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中國足協

足協深夜連頒兩新政 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足球

徐 鬆
2017年05月26日08:23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足協深夜連頒兩新政

  足協新規天價外援越多,上交的調節費越多。

  足協新規也許會讓很多當打之年的球員無球可踢。

  24歲,在職業足球領域還可稱之為小將,他們剛剛走出U系列,正式進入成年職業球員的行列,但因為中國足協剛剛下達的新政,中國足球的大批24歲小將可能因為無球可踢被迫面臨退役。

  24日晚10點左右,中國足協官網加班加點連發兩條新政:《關於調整中超、中甲聯賽U23球員出場政策的通知》和《關於限制高價引援的通知》,加上抬頭和落款,兩條加起來隻有507字的通知,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足球。

  年齡和國籍是個問題

  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足球,是因為中國足協下發的這兩條通知太具殺傷力,目前在中國職業聯賽效力的很多球員,未來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年齡或國籍面臨尷尬甚至不得不另謀出路。

  中國足協在《關於調整中超、中甲聯賽U23球員出場政策的通知》中規定:“為進一步通過職業聯賽鍛煉年輕球員,鼓勵俱樂部加大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力度,經研究決定:從2018賽季起,中超、中甲聯賽俱樂部在參加中超、中甲聯賽、中國足協杯賽的過程中,各俱樂部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U23國內(港澳台除外)球員,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外籍球員人數相同。”這條通知可以稱為今年“U23新政”的升級版,按照目前中超和中甲聯賽,大多數俱樂部使用3名外援首發計算,到下賽季,還必須有3名U23球員出場,相比現有規則,意味著至少有2名23歲以上球員將失去位置。要履行中國足協的政策,俱樂部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削減外援人數,要麼削減23歲以上球員。

  《關於限制高價引援的通知》則主動把俱樂部引向了削減外援這條路,通知規定:“為限制職業足球俱樂部追求短期成績、盲目攀比、高價引援、哄抬價格的行為,維護職業足球聯賽市場秩序,促進職業足球健康、穩定發展,經研究決定:自2017年夏季注冊轉會期起,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征收引援調節費用。對於有關俱樂部通過轉會引入球員的資金支出,將收取與引援支出等額的費用,該項費用全額納入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用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社會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動。各俱樂部應當從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大局出發,規范引援行為,理性投入,依法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引援合同管理和備案工作,嚴禁通過簽署陰陽合同等手段獲取非法利益。”中國職業聯賽中目前身價最高的外援是奧斯卡,上港為其加盟花費了超過5億元人民幣,如果有俱樂部引進同樣身價的球員,意味著還將多花5億元的調節費,即便富貴如恆大、上港,恐怕也很難承擔如此高額的引援費用。

  新政的實施是個問題

  兩條新政的初衷,是為了增加中國球員特別是U23球員的出場機會和出場時間,使國內球員擁有更多的鍛煉機會,因此在兩條通知剛剛發布不到1小時,就有俱樂部表態全力支持足協新政。

  但放眼世界足壇,這兩條新政都是創新型的,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不少問題。

  上有政策,從來就下有對策。今年的“U23新政”實施后,北控俱樂部就創造了開場僅4分鐘就換下U23球員的紀錄。要求U23球員與外援出場人數相同,有一種極端的可能,就是球隊在垃圾時間用U23球員換下全部的外援。

  此外,外援引援調節費,規定也是針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雖然中國足球俱樂部目前普遍處於虧損狀態,但實現俱樂部在賬面上不虧損並不是太難的財務工作,例如后台公司提供大量贊助費等,成本至少會低於引援調節費。

  新政還會引發的一個問題,是參加亞冠的球隊怎麼辦?按照亞足聯規定,亞冠球隊可以報名3名非亞外和1名亞外共計4名外援,如果因為引援調節費而不引進或少引進外援,必然降低球隊在亞冠的競爭力,如果引進,不僅將繳納高額調節費,外援還可能在國內聯賽面臨無球可踢的局面。

  再摳個字眼,中國足協規定,U23球員出場人數必須與外援相同,如果某球隊已經使用了相同人數的外援和U23球員,隻剩下1個換人名額的情況下,場上又有一名球員受傷必須替換,而與之對位的隻有1名U23球員,恐怕就很難解決。

  聯賽的熱度是個問題

  作為中國足球的主管機構,中國足協頒布的政策,足球俱樂部隻能執行和積極應對,但球迷、贊助商不會買足協政策的賬。

  根據2016賽季的數據,中超聯賽場均上座人數為2.42萬人,已經超過了意甲、法甲等知名賽事,位列全球第5位。此外,中超聯賽還在上賽季實現了海外轉播覆蓋71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中國職業化改革以來的新高。

  就在5月22日,中超聯賽冠名簽約發布會才在北京舉行,中國平安以10億元冠名贊助費的代價,與中超聯賽續約5年,這同樣創造了中國職業聯賽冠名贊助費用的新高。加上此前6億元冠名中超4年的合同,中超聯賽9年內僅冠名贊助費就狂攬16億元。

  但球迷隻會觀賞最好看的賽事,資金隻會涌向最熱門的賽事,一旦新政執行效果不佳,造成聯賽甚至整個中國足球降溫,對於發展青訓,恐怕也不是好事。

  球員的出路是個問題

  回到文章的開頭,足球場上各隊隻能有11名球員踢,兩條新政提升的是U23球員的出場機會,同時也會壓縮外援和23歲以上國內球員的出場機會,外援大不了換個地方就業,在國內都踢不上球的23歲以上國內球員,很難指望他能留洋掙錢。

  而且新政公布后,23歲就成了職業球員的一道坎。球員的年齡會不斷增長,很有可能今年還是個香餑餑,明年就成了一塊雞肋,因為一年時間,能夠讓你從23歲變成24歲。

  踢不上球的24歲職業球員能干什麼呢?24歲就可能被迫退役,又會不會讓那些懷揣著足球夢想的少年和他們的家長們望而生畏呢?

(責編:楊喬棟、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