格飛漲,出現完全離譜的市場價格或者買賣行為,足協如何保障青訓培養的當事俱樂部利益?U23適齡球員被挖光后,市面上出現大量“低齡簽約”或者“預購簽約”,造成利益勾連的俱樂部過多,影響比賽公正性,怎麼辦?多少歲之前的球員不能被簽,足協心裡有沒有譜、白紙黑字規定啥時候出來?按照如今某些俱樂部砸錢的勁頭,為15歲或者17歲孩子開個1000萬、2000萬,我覺得也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就足協這個新規的力度看,這應該又是一記把自己的重心連著拳頭一起砸出去的所謂“重拳”,能不能打到“七寸”不好說,自己有些趔趄幾乎是肯定的——這也是過去20多年足協諸多重拳的共同點。不過昨天傳來的消息說,90%的俱樂部支持足協的做法,於是我想起《非誠勿擾2》中葛優那句台詞:婚姻怎麼選都是錯的,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那些和中國足球拜了天地的俱樂部,或許也早就習慣這種將錯就錯的人生。

(責編:歐興榮、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