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7第十三屆全運會

全運津津有味 粵軍虎虎生風

周婉琪
2017年08月27日08:35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周日晚上,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天津正式拉開大幕。廣東省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與時俱進,廣東體育健兒征戰十三運會當然也是緊跟全運會的改革步伐,始終“走在前列”,充分展示南粵兒女良好的精神風貌。

  取消排名 不等於不爭金牌

  全運會正處改革的歷史洪流當中,十三運是一屆劃時代的全運會,首開不設金牌榜排名的先河,這一創新舉措直接決定了本屆全運會全新的面貌。然而,體育的本質不會改變,有些東西永遠不會過時。

  經過裡約奧運會,其實中國競技體育已經有了新的共識——淡化金牌榜並不是不要金牌,不設金牌榜更不能成為體育人推卸責任的借口,要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奧林匹克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專業運動員的職業道德可不是旨在參與和出國“旅游”,其天職就是要爭取好成績,為國爭光。“不以成敗論英雄,但英雄就敢於爭第一!”體育人搏的不僅僅是金牌,更是金牌背后的精神體驗,是包括健身健體、磨煉意志、拼搏精神、超越自我、團隊精神等的“高度融合”。奧運會已有百年歷史,依然極具生命力。全運會也一樣,它是國家對競技體育、群眾身體健康高度重視的集中體現,其存在是有必要、有作用的。即便沒了金牌榜排名,大家還是應該爭取發揮更高的水平競爭金牌,廣東健兒肯定不甘人后。當然,所謂“以不變應萬變”,時代在進步,全運會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肯定會不斷改革、變化、完善,體育人必須去適應,讓全運會更接地氣。

  群體項目 “龍舟大媽”驚艷

  說到改革,群眾體育項目的加入也是十三運的一大亮點。結合個人參賽、華僑參賽,形成“全民上全運”的氛圍,這也是國家全民健身國策的最好體現。

  廣東對群眾項目的參賽工作是高度重視的,一方面不搞形式主義,另一方面不搞“准專業隊”,平時是什麼人玩就讓什麼人去參賽。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讓平時劃龍舟的人去劃龍舟,不會組織賽艇、皮劃艇等專業劃船運動員去參賽,將群眾體育變成專業比賽完全沒有必要。老實說,這樣的決定還是很需要魄力的,因為對手的想法未必如此,正如我們的柔力球選手都是老年人體育協會的好手,但對手完全可能是練過藝術體操的美女。為此,廣東群體項目的要求就是“超越自我、展現自我”,堅定自己的參賽方式。

  廣東群體項目的參賽方式得到了全國上下的一致認可,比賽結果無疑也是相當不錯的,目前群體項目已接近尾聲,廣東以17枚金牌名列前茅,可以說充分展現了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的群眾體育的出色局面。

  最突出的是龍舟和攀岩項目,特別是佛山的“龍舟大媽”們可以說是驚艷全國,平日裡,這些大媽都要送孫子上學、干農活家務,晚上還約上三五知己打麻將,但她們卻樂於每天下午去訓練劃龍舟,早已在國際龍舟比賽中揚名的她們為登上全運會舞台驕傲不已。

  競技項目 奧運爭先為主線

  競技體育方面,廣東的“奧運爭先”主線不會變,隨著訓練備戰不斷進步,如今已經進入“創新驅動”的新時代。

  廣東競技體育的方針也一直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廣東代表團在田徑、游泳、舉重、跳水、體操、擊劍、蹦床、水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馬術、現代五項、射擊、賽艇、皮劃艇、拳擊、柔道、帆船、高爾夫球等多個項目都具備沖金奪牌的實力。截至開幕前,廣東代表團已經取得10枚競技項目金牌,跳水奪得4金,其余6金分別來自射擊、現代五項、拳擊和三人籃球項目。

  廣東十三運代表團中擁有不少高水平的明星運動員,比如“百米飛人”蘇炳添、羽毛球兩屆奧運冠軍傅海峰、裡約雙冠王陳艾森、乒乓球名將劉詩雯和樊振東、“准媽媽”槍手易思玲,還有馮珊珊領銜的高爾夫球豪華陣容。另外,隨著易建聯、周鵬領銜的4支籃球隊和8支3人籃球隊全部出線,廣東籃球的表現相當搶眼,這些都值得大家多多關注。

  跨省組隊 國家與地方雙贏

  為配合奧運爭光計劃、淡化金牌榜,十三運有了歷史性的“跨省組隊”。

  跨省組合首先是為不打亂國家隊集訓節奏服務的,所謂“國內練兵一致對外”。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陳艾森與楊昊,硬生生將二人拆開,讓其各自回省隊與別的選手配對的話,耗時耗力無疑極為不利,反正沒有金牌榜排名了,讓這對組合在全運會上展現世界頂尖水平可以讓觀眾大飽眼福,地方隊也都有金牌進賬,豈不皆大歡喜?值得一提的是,跨省組合也是有嚴格控制的,都是經過國家隊方面認可的指定項目。

  在跨省組隊方面,廣東代表團有不少看點。陳艾森/楊昊(陝西)、謝思埸/曹緣(北京)已經在跳水項目上奪金,展現了中國男台、男板第一組合的實力。接下來,我們還會看到劉詩雯+丁寧(北京)的超強乒乓球女雙組合、傅海峰+張楠(北京)的羽毛球男雙組合,此外,田徑的男子4×100米接力、游泳的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都會有跨省組合出現,而我們的“合作伙伴”中包括“國民老公”寧澤濤,他與廣東選手余賀新、遼寧選手林永慶等組成的接力隊,就是中國游泳創歷史挺進世錦賽決賽的陣容。

(責編:體育實習、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