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中超>>2017中超

“限外令”“聯賽18條”出台 買買買,能否收手?

記者 李元浩
2017年03月04日09:25 | 來源:工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買買買,能否收手?

  3月4日,2017賽季中超聯賽將在山東濟南正式揭幕。在接下來的8個月時間裡,16支中超勁旅將輪番厮殺,對冠軍獎杯展開激烈爭奪。與以往幾個賽季相比,雖然本賽季的中超聯賽依然延續了整體高投入的態勢,但足協“限外令”“U23球員新規”,以及旨在規范聯賽管理的“18條新政”的輪番出台,都會對2017年的中超格局產生影響。

  引援投入止漲回調

  隨著中超冬季轉會窗口在北京時間3月1日凌晨正式關閉,各中超俱樂部的冬季轉會也告一段落。據德國足球數據統計網站《轉會市場》公布的數據,中超聯賽在這個轉會期投入了3.92億歐元的轉會費,引進了特維斯、維特塞爾、奧斯卡等著名球星。中超聯賽排名英超、意甲和德甲聯賽之后,位居全球冬季轉會投入排行榜第4位。

  在俱樂部層面,“土豪”們更是表現搶眼。河北華夏幸福以7769萬歐元的轉會投入,成為今年全球冬季轉會“燒錢”最多的俱樂部,“升班馬”天津權健排名第2,以6000萬歐元身價引進奧斯卡的上海上港排名第4。

  雖然整體投入依然居高不下(中超球隊在今冬轉會市場的總支出約合28億元),但相比2016賽季的35億元,本賽季的引援投入還是減少了7億元。這也是中超引援投入在近幾個賽季以來首次出現止漲回調的態勢。

  對於中超引援市場的新變化,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俱樂部競爭策略和足協“限外令”等一系列新規共同作用的結果。“新賽季中超外援上場人數減少到3人,這對於各俱樂部選擇外援尤其是亞洲外援產生極大影響,有的中小俱樂部甚至沒有用滿5個外援名額,客觀上拉低了一些引援投入。”

  然而,引援淨投入的減少,並不意味著綿延了幾個賽季的中超虛火得到有效控制。事實上,隨著外援限制令和U23球員使用新規的出台,本就身價虛高的國內球員更是成為“搶手貨”, 溢價尤為嚴重。

  剛剛結束的冬季轉會期,中超轉會市場出現了多名身價過億元的內援。例如從北京國安加盟河北華夏幸福的張呈棟身價高達2044萬歐元,不僅打破了中國聯賽本土球員身價紀錄,甚至超過比利時國腳維特塞爾、巴西前國腳帕托等人,排名本賽季全球冬季轉會榜第9位。但在德國《轉會市場》中,張呈棟的預估身價隻不過47.5萬歐元,溢價高達43倍。

  “挑戰恆大”仍是懸念

  一波史無前例的中超“六連冠”,讓廣州恆大成為足球職業化改革以來最成功的俱樂部之一,也讓“誰能挑戰恆大”成為近幾個中超賽季的焦點話題。從本賽季的備戰期來看,實力穩中有升的江蘇蘇寧,引援大手筆頻出的上海上港和上海申花,轉會市場四處出擊的華夏幸福和天津權健,以及主打“青春牌”但底蘊深厚的山東魯能,仍是有可能向恆大霸主地位發起沖擊的第一集團。

  從已進行的亞冠聯賽和超級杯比賽來看,內外援陣容基本保持穩定的恆大,其整體實力、經驗和發揮依然領跑中超諸強。以近兩個賽季屢次向恆大王座發起沖擊的蘇寧為例,雖然在佩特雷斯庫和崔龍洙兩任主帥帶領下多次挑戰恆大,還曾在上賽季中超聯賽中2比0戰勝過斯科拉裡的球隊,但每到聯賽爭冠關鍵期,或是足協杯和超級杯這樣的大賽中,蘇寧距離勝利總是功虧一簣。由此可見,如果恆大自己不犯錯,其他幾支中超強隊要想取代王座還需更加努力。

  爭冠(包括亞冠資格)球隊和保級球隊多、中游球隊少,是近幾個中超賽季競爭格局的真實寫照。預計新賽季的中超聯賽依然會維持這一局面。上述7支強隊之外,北京國安、河南建業、天津泰達和廣州富力組成中游軍團,臨場發揮的好壞將決定他們的賽季走勢。而長春亞泰、延邊富德、重慶力帆、遼寧宏運和“升班馬”貴州恆豐智誠等幾支球隊,雖然也不乏強援引進,但賽季總體目標仍是保級。

  新政效果有待觀察

  國家體育總局新聞發言人此前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中超俱樂部引援要與中國足球發展階段相適應,不宜盲目高投入。“希望投資者和俱樂部理性投資,注重長遠發展,注重青少年培養和梯隊建設,促進中國足球健康持續發展”。

  本賽季揭幕前,中國足協連續出台了“外援限制令”、“U23球員新規”和《關於規范管理職業俱樂部的通知》等一系列旨在加強聯賽管理,促進職業聯賽和中國足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這也對中超各隊隨后的引援和運營策略產生了重大影響。

  以“限外令”和“U23球員新規”為例,這兩項政策的出台,本意是為了減少中超球隊對於外援的過度依賴,加大本土球員尤其是年輕球員的培養和使用力度,也意圖從側面減少近幾個賽季居高不下的引援投入。

  但從實際操作來看,由於外援上場數量的減少,各中超球隊尤其是豪門球隊更是不願浪費寶貴的外援名額,紛紛用重金引進大牌外援特別是攻擊型球員。

  “U23球員新規”的出台也使得本土年輕球員成為“香餑餑”,不少在歐洲聯賽踢球的年輕球員紛紛以高身價轉會回國。但這種有些揠苗助長的方法,能否真正讓這些年輕人得到鍛煉進而提升其實力,顯然值得商榷。

(責編:張帆、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