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7第十三屆全運會

群眾羽毛球開賽 主辦方感嘆選手對羽毛球的摯愛

侯沐偉
2017年09月02日08:03 | 來源:北方網
小字號

多年以后,當孫鋼回顧起自己從事體育工作的一生,一定會想起2017年勤勤運動公園中數百名業余羽毛球高手球來球往的那個夏天。

8月30日至9月3日,全運會群眾比賽羽毛球決賽在天津市勤勤運動公園羽毛球館舉行。一共有201名運動員進入到了群眾羽毛球項目的決賽,比賽按照年齡分為三個組,A組35歲以下,B組35-50歲,C組50歲以上。A組和B組設立男單、男雙、女單、女雙和混雙五個項目,C組設立男雙、女雙和混雙三個項目,全運會群眾比賽羽毛球項目將產生13枚金牌。

勤勤運動公園總經理助理、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羽毛球比賽場館處副處長孫鋼接受了“津雲”—前沿新聞記者的採訪,詳細講述了群眾羽毛球項目的辦賽過程,以及自己在籌備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本屆群眾羽毛球比賽,無論從硬件保障和賽場服務上,都是此前的業余比賽所不能比肩的。 “本次比賽在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的領導下組織和進行,現場裁判員和司線員都是國家級以上,每場比賽按照‘一配六’來配備裁判,即4名司線員,1名主裁判,1名發球裁判,這種配置在業余羽毛球比賽中可以說非常罕見的,甚至可以說完全達到了國際級比賽的標准。”孫鋼介紹道,“再如世界冠軍龔瑞娜,以世界冠軍的身份擔任了湖南群眾羽毛球隊的教練,而且在比賽中真的在場邊給隊員們詳加指導。有一次我問她,覺得這裡的比賽怎麼樣。龔瑞娜說,和當年做專業運動員時參加的比賽氛圍不同,但緊張和激烈程度是別無二致。”

此外,在現場硬件保障上,比賽場地勤勤運動公園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孫鋼介紹道:“嚴格來說,我們這裡是一個社區型場館,而非專業比賽場館,從辦賽經驗、現場硬件設施等方面都有局限之處。但組委會最終選擇了這裡,體現了全運會群眾比賽貼近人民生活的一個特點。為了籌辦這次比賽,我們場館方也做了很多提升和改造。我們犧牲了一個月的營業時間做了改造,包括臨時搭建了觀眾看台,升級場館燈光,為候場的運動員購置了瑜伽墊進行拉伸等。中午的休息時間,大屏幕會反復放映當天比賽的精彩瞬間,還為上下午都有比賽的選手提供了午休區。場地的地膠、用球也全部都是國際級比賽的標准。此外,我們引進了一套現場計分系統,向現場球員、裁判和觀眾顯示實時比分,這種配置也是國家級甚至國際級專業比賽中才會用到的。這套積分系統能夠較為全面地記錄每一分的得失分軌跡,方便運動員在賽后復盤,了解比賽的關鍵點在哪裡,從數據分析中讓自己更加了解每一場比賽的得失,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提高水平。”

孫鋼說道:“許多業余高手們來到現場,都對現場條件贊不絕口,說自己打了這麼多業余比賽,還從未享受過如此高規格的賽事服務標准,選手們覺得主辦方在吃住行以及比賽中全都服務得非常到位。雖然場館方面付出了一定的花費,但能夠讓參賽選手感受到這不是一個社區型場館,而是真的有專業比賽的感覺,我非常滿意。這種投入在全運會結束后也能形成一種‘全運紅利’,讓周邊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更優越的運動條件。此外,天津市推出的‘體育惠民卡’,也是鼓勵市民健身的一個好事,我覺得這些正是‘全運惠民’的真正難能可貴之處。”

在比賽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也在激勵著人們。對此,孫鋼也深有感觸:“貴州的兩個小女孩,兩個人的手臂都有殘疾,但兩個人用相互配對的方式參加了雙打比賽,這甚至讓我有一種在欣賞‘斷臂維納斯’的崇高敬意。湖南的一位男運動員有著聽力障礙,隻能靠看裁判的手勢才能知道判罰情況,但他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仍然堅持完成了比賽。天津隊有一位姓臧的女士,曾經雙膝都十字韌帶斷裂,用了兩年的時間做康復運動。十字韌帶斷裂的傷病恢復其實是非常艱辛的,但這位女士通過兩年的時間,從臥床半年到慢慢能行走,終於能夠重新回到了賽場,又通過‘我要上全運’的選拔來到了全運會的賽場。其實參加C組的比賽的很多中老年運動員,他們中很多人由於年齡原因,都有一定的傷病,如此密集的賽程對他們的體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隨著比賽的逐日進行,這種影響也會越來越大,但很多人都咬牙堅持了過來。我常常在想,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支撐他們堅持下去?從這些人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個人對一項體育運動的摯愛,對一項自己所深愛事物的摯愛。這些人都不是專業運動員,他們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我覺得,能夠在一項運動中表現出如此的堅忍不拔,也必定能夠在本職工作中持之以恆,真的應該向他們致敬。”

孫鋼繼續向記者介紹了東道主天津業余羽毛球隊的備戰情況:“天津隊一共有19名選手報名13個項目,他們都是經過‘我要上全運’比賽的層層選拔脫穎而出,又經歷了集訓過程中的對抗選拔。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每個隊員都克服了傷病、家庭事務、工作事務等困難。天津隊中的一名女運動員才隻有13歲,而另一名女運動員還是一名18歲的高三學生。在我們集訓期間,許多本身有工作的隊員還要在每天下午三點半集訓結束后返回單位,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可以說,這19個人能夠站在這個決賽賽場,就已經是一種勝利。我相信,來自其他省份的運動員們也是如此。我對這些業余的運動員們都有著極大的敬意。我覺得,這種堅持,才是體育最大的魅力。”

孫鋼還說到,許多現場的熱情觀眾也讓他感動:“在平時的職業體育比賽中,場邊觀眾可能是來看明星、看競技技術,但這樣的比賽中,大多數觀眾們是以一種‘來看場上的親朋好友比賽’的態度觀賽的,因此也格外熱情。我本人是乒超聯賽天津賽區的現場主持人,我經常會在引導觀眾們時說,愛你喜愛的運動員,理所當然地要先愛上他所從事的這項體育運動,如果連這項運動的打法和觀賽禮儀都不甚了解,又怎麼能說是愛這名運動員呢。我覺得,如果我們的群眾項目、我們的全運盛會能夠讓更多的觀眾更深入地了解某項運動,甚至是拿起球和球拍去進行這項運動,才是一種最大的收獲。”

記者在現場看到,比賽場館門口還有“媒體可領煎餅”等字樣,談到這裡,孫鋼笑著介紹道:“為了辦好這次比賽,我們主辦方也開動了腦筋,希望搞成一個全國各地羽毛球愛好者的大聚會。在8月29日下午,我們在場館裡組織安排了一場文藝演出,聘請了相聲俱樂部的知名演員和空竹協會、花劍協會的人前來表演。許多練習空竹的老先生們聽說是給全運會做表演服務,立刻表示一定要來,而且一定要免費前來。

為了讓運動員們享受快樂,主辦方可說是頗費心思:“我們還把煎餅果子這一天津特色小吃引入到了場館內,讓來自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品嘗,感受天津的飲食文化,也感受天津人民歡迎八方來客的誠摯態度。昨天,很多外地運動員還不知道煎餅果子為何物,而今天很多運動員還‘發誓’說不吃早餐了,要來場館‘攤一套煎餅果子’!我覺得這個氛圍是非常美妙的,正所謂‘歡聚全運、樂惠全民’,我想我們做到了讓大家樂在其中。”

談及自己本人對群眾羽毛球賽、對天津全運會的付出,孫鋼自豪地表示:“我們的志願者並非組委會統一調配,而是自己聘請、招納的。我想很驕傲地說,我的兒子現在就在場地裡,就是現場的志願者之一。我的愛人是小學教師,暑期援藏歸來后,也在我們場館義務服務了幾天。全家做到了為全運會出力添彩,我感到極其驕傲自豪。”

孫鋼還說到了自己下一步的計劃:“全運會比賽結束后,我有計劃和我愛人一起去西藏的小學援助,已經定好了行程。我自費買了500多元的全運會特許產品,想要帶到西藏去,給我愛人所援助的西藏小學生們帶去作為紀念,我覺得這是挺有意義的一件事。我的朋友們有時開玩笑說,我都可以做全運會的形象大使了。”

“本屆全運會第一次開設群眾比賽項目,確實可說是中國體育改革的偉大踐行,也是由‘金牌戰略’向‘全民健身’戰略轉型的一個重要舉措。本次群眾羽毛球比賽的籌備和比賽過程也得到了許多領導、媒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支持。祝願全運會群眾羽毛球項目圓滿成功,也祝願我們國家的體育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孫鋼說道。

(責編:體育實習、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