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價值(體壇觀瀾)

薛  原

2017年07月28日04: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交流是彼此競爭,也是共同成長﹔拼搶與對抗是交流,場上場下的一言一行也在潛移默化中互相影響

  

  正值暑期,青少年足球賽事和夏令營遍地開花。從校際、省際到國際,規模不同,層次不同,但其中的要義都在於交流。對青少年球員來說,成長的過程既要錘煉自身,也要打開視野,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對手交流切磋,其中的故事值得仔細打量。

  一項邀請賽請來了巴西聖保羅俱樂部的梯隊,結果兩場比賽人家進了59個球,著實令人尷尬。其實,對手是職業隊的后備隊,而對陣的卻是我們的中學校隊。兩者本就沒有多少可比性,非要拉到一起同場競技,非但令交流的價值大打折扣,對孩子們來說,以這樣的方式被輿論關注,對成長也實在談不上助益。

  青少年足球的模式和類型多樣,校園足球更重視涵養足球的“人文水土”,有教無類,目的是讓更多的孩子接觸足球、愛上足球,在踢球的過程中發展強健陽光的身心。職業足球的青訓體系則更重視專業技能,能夠入選者已經通過遴選,未來的目標也是努力踢向更高層級的隊伍。如果在組織交流的過程中對此不加區別,甚或以名氣為標准去體現交流的“檔次”,效果未免南轅北轍。

  另一方面,青少年足球的交流也不止於技戰術層面。正在上海進行的一項國際邀請賽,來自日本橫濱水手俱樂部的U16(16歲以下)隊伍就讓對手和觀眾看到了更多細節。比如,隊員們喝水時,都不接觸瓶口,為的是別人也能隨時拿來喝。而沒喝完的水,隊員們都盡量倒在一個瓶子裡,空瓶被回收,剩下的水則可繼續飲用。這樣一個細節,反映出節約的意識和習慣,雖然和踢球無關,卻和孩子們的教育有關。對青少年球員來說,這些內容也在交流的范疇之內,也在感染著每個參與者,也有著成長的價值。

  正在固本培元的中國足球,亟待從青少年抓起,讓足球真正能夠陪伴著一代代孩子們健康成長,以此形成發展的沃土,筑牢金字塔的基座。而在青少年足球發展的過程中,科學完備的交流必不可少。交流是彼此競爭,也是共同成長﹔拼搶與對抗是交流,場上場下的一言一行也在潛移默化中互相影響。讓青少年足球的交流落在實處,落在細處,落進孩子們的心田,收獲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到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8日 20 版)

(責編:袁勃、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