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有講究 巧練更開心(我運動 我快樂)

本報記者  孫  振

2017年04月23日05: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曾桂芳在進行長跑訓練。
  解 琛攝

  看人民映像
  品百味人生

  壓壓腿,扭扭腰,大早上背起晨練包跑上個把小時,再到廣場上跳跳舞,打打拳……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的退休老人曾桂芳把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別看老太太今年已經74歲了,她自稱“精氣神兒不輸‘70后’”,自從2011年開始練習跑馬拉鬆,現在每天都堅持晨練、長跑。

  “這是廈門馬拉鬆得的獎牌”“這是揚州馬拉鬆得的獎牌”“還有這次北京的,我可是老年組的第一名”……老人有說有笑,一股腦把自己參加各項運動的相冊和獎牌全拿了出來,“炫耀”著自己的成績,也分享這些年馬拉鬆帶給她的喜悅和快樂。

  勤練習,絕不打無准備之仗

  有的人退休后無所事事,曾桂芳可是個大忙人,打拳、跳舞、登山、長跑,樣樣參與,尤其是跑步,一開始是老伴天天跑,曾桂芳做陪練,后來老伴沒堅持下來,她卻一直在跑。 

  2011年,馬拉鬆開始在合肥等地興起,在老年俱樂部以及合肥瑤海區的各種老年長跑比賽,總能名列前茅的曾桂芳,很想嘗試一下,但她聽說半程馬拉鬆要跑將近21公裡,心裡也打憷,怕年齡大了,跑不下來。

  “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但也不能打無准備之仗”,為此曾桂芳想了一個不錯的訓練辦法:從家門口的公交站出發,沿著公交線路跑到省博物館再折回,恰好是20公裡左右的路程。先是走下來,再是慢跑,最后把速度提上去,計算所用時間。曾桂芳調侃那時候自己是“老當益壯”,經常是寒冷的冬天穿一身簡潔輕快的運動裝,膝蓋上套上護罩,沿著公交線路,每天堅持跑20多公裡。

  同時,怎麼樣提高速度,怎麼樣調整呼吸更有耐力,曾桂芳邊跑邊琢磨。“一開始20公裡要跑近3個小時,后來兩小時多一點就拿下來了。”現在,曾桂芳全國各類馬拉鬆賽參加了不少,獎牌拿了一籮筐。她坦言,“路費、住宿及報名費,雖然每次參賽都得花不少錢,但跑下來是滿滿的成就感,家人跟著玩也開心。”

  講方法,肯堅持才能跑出名堂

  跑完半程,曾桂芳不滿足,還要堅持練全程馬拉鬆,什麼概念?就是要連續跑42公裡多,曾桂芳自2012年開始練全程,那一年她已經69歲了。

  練習,曾桂芳強調要講究方法。一大早起來晨練,事先裝滿106片樹葉,400米的操場跑一圈丟一片,近5個小時下來,樹葉丟完了,自己也跑了106圈,按裡程計算,剛好差不多42公裡。“丟一片樹葉心想就又少了一圈,盡管身體很累,但心理上反倒越跑越輕鬆。” 跑步也是門技術活,調整步伐、呼吸節奏,哪怕心理暗示都很重要,曾桂芳賣起關子,“要不然很多年輕人都跑不下來,我咋就能行呢。”

  關鍵,還得有咬牙堅持跑下來的決心。讓曾桂芳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4年參加北京全程馬拉鬆比賽,剛起跑沒多遠,曾桂芳就被馬路中間撤除隔離柵欄留下的樁釘絆倒,摔倒在地。“膝蓋當場就破了,手也有點擦傷,但是剛開始跑就放棄,說不過去吧。”曾桂芳說,當時就想起碼得把半程跑完,腿疼使不上力,就臨時想了個辦法,上坡時快走,下坡時快跑,平路上調整好節奏,最后4小時33分37秒,竟把全程都跑下來了,而且是老年組女子第一名。

  談到長跑的體會,曾桂芳說,“跑步和做事其實是一個道理,下苦功,肯堅持,才能做出點名堂。”

  享快樂,帶動更多人強身健體

  這個獎牌,那個証書,說起成績曾桂芳總是洋洋自得,她說其中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退休后,曾桂芳的老伴主內搞服務,肉蛋魚蝦變著花樣做﹔一本體育風採錄,歸納整理了女兒收集的曾桂芳參賽成績、圖片,以及相關報道。就連平時參賽,也經常是“一人報名,全家出動”。“他們都沾了我的光了,我報名出去參賽,他們跟著旅游”,曾桂芳調侃,“經常也會當當陪練,就是跑不了多久就被我遠遠甩到后面去。”

  曾桂芳在比賽中的表現還能帶動感染其他人。她回憶,一次馬拉鬆比賽,一個“小年輕”感覺已經堅持不下來了,然而看到她這個老太太在前面跑得精神頭十足,硬是跟著一路沖到了終點。“最后非得要過來跟我合影,要簽名,說是要把照片發給親戚朋友看。”

  現在,曾桂芳可是社區裡出了名的運動健將,大人小孩,了解她的,有時候都會跟著跑上幾圈,曾桂芳會教大家怎麼調節呼吸,怎麼掌握節奏,有時候還會像老師一樣點評幾句,“嗯,這個跑得不錯,那個耐力很好。”

  去年的一次扭傷,讓曾桂芳的馬拉鬆長跑擱置了一年,但她堅信堅持長跑,肯定還是強身健體的作用更大,“頭疼腦熱,感冒發燒,這些年都跟我沒啥關系。”今年,曾桂芳開始恢復訓練、小廣場、社區、操場,經常能看到她在晨練、長跑,曾桂芳表示雖然自己年齡大了,但長跑還要一直堅持下去。

  “要用自己的行動,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大家一起來強身健體,跑出激情,跑出快樂。”曾桂芳這樣說。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3日 08 版)

(責編:曹昆、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