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中國體育報》

一條健身步道富了一方百姓

《中國體育報》記者 蔣亞明
2017年11月16日08:42 |
小字號

浙江省寧海縣茶院鄉許家山石頭村的謝密娟,忙碌而快樂著——每天中午和晚上自己的“農家樂”裡都是“賓客滿座”,她和丈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自家的雞、青菜、蘑菇、番薯粉這些土特產收拾干淨,備出一桌桌山村菜肴供客人享用。

謝密娟的家地處寧海縣深山,用寧海本地人的話講,這裡過去“鳥都不拉屎”,根本不為外界所知。然而2009年后,一條從縣城延伸而來的健身步道,徹底改變了這裡——許家山不僅逐漸為外界所知、所愛,更憑借自己獨特的物產受到“真金白銀”的眷顧。

而在寧海縣,許家山這樣因一條健身步道而興旺、富裕起來的村落一點都不新鮮……

串聯全縣的致富道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是我國首條符合國家標准的登山健身步道,全長500公裡,這條在過去山民“砍柴路”基礎上新建起來的健身步道,在設計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態,巧妙地串聯起寧海境內全部18個鄉鎮街道的景區、村落、文化遺跡等資源,非常適合開展登山、越野、露營、攀岩、溯溪、峽谷穿越等健身活動,吸引著越來越多縣內外的戶外愛好者前來體驗。

許家山只是這條健身步道上的一個節點,由於它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正好處在距離縣城杜鵑山步道入口11.7公裡的位置,通常健身者從城區步行3至4個小時就可到達。因此,很多一早從縣城出發的登山健身者喜歡將這裡作為一個休憩的站點,隨著步道的越來越火,到許家山落腳休息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11月初的頭一個周末,謝密娟家的農家樂可以說是生意興隆——中午接待了5桌客人,晚上還有6桌預訂。由於是夫妻倆經營,他們的“生產”效率比不上專業的飯店餐館,所以很多時候遇到人比較多的團隊聚餐就需要提前預訂,人不多時,隻要稍等一會就能吃上。

外來的健身者和游客讓許家山這個隻有200多常住人口的小村落熱鬧起來。如今,除了經營農家樂、小客棧的村民,一些老人則會在步道邊、家門口支起攤位,做起深受寧海人喜愛的麥餅,賣上水蜜桃漿、茶葉蛋這些小食品。

與做買賣相比,步道給許家山還帶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許家山本身是寧波現有建筑群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東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這裡還延續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比如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燒酒、搗年糕、做竹編等。過去,這裡根本不為外界所知,而隨著健身步道落成,這裡獨特的風貌和美景很快通過口口相傳快速擴散,越來越多人慕名而來。

如今,許家山人正在努力打造3A級旅游景區,力爭實現古老石村的華麗變身。

生產生活方式之變

健身步道讓許家山村民的“山貨”不用下山就找到了出路,並且實現了大幅“增值”。表面上看,它帶來的只是效益,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

橋頭胡街道雙林村不僅有穿村登山健身步道,而且新建了水上樂園、跨溪索橋,其“天然氧吧”的特性飽受健身者鐘愛。村裡的老支部委員林健寶如今在自家經營著一個農家樂,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說起2010年最初辦這個農家樂時,他卻很不好意思。林健寶說,開始他想這樣的一個山溝溝,怎麼會有人來?還是搞好自己的海塘養殖要緊。但林健寶是村干部,需要給群眾帶好頭,“不得已”隻能將自家的房子重新裝修,開了一個以餐飲為主、隻有4間客房的小型農家樂。一開始林健寶根本不知道如何經營,在小工廠打工的老伴辭掉工作回來幫他到處“取經”,逐漸成為店裡的“主勺”。小店慢慢開始興旺,2011年就有了七八萬元的毛利。去年他家僅農家樂就實現收入60多萬元。

目前,農家樂已經成了雙林村最主要的產業,全村233戶中開了42家農家樂,今年新增3家。事實上,沒開的人家勞力也不會閑著,例如,林健寶家客人多時,雇工其實就是本村的鄰居。林健寶說,健身步道給他們帶來了非常穩定的客源,一年四季都差不多,節假日全村600多張床位全部爆滿,而他自己曾接過300多人的大單子,家裡實在沒地方,隻有租用村裡的公共禮堂。

現在,林家已經不搞海塘養殖、不再外出打工,林健寶兩口子全心經營,在城裡的兒子則負責幫他“搞定”網上的訂單,一家人各司其職,累並快樂著。

寧海縣體育發展中心副主任陳雙寅介紹,目前每年在寧海登山健身步道上行走的人數近300萬,佔寧海旅游人數的三分之一,2016年沿途農家樂接待近200萬人次,直接收益為2.3億元,這還不包括交通、物流等其他的相關產業收益。

休閑健身引發產業升級

浙江寧波民營企業高度發達,寧海也不例外。受登山健身步道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寧海的不少中小企業聚焦體育休閑健身,逐漸做出了一片天地。

例如,寧海的深甽鎮是“中國運動杖之鄉”,深甽鎮運動杖企業佔據著國內85%的市場,產品通過義烏市場銷往全國各地並銷往歐美、日本、韓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地大部分企業生產的運動杖都取得了國外專業產品安全認証,很多企業還申請了多項專利。

寧波利銘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是深甽鎮一家有著150多名員工的企業,其中半數員工是本地人。公司副總俞海東介紹,雖然利銘公司的成立遠遠早於寧海健身步道修建的2009年,但企業的快速成長和穩定恰恰就是2009年前后。

俞海東認為,身處寧海這樣登山健身氛圍非常好的地區,企業無論產品研發還是銷售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企業的成長也為當地的產業注入了活力。例如,利銘的員工主要從事組裝等后期工作,而產品涉及的模具、塑料、五金等工序會輻射到一大片周邊企業,寧海的模具行業就是這樣被帶動起來的。

目前,寧海的體育制造企業有170多家,而登山步道及其帶動的戶外休閑運動,有力推動了戶外運動制造產品的不斷升級、更新。陳雙寅介紹,2016年寧海縣體育產業產值達到近45億元,其中增加值達10.23億元,佔寧海GDP的2.2%,“現在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干勁兒十足!”

登山步道也帶來了寧海體育服務業的興起,寧海體育部門扶持的32家戶外運動俱樂部和5家體育旅游公司正不斷地將縣外的戶外健身愛好者帶進來,這其中產生的效益難以統計。

根據寧海體育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寧海將用經營城市的思路打造運動休閑之城,大力發展“步道經濟”,讓這條曾經的砍柴之路真正成為健身之路、富民之路、活動之路、強縣之路。

(責編:趙欣悅、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