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中國體育報》

職業足球俱樂部防范財務風險刻不容緩

《中國體育報》記者 林 劍
2017年12月07日08:22 |
小字號

由中國足協主辦的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財務風險防范國際研討會日前閉幕。會上,國際足球專家和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從業者展開深入討論,達成了“職業足球俱樂部防范財務風險刻不容緩”的共識。

歐足聯智庫中心主任、《財務公平法案》主要起草者之一塞夫頓·佩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歐洲足壇也曾經歷過投資人投資熱情過高、球員身價飆升的階段,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歐洲足球、歐洲體育產業的發展,但也催生了嚴重的財務風險,尤其在球員身價虛高的情況下,很多資金狀況不佳的俱樂部沒有能力購買適合的球員,其他成本也在提升,最終導致中小俱樂部破產,動搖了歐洲足球的整體生態系統,甚至引發通貨膨脹。

從去年開始,中國職業足球領域出現狂飆突進現象,大量高水平外教、外援涌入,而為了吸引國際大牌教練、球員來華,不少俱樂部開出了遠高於其市場行情的身價,中超聯賽去年冬天的轉會支出一度排名很高,甚至超過了不少歐洲頂級聯賽。由此發端,國內球員的身價也大幅躥升,據歐洲主流媒體公布的數據,中國職業聯賽本國球員的溢價率最高能夠達到1000%。

作為中國足協聘請的財務審查第三方機構,普華永道從今年7月開始對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結果觸目驚心:2016中超俱樂部總體虧損40億元,中甲8億元,而總體虧損的大部分用於球員、教練的薪酬,比例為67%,這一數字較歐洲發達國家普遍的55%偏高不少﹔在教練、球員薪資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對於青少年足球的投入偏少,隻有5%左右,這不但遠低於歐美的20%,較中國足協新近提出的15%的目標也有不小的差距。

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劍表示,中國職業足球目前雖然處於高速發展期,但仍處於初級階段,既充滿希望,也存在困難和潛在風險,其中財務風險尤其突出。

為了防范財務風險,歐足聯一直推行“財務公平法案”,主要原則就是支出應該與收入挂鉤,避免盲目支出、過度支出。財務公平法案推行以來,從一開始不被豪門俱樂部重視、接受,到如今成為歐洲足壇的普世價值,其直接影響是2011年西甲隻有7家俱樂部盈利,目前為18家﹔2010年英超隻有3家俱樂部盈利,但現在達到了11至15家﹔挪威足球超級聯賽2009年沒有一家俱樂部盈利,但現在16支球隊有13家盈利。

今年7月舉行的全國金融會議上,提出了“強化監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的要求,中國足協召開本次會議以及正在制定針對職業足球俱樂部的財務監管規則,不但是為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負責,為中國足球的健康前進負責,更是為國家的金融穩定、金融安全負責。

張劍表示,實現建立俱樂部財務誠信體系,保持俱樂部財務健康,提升聯賽商業價值,夯實青訓后備力量,促進行業長遠發展,將是下一步中國足協著力實現的系統性目標。

(責編:趙欣悅、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