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虛火旺?造血難?足協對症再下藥
昨日的亞冠淘汰賽“中國德比”中,外援依然是雙方的關鍵球員,浩克一傳一射助上港鎖定勝局。圖為浩克(右)在比賽中突破。新華社
昨日深夜,中國足協在官網發文,出台了兩條將對聯賽產生深遠影響的政策——自2017年夏季注冊轉會期起,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征收引援調節費用,為聯賽的虛火降溫。而從明年開始,U23政策再次加碼,每場比賽登場的U23球員要和外援的人數相當。
U23出場球員數將和外援畫等號
足協的新政規定,為進一步通過職業聯賽鍛煉年輕球員,鼓勵俱樂部加大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力度,從2018賽季起,中超、中甲聯賽俱樂部在參加中超、中甲聯賽、中國足協杯賽的過程中,各俱樂部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U23國內(港澳台除外)球員,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外籍球員人數相同。
本賽季,足協的政策是每場必須有U23球員首發,但各俱樂部對新政的執行冷熱不一,有不少球隊在開場不久就換下U23球員。
從前10輪中超各隊對U23球員的使用情況來看,建業已經有6名U23小將登場,領跑中超,富力、亞泰、國安等球隊基本都是隻用一名U23球員,蘇寧、遼寧、延邊和上港的U23球員人均出場時間都在30分鐘以下,而真正對U23球員有開放式培養的球隊其實隻有三四支。
目前每支中超球隊都是以外援為核心,今年外援登場人數縮減到3人,讓各球隊都感覺很吃力。下賽季,如果每場仍有3名外援登場,那麼還將派上3名U23球員,無論是首發還是替補,U23球員都將在球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從目前U23球員的儲備來看,不少球隊將面臨極大的困難,好在足協給出了半年的過渡期,也許從下一輪開始,各隊就要開始轉變思路,對U23球員的使用重視起來,而建業則將是新政最大的受益者。
再想高價引援要繳調節費
近年來,中超聯賽燒錢愈演愈烈,俱樂部為了取得佳績,在轉會市場豪購世界級大牌,中國足球也給外界留下了“人傻錢多”的印象。新賽季足協就將外援登場人數縮減到3人,目的就是減少引援投資,給聯賽降溫。但上港以6000萬歐元引進了奧斯卡,依然畫出了一個驚嘆號。華夏從國安引進的國腳張呈棟,花費了2044萬歐元,中國球員的身價虛高得離譜。
昨晚,足協再次加碼,自2017年夏季注冊轉會期起,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征收引援調節費用。對於有關俱樂部通過轉會引入球員的資金支出,將收取與引援支出等額的費用,該項費用全額納入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用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
目前來看,中超各個俱樂部根本沒有能力達到收支平衡,大部分俱樂部都在依靠投資方倒貼,而這個政策將遏制各隊不計成本的投入,降低盲目攀比、高價引援的熱度,也控制國內球員流動時的虛高身價,而最重要的是希望各俱樂部能夠回歸到健康的發展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