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

U23新政下多家球隊球員隻能當擺設 俱樂部該反思了

鄒甜
2017年03月17日08:26 | 來源:信息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U23新政 大寫的尷尬

在足協強制性制定和推行的U23新政下,各俱樂部施展出渾身解數,從側面反映了各隊青訓的成果。出場不久即被換下,這在中超前兩輪時有出現。在中超球隊中,遼寧籍球員最多,但遼寧宏運,與上港、蘇寧等強隊一樣,U23球員都擺不上台面。而廣州恆大、山東魯能、上海申花等被看作是中超“人才市場”的球隊,在對U23球員的使用上也隻能算得上中規中矩,廣州富力、河南建業和華夏幸福等反倒成為了中超諸強中的榜樣。U23球員使用,強隊不強弱隊還弱,也透露出該新政滿滿的尷尬。

沒人,隻能當個擺設

代表球隊:遼寧宏運、上海上港、江蘇蘇寧、延邊富德、長春亞泰、上海申花

貴州智誠與遼寧宏運打響了2017中超聯賽首輪的首場比賽,U23政策的實施成為了該場比賽的一大關注點,宏運隊1995年的王嶠獲得了首發機會,然而僅第16分鐘,他便被王亮替換下場。過早浪費了一個換人名額,也導致宏運隊比賽后期門將被罰下的情況下無用人名額的尷尬。第二輪對陣建業的比賽中,王嶠出場時間雖增加至43分鐘,但不難看出,主帥馬林並未真正認可這名小將。

令人遺憾的是,在今年中超的報名名單中,遼寧籍的球員多達94人,這一數字遠遠領先第二名的山東(54人)。然而,在這樣一個人才輩出足球大省,球隊卻難以找到能勝任中超的U23球員。

16分鐘的最短上場紀錄在第二輪很快被打破,上海上港和延邊富德的比賽中,延邊隊15分20秒時換下了U23球員金成俊,而在1分鐘之后,上海上港換下了U23球員張華晨。上港首輪的比賽中,張華晨的上場時間也僅有28分鐘。

博阿斯接受採訪時坦言,U23球員未做好充分准備的情況下上場,新政隻會起到拔苗助長的效果,但球隊無法改變規則,隻能“適應”。

同樣,上海申花的徐駿敏首輪有52分鐘的上場時間,但次輪在第18分鐘便被孫世林換下,這一調整相信與申花成績的壓力有較大關系。雖然沒有任何球隊真正敢用“1分鐘換下”去挑戰底線,但確實不少球隊的U23球員明顯是“擺設”。

在U23貧困戶中,不僅有BIG3中的兩強,還囊括了東北三省的三支隊,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早早培養,足以擔當主力

代表球隊:廣州富力、河南建業、天津權健、貴州智誠、華夏幸福

中超16強各有活法,在金元風暴下,依然有追求“造血者”,廣州富力、河南建業都擁有較強大的年輕球員陣容,而華夏幸福、天津權健和貴州智誠作為最近的升班馬球隊,他們也有著年輕球員的班底,因而成為U23新政的受惠者。

河南建業去年曾打造了最佳新人李曉明,今年繼續力推新人,首輪18人名單有4名U23球員,首發有胡靖航和鐘晉寶,前者打滿全場,后者踢了62分鐘。第二輪胡靖航出場75分鐘,鐘晉寶和龍成下半場替補上陣。

廣州富力首輪對陣天津權健,黃政宇首發打滿全場,95年新援向柏旭下半場替補上陣,18人名單中還有一名U23球員馬俊亮。富力今年一隊有11名U23球員,其中廣東籍的佔據10人,相信在全運會結束后,將有更多富力的U23球員進入中超賽場。

權健、華夏幸福雖然不差錢,但兩隊過去在中甲時經歷過“有錢買不到人”的尷尬,因而屯積不少年輕球員,如卡納瓦羅所說,權健沖超便是依靠貴價外援及年輕球員打上來的,因此兩隊都沒有這方面的煩惱。

在這些球隊中,新人不僅獲得了更多的上場時間,同時也有著上乘的發揮,兩輪均打滿全場的富力后衛黃政宇在后防線上出色地幫助球隊完成“零失球”任務。華夏幸福1996年的小將車世偉次輪對陣力帆還打進了U23球員的首個進球。

在第二輪聯賽賽后,富力主帥斯托伊科維奇對U23新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不少球隊15分鐘便將U23球員換下,讓他感到失望,在他看來年輕球員需要更多時間展示自己。

穩定出場,亮點不多

代表球隊:廣州恆大、山東魯能、重慶力帆、北京國安、天津泰達

除了有貧富分化的兩極,當然也有表現中規中矩的俱樂部。恆大、國安、力帆三家俱樂部U23首發球員分別為陳澤鵬、唐詩和南鬆,三人在兩輪聯賽中都有70分鐘以上的出場時間,而魯能、泰達的球員崔巍和楊立瑜每輪的出場時間大概在55分鐘左右。這幾家俱樂部在首發球員之外基本並沒有更多的U23球員替補上陣。

雖然恆大陣中有不少年輕球員,但主力陣容基本都是國腳級的人物,相信斯科拉裡需要平衡新老隊員利弊挑選上場陣容。畢竟作為6冠王,延續最高榮譽或是俱樂部追求的目標,陳澤鵬從去年加盟恆大之后,表現有了不少進步。斯科拉裡對於新政也有自己的看法,他雖認可中國足協想要扶助新秀的想法,但他認為完善俱樂部青年體系和青年聯賽才是正確的思路。

記者觀察

俱樂部該反思了

面向東京奧運會適齡年齡段的97國青去年在李明的執教下,在亞青賽上兵敗如山倒,不僅再次揭示了中國青訓的極度落后,還無情地撕碎了近年來“洋務運動”中小海歸們的真實狀況。U23新政雖然倉促,但俱樂部是不是真該好好反思了?

十多年前曾有1981國青的“超白金一代”,還有1985國青在荷蘭世青賽大放異彩,從1989國奧開始,中國足球便進入了青黃不接的階段,一屆不如一屆經典地總結了十年來中國足球的生態,直到1997國青亞青賽上以2負1平小組出局。

盡管青訓不濟,但中超仍然紅紅火火,不少年近30的球員依然能隨便喊出過億身價。U23新政扛杆的“調控”下,年輕球員有了更多上場時間,在前兩輪的聯賽中,年輕球員努力適應著中超節奏,開始展現出各自潛力,基本實現了新政的初衷。

新人出場,這才是第一步。隨著聯賽深入,爭冠和保級的壓力和年輕球員之間,仍然是各俱樂部需要權衡的問題,那個時候U23球員還能有多少出場時間,依然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責編:歐興榮、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