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中國體育報》

全運惠民落地生根 健康城市新階起航

《中國體育報》 記者 曹 彧 
2017年08月31日19:03 |
小字號
全運惠民落地生根 健康城市新階起航

第十三屆全運會已於8月27日隆重開幕。本屆全運會以“全運惠民 健康中國”為辦賽理念,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在全運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全運惠民 健康中國”落地生根,舉辦地天津市,體育文化與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廣大市民群眾因為全運會的舉辦增加了濃濃的幸福感、真切的歸屬感、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以健康、活力的城市形象展現在全國和全世界人民面前,健康城市、綠色城市、開放城市、活力城市,全民參與的全國運動會,讓津沽大地站在了更新的起點上。

最實際的收獲——15分鐘健身圈

本屆全運會已經成為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結合、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相融合的新平台,開啟了一座城市健康經濟時代。對於東道主來說,歷屆運動會無疑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惠民”進程中的全運會也必將助力加快體育產業和健康產業發展,引領消費轉型升級,開啟健康經濟時代。對於健身百姓來說,最便捷的場館設施、最就近的健身場地、最經濟好用的健身服務也成為實打實的收益。

記者在全運會之前多次在天津採訪時發現,很多市民對全運場館后續將服務於百姓需要,所有場館將適時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特別振奮和欣喜。

據悉,本次全運會在天津市共涉及比賽場館47座,其中新建場館21座、改建場館15座,利用現有場館11座。新建總建筑面積達到26萬平方米。在滿足賽會使用需要的同時,統籌考慮資源的充分利用。在全運場館建設中也統籌考慮了“全運惠民”,場館分布與打造市民“15分鐘健身圈”密切聯系。全運場館全部建成后,市民健身活動場所大幅度增加,市民到達身邊運動場所的時間大大縮短。全運村在建設中結合智能化、科技化的理念,將建設成為天津市第一個全民健身示范住宅區,在未來的居住使用期間為全運村的所有居民提供健身活動場地。

“全運惠民”讓天津名副其實地成為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結合、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相融合的“國際津”。天津與體育的緣分由來已久,中國第一個燈光足球場民園體育場從以前的專業賽事場地到如今的全民健身場地就是最好的見証。民園體育場附近馬場街道的馮忠禮已經在這裡住了40年,“以前我們在民園看球,現在我們在這裡健身”,作為一個普通市民,馮忠禮清晰得記著這座城市的過往和參與體育的變遷,他說,“全運會給天津帶來了包括大到一個城市的體育發展戰略,具體到津城百姓日日可享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熟悉的健身、每天的運動,這幾年都有了新的意味。”的確如此,每逢清晨,民園體育場內晨練的市民已成為最美的風景,增強普通百姓的參與度和獲得感的理念,也讓全運會的籌辦成為推動健康天津建設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天津市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第十三屆全運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李克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屆全運會將刷新認識、敞開大門,讓全運會真正成為全民健康的領跑者,通過籌辦全運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進美麗天津建設,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她向記者介紹說,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為動力,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讓人民共建共享,不僅體現在體育設施統一規劃,著力打造“15分鐘健身圈”。健身場館大幅增加,新建社區鄉村公共體育設施100%覆蓋,從投資到建設到管理,也讓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全民受益貫穿始終。自“全運惠民工程”實施以來,短短一年的時間,廢棄多年的紅橋區西沽公園池塘變身天津首個氣膜游泳館。賽艇航道、馬術公園、沙排賽場相繼建成,投資節省,品質提升。全面提升團泊新城體育競賽、體育表演、場館開放及體育服務等相關行業水平之際,靜海區打造出了京津冀“健康之城”。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梁強表示,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在推動當地體育產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投資、消費、旅游,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上往往發揮著巨大作用,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收效,全運會是一項惠民工程,中國體育發展的成果,全民都有共享的權利。正如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說,“‘以人民為中心’,‘大體育’、‘大健康’的辦賽理念,要在這屆天津全運會上得到全面體現,用全運會的群眾賽事,來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群眾身邊的體育組織、完善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豐富群眾身邊的健身活動、支持群眾身邊的健身賽事、開展群眾身邊的健身指導,講好群眾身邊的健身故事,讓‘六邊工程’持之以恆。”

而談及全運會對群眾體育事業的推動,著名表演藝術家孟廣祿說:“全運會是我們國家推進全民健身的重要標志。借著全運會的機會,我們天津的群眾體育事業必將進展得更為順利,也會讓體育成為天津的又一張城市名片。”

最滿滿的幸福——我是城市的主人

舉辦全運會是幾代天津體育人的夢想,面對體育事業快速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天津市體育局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與社會各界一起把第十三屆全運會辦出一流水准、辦出天津特色、辦出綜合效益,服務全國體育事業的創新改革,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天津全運會,把更多的機會留給了人民群眾﹔把更多的展示舞台呈獻給身邊的他們和她們。

“全運會摘金 獲得感滿滿”,霍元甲后人霍靜虹多次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而在全運會之前,大家對她知之甚少。霍靜虹從來“沒想到自己會有一天站在全運會賽場的最高領獎台上”,身為天津商業大學體育老師的她還有一個身份——著名愛國武術家霍元甲的玄孫女。幾個多月前,她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參加了天津健身氣功隊選拔賽,最終通過努力奪得了一生中分量最重的金牌,“在家鄉奪得全運會冠軍很有獲得感,全運會設置群眾比賽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不同的體育項目。如果沒有這次全運會健身氣功的比賽,我就沒有機會在這種大舞台上展示自己。”平時做人極為低調的霍靜虹,直到全運會群眾比賽健身氣功決賽開始前,天津隊其他隊友才知道她是霍元甲的第五代后人。2015年,霍靜虹正式成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霍氏練手拳的傳承人“全運這個平台,讓我堅定了自己的很多認知,我想我應該用更多的信心和更好的姿態去推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中國戲曲界名家孟廣祿作為全運會形象大使,之外還擔任全運會火炬手,“作為全運火炬傳遞儀式東麗站的第一棒火炬手,我感到非常榮幸。在服務全運會的整個過程中,整個運行團隊的工作態度都非常熱情積極,把天津人具有代表性的熱情、奔放精神傳達了出來,讓我實實在在感受到每個人都是城市的主人,這種熱情和自豪是骨子裡的。”

王昀是天津工業大學理學院應用統計專業2016級的一名學生,從6月底參加開幕式展演訓練以來,已經兩個月沒有休息了。8月27日晚上,記者在天津奧林匹克體育場見到了正在候場的王昀,問她想不想回家的時候,王昀笑嘻嘻地回答:“我爸媽也都參加全運會工作了,回家也沒人呀!”原來王昀的父母都是天津的公安干警,參加了這次全運會的安保工作。“我們一家三口都參加全運會,這是多麼值得回憶的幸福時光啊。”

開幕式的演員中,有很多“大齡”演員,風雨中的演出他們一絲不苟。已經夾雜白發的劉釗老人今年已經68歲了,快到他上場了,他拿出了自己的演出服。由於要展現的是天津傳統的抖空竹技藝,劉釗的演出服是傳統的中式服裝,要體現服裝的質感,使用了較厚的絨面面料,再加上裡襯,演出中還要抖動8.5米長的彩帶,每次排練下來,裡面的T恤衫都能擰出汗水來。“我已經瘦了6斤了。但是能在家門口參加全運會,很榮幸!”今年剛剛退休的譚淑萍說,現在老年人老有所樂,平時自己也參加體育鍛煉,能在天津這麼多的健身隊中被選中參加開幕式演出,很是自豪。“我們演出的環節是《美麗中國走起來》,我覺得借著全運會的契機,天津變得更美麗了,我希望通過我們的演出能傳遞出‘全運惠民 健康中國’的生活理念。”譚淑萍說。

在開幕式的表演團隊中,天津小朋友們“變身”網球、足球、乒乓球等,向人們展現了“發展體育從娃娃抓起”的全民健身理念。也讓人們想起了愛體育的“初心”,快樂體育從“玩”開始。表演的孩子們中,岳陽道小學的吳雨霏是一位標准的“10后”,8月27日還是她的生日,在全運會開幕式的舞台上,她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生日。“我媽媽昨天(26日)給我過了生日,我今天非常高興參加全運會開幕式,這個生日過得有意義。”岳陽道小學的帶隊老師說,雖然這些都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又是在炎熱的天氣裡進行排練,這幾天排練回到家都要晚上12點左右,但是小朋友們還是非常精神,連老師都佩服孩子們“精力旺盛”。不少參演孩子的家長都特別支持孩子們的演出,他們告訴老師,“全運會,全民參與,在自己的人生中經歷一次意義難忘的大賽,那些或深或淺的記憶都是一生的財富,尤其對於孩子們”。

最堅實的保障——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通過籌辦全運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進健康中國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美麗天津建設,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天津借助舉辦全運會的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探索全運會改革創新之路,2015年5月,天津市人民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簽訂協議,在全運周期內協同推進“全運惠民工程”,緊緊圍繞“惠民”這個核心,牢牢把握群眾體育“六邊工程”,不斷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確保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體育健身服務的目標。

通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和“大健康”發展理念,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民參與”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運惠民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全運惠民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全民健身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機制,統籌“全運惠民工程”的規劃和組織﹔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一系列政策性和保障性文件﹔簽署《深入推進京津冀體育協同發展議定書》,初步形成京津冀體育發展圈﹔構建以基層為重點的“2212”全民健身工作新格局和“8421”青少年訓練體系﹔建立體育與教育、文化、衛生、旅游、園林、養老等有機融合的工作機制。建有各類體育場地20000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15平方米,現有各類體育社會組織5000余個、社會體育指導員30000余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42%,國民體質合格達到93%。

全運會開幕前夕,在民園體育場,“全運惠民工程”成果展揭幕暨“全運惠民在天津”畫冊和專題片首發儀式舉行。

展覽以圖片文字等形式,從健全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組織、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豐富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活動、弘揚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文化、支持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賽事、加強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指導、弘揚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文化六個方面,展示了兩年來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家體育總局的大力指導、支持下,天津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和“大健康”的發展理念,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民參與”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運惠民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

實施“全運惠民工程”的目標任務是:探索和建立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互促共贏的新機制,探索在全運會舉辦地推進群眾體育事業優化發展的新模式,推動天津市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舉辦全運會帶來的體育成果。李克敏說,發展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是致力於提高全體人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使全體人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天津市將充分發揮第十三屆全運會的牽引帶動作用,把“全運惠民工程”做成“全民幸福工程”,讓“全運惠民工程”作為全運會文化遺產,在全國范圍內搭建體育惠民大舞台。

健康不只是產業,更是拉動經濟和社會進步的發展戰略。近一個月,天津海河游船給來津的上萬游客帶來了感受夜晚海河美景的喜悅和滿足。同時,加強京津冀聯動,所構建出的大商圈,也不斷激發對天津的關注熱度,眾多的外地游客來津觀看比賽,賽事消費、熱點消費潛力持續迸發,未來將在更新利好政策的指引下,全運惠民效應必將進一步放大。 

(責編:體育實習、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