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中國體育報》

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關於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出台

《中國體育報》
2017年12月06日09:15 |
小字號

本報訊 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日前聯合制訂並印發了《關於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通過改革創新完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高青少年體育訓練質量和效益,推動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科學高效開展,為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指導意見》圍繞進一步完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訓練工作、創新發展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進一步推進各級各類體校建設、努力完善保障機制、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六個部分進行了闡述。

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基礎,《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加強體育課和課外體育鍛煉。堅持以校園足球為引領,積極推進“一校一品”建設,創新體育后備人才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培養模式。要強化青少年三級訓練網絡建設,積極擴大初級訓練規模,創新發展中級訓練模式,著力提升高級訓練質量。要鼓勵體育和教育深度融合聯合辦訓練,將青少年訓練工作的恢復和開展、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和其他各類青少年訓練網點建設等列入縣級體育工作督導考核的重要內容。鼓勵優質體育資源和優質教育資源有機互補,充分實現教練、教師互派互聘、設施資源共享共用,聯合名校辦名隊,共同打造特色項目和優勢項目。要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在訓練管理、組隊參賽及教練員職稱評定、技能培訓等方面保障社會力量的同等權益。

競賽是調控青少年訓練最有效的杠杆和手段,《指導意見》提出要改革青少年體育競賽體制,創新青少年體育競賽機制,加強青少年運動員注冊管理,推進青少年體育競賽治理現代化。體育、教育行政部門聯合建立健全符合青少年生長發育規律、運動員成才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及符合本地特點的青少年體育競賽體制﹔研究搭建體育、教育、社會各類競賽間的互通平台,建立信息共享、資格互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加強監管,減少微觀事務管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競賽市場開發等,逐步實現簡政放權、管辦分離,將青少年體育競賽交由協會和社會力量承辦。

推進各級各類體校建設的措施也是此次《指導意見》的亮點內容。通過集中普查和專項治理,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類體校的功能定位、管辦關系、所有制形式和辦學資質等,建立科學完備的分類、分層次體校管理系統。接受屬地教育部門的辦學資質審核和業務指導,形成權責分明、管理規范的教學訓練新機制。對於不具備辦學條件或經限期整改仍不達標的體校,轉為其他類型的青少年訓練機構。

《指導意見》指出,要通過建立健全法治保障、完善經費投入機制、改善青少年體育設施條件、落實安全保險制度等方式來保障《指導意見》的實施。要完善各級各類體校注冊、年檢、統計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統﹔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會支持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經費投入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青少年體育發展基金,支持青少年體育訓練﹔要完善保險機制,實現對參與體育訓練和競賽的青少年全覆蓋。(李金霞)

(責編:張帆、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