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跑步>>跑者

金宜超:一直跑下去,跑遍每個城市的馬拉鬆

2017年03月06日09:03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一早計劃好在2017年新年伊始去台灣自由行。

雖然錯過了台北公益馬拉鬆的報名,但是很機緣巧合地了解到高雄馬拉鬆也在同一天舉行,並且同時預訂了酒店套餐﹔通過跑步去旅行,跑遍每個城市的馬拉鬆與我的旅行初衷“make every run an adventure”不謀而合。於是行程便敲定下來。

先簡單介紹一下比賽背景--2017年的2月12日那天,其實同一時間有比較多重量級比賽譬如香港渣打馬拉鬆,台北渣打公益馬拉鬆,還有台北超級馬拉鬆和燈會馬拉鬆等等。大家對於這場在高雄的城市馬拉鬆也許關注度相對並不高,對賽事情況也並不是很了解。這正好讓我有機會進行一個相對客觀的比較和分析。

作為南台灣第二大城市,高雄馬拉鬆定位的是最友善的城市馬拉鬆,至今邁入第七屆。這次冠名商依然是美津濃,這也許也解釋了為什麼有很多日本籍選手參賽(日本選手不同於國際選手,在高雄國家體育場有提供專門的休息區和補給區),算是一個和其他國內賽事比較大的差別吧。

另外高雄在2月11日的凌晨1點多發生了5.6級地震,本來我計劃是2月11日傍晚去高雄的,那時候還在南段的墾丁,就沒有感受到任何震感。當日趕到高雄后也沒有看到任何地震帶來的影響,人們的臉上沒有任何異樣,這才鬆了一口氣--比賽照常舉行

2月11日下午順利達到高雄國家體育館,准備領取參賽包。整理第二天比賽裝備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忘記攜帶跑馬最重要的東西-鹽丸,於是考慮去現場購置。高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類似GU產的藥丸狀顆粒賣,取而代之的是另外兩種產品---一種是如上圖的台灣本地產的咀嚼類電解質片,另一種則是非常昂貴的日本產口含鹽糖。 台灣本地的這個電解質含片在120台幣,18顆,差不多折27元人民幣。這邊說句后話,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亦或是個人能力的提升,還是電解質片的作用,高雄馬我在全程接近5‘30配速的情況下腿並沒有抽筋。(也許電解質咀嚼片比西藥鹽丸更適合我們亞洲人的體質?)

OK, 那麼時間來到2017年2月12日比賽日的凌晨5點。

號稱台灣最華麗的捷運地鐵站-美麗島地鐵站早就擠滿人

相較於國內馬拉鬆的ASICS K22 和 adidas boost的一統天下,這邊的跑者更傾向於穿美津濃跑鞋,即使是選擇日系亞瑟士跑鞋,也很少看到有人選擇K22或者K23,比賽時看到更多的款是虎走。對此原因,我覺得和整體台灣跑者身材偏清瘦有關。

高雄馬拉鬆採取的是比較人性化的分時起跑。不同於應該說國內大多數賽事的一槍起跑制,本次的高雄馬在6:20進行全馬的起跑,20分鐘后進行超半馬的起跑,然后再是健康跑。所以其實並沒有多少半程的選手能夠造成對全程選手的阻礙,也沒有那種在廈門前10公裡一直擁堵的情況。這樣的起跑方式其實在國際賽事上是屢見不鮮的。

起跑開幕典禮,高雄市市長陳菊做重要發言

分區是自由站的,因為和同行跑首全馬的國徽總一塊,我最后選擇站在了C區,當然你完全可以選擇在精英區和各大神合影。

起跑瞬間。

經過幾天強冷空氣和風雨的沖刷,2月12日高雄的天氣是非常的舒適,體感溫度在最舒適的10-15度之間。

0-10K :非常順利的起跑,並沒有非常的擁堵,故意壓在6分的配速,但是最后還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之前沒有定下什麼目標,畢竟像這樣的旅行跑馬,安全玩賽才是主要的,但是看到身邊民眾的熱情聲,和一些年長的跑者鼓動了我。比如下圖的一位老阿媽,背上寫著這個高雄馬拉鬆是她第一百個馬拉鬆,加油!的字樣,半路出來好幾個觀眾跟著她奔跑了數百米。雖然不了解她背后的故事,但是作為一個跑者,我們都明白。

環譚路20K 跑過了高雄的燈會美食街,在台灣的不同地方,燈會也好,夜市也好,都不盡相同。有機會的朋友真的強烈推薦過來體驗。

25K-30K: 25K是超半馬和全場馬的分界點(高雄半馬這次名為25公裡的超級半程賽)看到了有幾個黑人跑者棄賽。這個時候對於我,身體其實達到了整個馬拉鬆階段的最平衡的階段,正處於峰值,所以速度一直是控制在穩定的5:20配速。

我看這位大叔步履蹣跚,大腹便便,應該不是等閑之輩。

應該cos某個大神,路過的人無一不向他打招呼的。

這個cos 跑者隆居然是赤足跑者,速度是相當的快,一直到30多K才超越他

30K-35K:一路跑向蚵仔寮漁港,據說之前是以養蚵維生的小漁村,現在轉型成為觀光漁港及漁市場,有一段路是經過魚市場,可以聞到一股魚腥味扑鼻而來,好不酸爽!

最艱難的是最后的四公裡,小腿開始有輕微的脹痛,似乎有一種抽筋的前兆, 那時候,看著手表,提示是預計完賽時間3小時55分20秒,於是咬咬牙,決定沖一下400的成績。這時候碰巧遇到一對男女,男的很輕鬆的往前跑著,時不時的回頭觀望女生,等女生跟上來了,又繼續慢慢的加速,很穩定的在520-530的配速之間在跑﹔男生一直在回頭講鼓勵女生的話,大概是加把勁破400之類的話。我就一直跟在他倆后面,一直不停地跑。

在最后一個彎道進高雄體育場的瞬間,一縷陽光洒向我,我感覺到了整個體育場的沸騰,用盡最后的力量直奔終點,當時間停留在400的畫面當中,我才意識到,我已經取得400的PB了。興奮肯定大於疲憊。

完賽后

完賽之后,是現場打印成績單的, 實實在在的成績單拿在手裡,感覺非常有自豪感和紀念意義。

領取成績單及獎牌

打印完成績單,迎接跑者的竟然是一排禮儀小姐,笑容可掬的禮儀小姐一個個給完賽者戴上獎牌,並道一聲:辛苦啦~ 瞬間讓人疲勞一掃而光﹔這點也是國內賽事沒有的,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一個環節,卻給跑者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所以,一個好的馬拉鬆,往往在結束的時候下足了功夫,想必大家也知道傳說中的第43K最后一公裡的東京馬拉鬆,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台灣這方面是值得大陸馬拉鬆賽事的學習和借鑒的。

領完完賽獎牌后,進去領完賽包和便當,以及進行按摩放鬆。

第二次全馬即破400啦,雖然之后330的路還是異常的遙遠

以下便從補給,賽道服務和賽道數據方面,結合筆者1月參加的首全馬廈門馬拉鬆的自身感受,作一個大概的對比。

補給方面--賽會補給和非官方私補都是民間的為主,有種非常朴實的感覺﹔2017廈門馬拉鬆的補給均由當地跑團組織。廈門馬拉鬆印象最深的是進明寺的私補,相信跑過廈馬的朋友都記得那個面線糊和餅干﹔至於高雄我也見到了類似的面線糊,更有大補湯,當時因為在20多K時體力尚佳,我沒有去嘗試,實在可惜。

水果方面,高雄的品種超過了我之前參加過的4個馬拉鬆的總和,感覺咬一口青檸(lime),在跑了30K 路程之后,會非常的酸爽,比甜橙或者檸檬更沁人心扉,以后有機會拉練的小朋友也許可以試試哈。

賽道志願方面: 高雄每年結合元宵燈會辦馬拉鬆賽事,今年跑者數量逾兩萬人,沿途盡是熱情的歡呼聲和補給服務。部分志願加油的聲援團是一些小學和中學生,大部分孩子是非常興奮的表情,每個跑者路過都激動的想向你揮手致意或者擊掌鼓勵。 仔細觀察,發現個別小孩還是一臉不情願的樣子-----估計學校老師強制讓孩子過來給馬拉鬆做志願,讓孩子周末一大早起床,有點不情願吧。

這塊應該是最受詬病的,我也是第一次見馬拉鬆封路有“半封路一說”,也就是說,好些賽段路上其實同時有車行駛,然后跑者是在人行道上跑。或者在一些比較大的十字路口,會進行分批的機動車放行,部分跑的慢的跑者會被要求等待一批汽車機車過了之后才可以穿過馬路繼續比賽。這樣的情況應該在比賽中出現不下七八次,離終點2公裡處我等了一次交通差不多有1分鐘,再跑起來發現肌肉僵硬,步子非常難邁開,也算是一大組織上的疏漏吧(廈門馬拉鬆自然是全程一路暢通)

開啟數據模式--Sunnto ambit 3 Peak 在movescount上記錄的數據分析(如下圖),攀升和下降方面,廈門馬拉鬆超越了本次高雄馬拉鬆整整一倍的難度,達攀升153米,下降157米,體感溫度也高達25度多,也難怪當時眾多大神PB無果。總體來說,比賽日高雄涼風徐徐,涼爽舒適的天氣讓高雄馬拉鬆創造PB成為了可行。再來對比一下亞洲馬拉鬆比較虐的香港賽道,港馬含有傳說中過的三橋三隧,攀升和下降各達350M+,是廈門賽道兩倍多難度的加強版,如此便可以想象賽道之前的差距,以及個人水平的發揮差距。

拖了很久才把這篇流水寫出來,周末去蘇州天平寺參加了Salomon的一場25K越野月賽,第一次參加越野跑,上下1500米的攀升賽段,被虐得非常慘,也深刻體會到了,原來馬拉鬆的歸宿還是越野啊。

最后,因為Salomon的免費贊助名額,又有機會去參加今年3月19日的無錫馬拉鬆賽,算是非常意料之外的事。

那麼3月19日:無錫,不見不散! 

(責編:體育實習、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